趙高是秦二世暴政的母后推手,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奸臣,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趙高和秦檜。在遇到秦始皇之前,趙高的身份低賤,過著貧窮苦難的生活,和當時的許多的百姓們一樣。但是遇到秦始皇之后,趙高的人生軌跡就發(fā)生了變化。他一步步從最底層爬到了權(quán)力的巔峰,成為動搖整個大秦王朝的風(fēng)云人物。趙高的上位史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他經(jīng)歷了哪些事情?
其實真正算起來,趙高和秦始皇是親戚關(guān)系。趙高是贏姓趙氏,本為秦國宗室遠親。趙高原來本是秦國某一位國君的后人,趙高的父親也是秦王的遠房本家,后來犯了罪,才被施刑,趙高的母親受到牽連淪為了奴婢,所以趙高等弟兄數(shù)人也是代代卑賤。即使出身高貴但身份低賤,可是趙高很勤奮,他有野心有抱負,知道秦國是以法治國,所以學(xué)習(xí)了法律,對法律很是精通。秦始皇聽說了趙高這個人有才,于是破格提拔趙高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這樣一來,趙高就近水樓臺先得月,獲得了秦始皇的器重。
秦始皇知道趙高這個人的才能的確不錯,于是將自己最小的幼子交給趙高來教導(dǎo),希望疼愛的幼子能夠在趙高的教導(dǎo)下成才成龍。都說伴君如伴虎,趙高就不這么認為。能夠待在秦始皇的身邊,他就有更多的機會出頭,就能受到秦始皇的賞識和提拔,自己就能加官進爵,擺脫以前的生活了。于是他觀言察色、逢迎獻媚,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賞識和信任。
秦始皇對他的信任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一方面是走到哪里都會帶著趙高,這約等于是讓趙高長了見識。另一方面是秦始皇能夠放心的將教導(dǎo)皇子的重任交給趙高。要知道幼子胡亥是秦始皇最寵愛的兒子,日后也極有可能是繼承大典之人,如果胡亥是下一任皇帝,那么趙高就是皇帝的老師,那時候趙高的地位就無人能及了。秦始皇深謀遠慮會考慮不到這一點上面去嗎?他肯定是想到了的,不過出于對趙高的信任以及自己的自信,他放心的交給了趙高這個 重任。另外,秦始皇對趙高的信任還表現(xiàn)在不斷的給趙高提升官品,甚至還讓趙高負責(zé)管理秦王朝的皇帝所用的玉璽。都說得玉璽者得天下,趙高有玉璽在手,若是哪一天秦始皇駕崩,趙高完全可以調(diào)用整個秦朝的軍隊甚至財富資源等等。對丞相李斯,秦始皇都沒有這么信任過。
關(guān)于趙高,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趙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處他死刑,秦始皇卻赦免了他并復(fù)其原職,由此不難看出秦始皇對趙高的偏愛,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位在自己眼中“敏于事”的寵臣,日后會成為斷送大秦江山的禍首。
秦二世胡亥也和他的父親一樣信任趙高,不僅是因為趙高是二世的老師,更是因為趙高此人心機深沉,善于察言觀色、審時度勢。趙高知道槍打出頭鳥,所以沒有在秦始皇死后直接稱帝,而是推舉胡亥為帝。這樣一來,胡亥會更加的依賴自己。原本趙高就將胡亥的性格摸得透徹,如今秦始皇一死,他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操控二世胡亥,掌握整個國家的權(quán)力了。趙高在當權(quán)之后,先是慫恿胡亥殺了扶蘇和蒙恬,有蠱惑胡亥要享受大好的時光,因為胡亥這個人就是非常喜歡享受和玩樂的人。
后來,胡亥在趙高的支配下,躲起來不讓大臣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事都透過趙高這個中間人來了解,一時之間,趙高就成為了整個秦朝的把關(guān)人,成為秦朝真正的掌權(quán)者。
趙高作為秦朝后期最大的權(quán)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第一位臭名昭著的大權(quán)臣。他自從進宮之后就是待在皇帝身邊,地位在太監(jiān)隊伍中也是比較尊貴的了,這自然與他的身世是密不可分。
趙高出身于秦國王室宗親家族,雖然說可能是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但是地位也一定是十分尊貴的,至少衣食無憂還是可以做到的。趙高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本來也應(yīng)該是入朝為官,但是一場災(zāi)難從天而降,改變了趙高的前程。
現(xiàn)在的我們已經(jīng)無法了解當時詳細的情況了,只是知道趙高的母親觸犯了秦國的刑法,因此入獄。至于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連累了一家人卻是真的,趙高等男眷都成了太監(jiān),這也是趙高成為太監(jiān)的最直接的原因,沒有陰謀,沒有狗血劇情,有時歷史就是如此平淡,裹挾著人們不斷向前走去。
但是對于趙高來說這一定是一場重大變故了。進入宮廷之后,趙高并沒有自暴自棄,反而開始主動學(xué)習(xí),小小年紀竟然已經(jīng)精通秦國法律。所以他也受到秦始皇的特殊關(guān)注,秦始皇可能也是被他的勤奮努力打動,再加上他做事仔細,很快就成為皇帝的貼身宦官。
這之后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了,趙高與胡亥狼狽為奸,秘不發(fā)喪謀劃篡權(quán),“指鹿為馬”等等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他也一步步走上權(quán)力的巔峰。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大秦帝國已經(jīng)日暮西山了。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趙高發(fā)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趙高甚至篡改秦朝法律,公報私仇。趙高為了大權(quán)在握,不擇手段地玩弄權(quán)術(shù),在秦始皇死后秘密發(fā)動沙丘政變,使得大權(quán)被丞相李斯掌握。一方面,趙高利用秦始皇長子扶蘇的威望,在秦始皇死后秘不發(fā)喪,而是以秦始皇的名義命令扶蘇自殺;另一方面,趙高與李斯合謀,擁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為帝。
趙高對胡亥說:“皇帝年輕,還沒有樹立威信,您如果假托皇帝的名義頒發(fā)命令,那么一切都在您的掌握之中了?!壁w高的這一建議得到了李斯的支持。于是二人廢除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的太子之位,另外立胡亥為太子。
趙高在權(quán)力斗爭中獲勝后,掌握了秦朝中央大權(quán)。然而他并不滿足于自己的權(quán)力,而是進一步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陷害李斯和胡亥。最終趙高如愿以償?shù)卣莆樟饲爻娜看髾?quán)。
然而,趙高的統(tǒng)治并沒有維持多久。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趙高設(shè)計陷害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蒙恬,逼迫蒙恬自殺。隨后,趙高又想乘機除掉胡亥。胡亥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先下手為強,殺死了趙高并夷其三族。
趙高早年在秦始皇手下任中車府令,在此期間侍奉公子胡亥,教授他刑獄之學(xué)。秦始皇在沙丘宮平臺駕崩時,趙高與公子胡亥、丞相李斯合謀更改秦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帝并矯詔賜,死公子扶蘇,囚,禁蒙恬。秦二世登基后,趙高升任郎中令,慫恿秦二世清洗宗室及大臣,其中包括蒙恬、蒙毅兄弟和沙丘之變的主謀李斯。李斯死后,趙高出任中丞相,獨攬朝政,因懼怕秦二世追究關(guān)東農(nóng),民,起,義,軍之事遂發(fā)動望夷宮之變,逼殺秦二世后立秦王子嬰,最后被子嬰派宦官韓談刺殺而死。
一般認為趙高引發(fā)的多次秦朝內(nèi)部宮廷混亂是造成秦朝加速滅亡的原因之一,但歷史上對趙高是否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宮廷混亂的動機都尚存爭議。司馬遷著《史記》時沒有為趙高單獨立傳,趙高的事跡主要記載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李斯列傳》和《史記·蒙恬列傳》中。
趙高是趙國的疏遠宗室子弟,家族流亡至秦國。他的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后,身,體,殘,缺,被收入秦朝官府專門設(shè)立的收,容,刑,滿,釋,放,人,員,工,作的隱官,趙高兄弟皆出生于此。趙高因為自己的出身而地位卑賤,但秦王政聽說他辦事干煉堅忍又精通于刑,獄,法,令,于是破格提拔他擔(dān)任了中車府令。在此期間趙高侍奉公子胡亥,教授他決,斷,訟,案。趙高曾犯,下,重,罪,秦王政讓蒙毅依法懲處,蒙毅判處趙高死,刑并剝奪了他的官籍,但秦始皇因為趙高辦事勤勉盡力赦免了他,恢復(fù)了他原來的官職。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會稽山,并沿海北上到達瑯邪山,期間公子胡亥、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兼符璽令趙高隨同前往。同年八月,秦始皇巡游到平原津時患病,到達沙丘宮平臺時已經(jīng)病危。秦始皇立遺詔召公子扶蘇回咸陽為其主持葬禮,遺詔還沒交給使者發(fā)出時秦始皇已經(jīng)駕崩,隨行者只有公子胡亥、李斯和趙高以及五六個親信宦官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李斯認為皇帝在外駕崩,國內(nèi)儲君未定,應(yīng)當封鎖消息,于是將秦始皇的遺體安放在一輛既保溫又通風(fēng)涼爽的車子中,百官奏事及進獻飲食還和往常一樣,又派一名宦官假扮秦始皇批閱奏折。
趙高扣留了秦始皇的遺詔,對胡亥說:“皇帝去世了,沒有詔書封諸子為王而只賜給長子扶蘇一封詔書,扶蘇到達咸陽后就登基,而你卻連寸土的封地也沒有,你準備怎么辦?”胡亥說:“我聽說過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親最了解兒子。父親臨終既然未下令分封諸子,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趙高說:“并非如此,如今天下的形勢,都在你、我和丞相李斯的手里掌握著,希望你三思。更何況駕馭群臣和向別人稱臣,統(tǒng)治別人和被別人統(tǒng)治能一樣嗎?”胡亥說:“廢長立幼,這是不義;不服從父親的詔命而懼怕死亡,這是不孝;自己的才能淺薄而依靠別人的幫助勉強登基,這是無能,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也會不服我,我自受其害,國家也會因此而滅亡?!壁w高說:“我聽說過商湯、周武王殺死他們的君主,天下人都稱贊他們的行為符合道義,不能算是不忠。衛(wèi)君殺死他的父親,而衛(wèi)國人稱頌他的功德,孔子記載了這件事,不能算是不孝。更何況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行大德也用不著再三謙讓,顧忌小節(jié)而忘記大事,日后必生禍害;關(guān)鍵時刻猶豫不決,將來一定會后悔,希望你按我說的去做?!焙ラL嘆一聲說:“現(xiàn)在皇帝去世還未發(fā)喪,喪禮也未結(jié)束,這樣怎么去求丞相呢?”趙高說:“時間太短都來不及謀劃,我是唯恐錯失良機。”
成功說服胡亥后,趙高指出計劃要想成功必須得到丞相李斯的同意,并向胡亥推薦自己親自前去說服李斯。趙高對李斯說:“皇帝駕崩,遺詔未送出,沒人知道這件事,皇帝賜給扶蘇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里,立誰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話而已,你看這件事該怎么辦?”李斯說:“你怎么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這不是你我做為人臣應(yīng)當議論的事!”趙高說:“您和蒙恬相比,誰更有本事?誰的功勞更高?誰的謀略深遠不失誤?天下百姓更擁戴誰?與長子扶蘇的關(guān)系誰更好?”李斯說:“在這五個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為什么這樣苛求于我呢?”趙高說:“我在秦宮管事二十多年,還未曾見過被罷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能傳給下一代的,結(jié)果都是以被殺而告終?;实塾卸鄠€兒子,長子扶蘇剛毅而且勇武,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擔(dān)任丞相,您最終也是不能懷揣著通侯之印告老還鄉(xiāng)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亥,教他學(xué),習(xí),法,律已經(jīng)有好幾年,還沒見過他有什么過失。他慈悲仁愛、誠實厚道、輕視錢財、尊重士人、心里聰明但不善言辭、竭盡禮節(jié)尊重賢士。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沒人能趕得上他,可以立為繼承人,您考慮一下再決定?!崩钏拐f:“我李斯只執(zhí)行皇帝的遺詔,自己的命運聽從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慮決定的呢?”趙高說:“看似平安卻可能是危險的,危險又可能是平安的。在安危面前不早做決定,又怎么能算是圣明的人呢?”李斯說:“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讓我擔(dān)任丞相,封為通侯,子孫都能得到尊貴的地位和優(yōu)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國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給了我,我又怎么能辜負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茍且從事,孝子不因過分操勞而損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各的職分而已。請您不要再說了,不要讓我李斯也跟著犯,罪?!壁w高說:“我聽說圣人并不循規(guī)蹈矩,而是適應(yīng)變化、順應(yīng)潮流,看到苗頭就能預(yù)知根本,看到動向就能預(yù)知歸宿,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本來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變的道理呢?現(xiàn)如今天下的權(quán)力和命運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趙高能猜出他的心志。更何況從外部來制服內(nèi)部就是逆亂,從下面來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隨之凋落,冰消雪化萬物隨之重生,這是自然界的必然規(guī)律,您怎么連這些都沒看到呢?”李斯說:“我聽說晉獻公更換太子,晉國三代不得安寧;齊桓公兄弟爭奪君位,哥哥公子糾被殺,死;商紂王殺,死比干,又不聽從箕子、微子的勸諫,都城夷為廢墟,隨著危及社稷。這三件事都違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廟沒人祭祀。我李斯怎么能參與這種陰,謀呢?”趙高說:“上下齊心協(xié)力,事業(yè)可以長久;內(nèi)外配合如一,就不會有什么差錯。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保封侯,并永世相傳,一定有仙人王子喬、赤松子那樣的長壽,孔子、墨子那樣的智慧。現(xiàn)在放棄這個機會而不聽從我的意見,一定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善于為人處世,相機而動的人是能夠轉(zhuǎn)禍為福的,您想想該怎么辦吧?!崩钏寡鎏扉L嘆,揮淚嘆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亂世,既然已經(jīng)不能以死盡忠了,何處將寄托我的命運呢?”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李斯贊同了趙高和胡亥的計劃。趙高回報胡亥說:“我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李斯的,他怎么敢不服從命令呢?”
趙高與李斯合謀更改秦始皇的遺詔,改立胡亥為太子,又派使者矯詔以戍邊無功和誹謗不孝的罪名賜,死扶蘇;以為臣不忠的罪,名賜死蒙恬,將兵,權(quán)交予副將王離。扶蘇得到詔書后自殺,蒙恬不肯自,殺,被,囚,禁于陽周。胡亥、李斯、趙高三人得知消息后大喜,率巡游部隊從井陘山經(jīng)九原郡返回咸陽。因途中路程較長遇到暑季,秦始皇的尸,體,開,始,腐,爛,變,臭,李斯、趙高等命隨從官,員每車裝載一石鮑魚,來掩蓋尸,體,散,發(fā)的臭,氣。巡,游,部,隊回到咸陽后為秦始皇發(fā),喪,胡亥正式登基為帝,為秦二世,趙高因功加封為郎中令,在宮中輔佐皇帝。秦二世即位后又采納趙高的建議,仿效秦始皇巡游天下、立碑刻石,威服海內(nèi)。
蒙毅因先前依法嚴厲懲處趙高而遭到他的怨恨,等到秦二世即位后,趙高日夜在秦二世面前毀謗蒙氏兄弟,搜羅罪狀來彈劾他們。蒙毅曾在沙丘秦始皇病重時被派去禱告山川神靈,等到他返回時,秦始皇已經(jīng)駕崩。趙高趁機向秦二世進讒言說蒙毅曾經(jīng)阻撓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建議立即處死蒙毅。秦二世不聽子嬰的勸諫,先將蒙毅囚禁于代郡,后派御史曲宮殺,死蒙毅。蒙恬先前被囚禁于陽周,扶蘇自,殺,身,亡,后,胡亥曾經(jīng)想釋放蒙恬,但在趙高的挑唆下,蒙恬最,終,服,毒,自,盡。
有一次秦二世在宮中閑來無事向趙高感慨說“人生就如同駕馭著六匹駿馬從縫隙前跑過一樣短暫”,又向趙高請教如何滿,足,聲,色方面的一,切,欲,望,享受所能想象到的一切樂趣,使國家安寧、百姓歡欣、永保江山、頤享天年的方法。趙高趁機對秦二世說:“對于皇帝您登基的合法性,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有所懷疑,而這些公子都是您的兄弟,這些大臣都是先帝所安置。現(xiàn)在陛下您剛剛登上皇位,這些人都心有怨恨很不服氣,恐怕他們將來要鬧事。我之所以提心吊膽,是害怕會生,禍,亂,陛下您又怎么能盡,情,享,樂呢?”他建議秦二世疏遠骨肉兄弟和前朝重臣,實行嚴,酷,刑,法將其中犯,法的和受,牽,連的全,部,殺,死,甚至滅,族,然后重新任,命自己的親信。這樣就能杜絕禍患,宗族和大臣也能對皇帝感恩戴德,陛下也可以高枕無憂的縱,情,享,樂了。秦二世十分贊同趙高的觀點,于是重新修,訂,法,律,命趙高審,訊,處,理,宗,族及群臣。趙高借,機,殺,死與自己有舊,仇的大臣正先等人,并將秦二世的十二個兄弟在咸陽街市斬,首,示,眾,十個姐妹在杜縣處以車,裂,肢,解之刑,其財,物全部沒收歸皇帝所有,諸公子和群臣中被,連,同,治,罪的不計其數(shù),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趙高的濫,殺,無,辜造成與很多人結(jié),怨,他害怕有人在秦二世面前揭,露,他的罪,行,于是以“天子之所以尊貴,在于大臣只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見到他的面容,所以才自稱為‘朕’”、“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么事情都懂”為由勸秦二世不要上朝,以免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大臣,使皇帝顯得不夠圣明。他還勸秦二世深居宮中,與他和熟悉法律的侍中們在一起,等到公文呈上由他們批奏決定,這樣皇帝可以縱情享樂,大臣們也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呈報,天下的人就能稱皇帝為圣明之主了。秦二世正耽,于,聲,色,犬,馬,懶于處理政事,于是不再上朝,趙高獨攬朝政。
趙高獨攬朝政的行為招致了李斯等大臣的不滿,趙高得知后懷恨在心,假意對李斯說:“現(xiàn)在函谷關(guān)以東的盜,賊很多,而皇上卻加緊遣發(fā)勞役修建阿房宮,搜集狗馬等沒用的玩,物,我想勸諫但因為我的地位卑賤,可是您貴為丞相為何不勸諫呢?”李斯老早就想勸諫秦二世,但無奈秦二世常居深宮之中,想勸諫苦于無人傳達,沒有面見圣上的機會。趙高便在李斯面前推薦自己,說等皇帝一有空閑就立即通知他,可以趁機勸諫。于是趙高趁秦二世在與美女玩樂的時候,派人轉(zhuǎn)告李斯說皇上正好有空閑,可以進宮奏事。李斯于是就到宮門外求見,接二連三都是這樣,搞得秦二世大為掃興,趙高趁機向秦二世進讒言說李斯在朝,廷,外,權(quán),利比皇帝還大,他參與了沙丘密謀卻因為地位待遇沒有得到提高而心生不滿,他真正的愿望是想裂土封王。趙高又誣陷擔(dān)任三川郡郡守的李斯的長子李由與楚地的強盜陳勝等人有舊交,當盜賊經(jīng)過三川郡時,李由只是守城而不出擊,又說他們之間有書信往來。秦二世于是派人調(diào)查李由與關(guān),東,起,義,軍勾結(jié)的情況。
李斯得知秦二世派人調(diào)查自己的消息后急忙上書彈劾趙高,指出趙高就是篡國弒君的子罕和田常,秦二世看到奏書后不以為然,并將調(diào)查李斯的任務(wù)交予趙高。趙高將李斯投入大牢,并將其親屬賓客全部逮捕,又派人拷打李斯近千下,李斯不堪酷刑被迫招供。但李斯沒有自殺,他還幻想通過上書打動秦二世。李斯的奏書呈上之后,趙高讓獄吏丟在一邊不上報,恨恨地說:“囚犯怎能給皇帝上書?”趙高又派他的門客十多人假扮成秦二世委派的御史、謁者和侍中,輪流復(fù)審李斯。當李斯想翻供時,趙高就讓人嚴,刑,拷,打。后來秦二世果然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還以為是趙高的陰,謀,不敢再翻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趙高將判,決,書呈給秦二世,秦二世很高興地說:“沒有趙君,我?guī)缀醣回┫喑鲑u了?!钡鹊角囟浪墒拐叩竭_三川郡調(diào)查李由時,他已經(jīng)被項羽殺,死。當使者返回時,趙高就捏造了一整套李由謀,反的罪,狀。
前208年,李斯被判處受五刑,在咸陽街市腰,斬。李斯臨死前回頭對次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這又怎么能辦得到呢?”然后與其子抱頭大哭,李斯父子隨后被,殺,同時被誅,滅,三,族。
李斯死后,秦二世任命趙高任中丞相,封安武侯,朝中大小事務(wù)皆由趙高決斷。趙高雖然大權(quán)在握,但仍害怕群臣不肯服從,于是就牽著一只鹿在群臣面前獻給秦二世,并說這是一匹馬,秦二世以為趙高在和自己開玩笑。趙高又問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緘默不語;有的說是馬,來阿諛迎合趙高;有的說是鹿,最后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暗中迫害,朝中大臣越來越畏懼趙高,這就是成語“指鹿為馬”的來歷。
前207年,巨鹿之戰(zhàn)爆發(fā),章邯率領(lǐng)的秦軍主力被項羽所擊敗,秦二世派使者斥責(zé)章邯,章邯心生恐懼,派長史司馬欣前去請示。趙高不肯接見,司馬欣害怕被殺于是逃走,趙高派人追捕但沒有追上。司馬欣回報章邯說趙高在朝中操,縱,大,權(quán),將軍無論有無戰(zhàn)功都要被,殺,章邯被迫投降項羽,秦朝失去了最后的一道屏障。此時六國都已復(fù)國,函谷關(guān)以東都不歸秦朝所控制,趙高害怕秦二世發(fā)怒而遭到殺,身,之,禍,于是稱病不去上朝。
此時秦二世正被分不清是鹿是馬的事情所困擾,晚上又做夢夢見有白虎咬死他座駕左面的馬,秦二世心中悶悶不樂,于是命太卜占卜。太卜說這是涇水的水神在作祟,于是秦二世前往上林苑齋戒,成天在上林苑中游玩射獵。一次有個行人走進上林苑中,秦二世親手將他射,死。趙高于是讓他的女婿咸陽令閻樂出面舉報,說不知是誰殺,死,了,人,把,尸,體搬入上林苑中。趙高趁機勸秦二世說:“天子無緣無故殺死沒有罪的人,這是天帝所不允許的,鬼神也不會接受您的祭祀,上天將會降下災(zāi)禍,您應(yīng)該遠離皇宮去祈,禱,消,災(zāi)?!鼻囟烙谑请x開皇宮搬到望夷宮去居住。
秦二世打算祭祀涇水的水神,于是派人向河中沉入四匹白馬,又派使者責(zé)問趙高關(guān)東盜賊的事情,趙高心中大為恐懼,于是暗中聯(lián)絡(luò)閻樂和弟弟趙成發(fā)動政,變,想要廢秦二世另立公子子嬰。趙高先派郎中令作為內(nèi)應(yīng),聲稱有盜,賊,作,亂,又命閻樂發(fā),兵,抓,捕,盜,賊。趙高同時派人劫持閻樂的母親,安置在自己家中作為人質(zhì)。閻樂率吏卒一千多人包圍望夷宮,殺,死衛(wèi)令后攻入宮中。他們一邊攻擊一面射箭,群臣內(nèi)侍大為驚慌,有的逃竄,有的上前搏斗,參與搏斗的幾十人都被殺,死。郎中令和閻樂一起進入秦二世的住所,用箭射向秦二世坐息的帷帳。秦二世大怒,召喚左右侍從,侍從們都因恐懼而四散奔逃,不肯上前搏斗,秦二世身邊只有一個宦官隨同,沒有逃跑。秦二世逃入宮中,責(zé)怪宦,官為何不早通報現(xiàn)在的狀況,宦,官說:“我能活到現(xiàn)在就是因為什么也不敢說,假如我早說了,哪能活到現(xiàn)在?”
閻樂來到秦二世面前,歷數(shù)秦二世驕,橫,縱,恣,屠,殺,吏,民,眾叛親離的罪,狀,責(zé)令秦二世立即自,殺。秦二世說想見一下丞相趙高,閻樂說不可以;秦二世又請求退位做個一郡之王,閻樂不同意;秦二世退一步說想做個萬戶侯,閻樂仍不答應(yīng);最后秦二世絕望的乞求想和那些公子們一樣,與妻子兒女成為平民百姓。閻樂說:“我受命于丞相,替天下百姓處,死,你,雖然你說了很多話,我不敢向丞相報告?!庇谑侵笓]他的士卒發(fā),動,攻,擊,秦二世被,迫,自,殺。
秦二世死后,趙高想自立為帝,當他登上大殿時突然感覺地動山搖,趙高知道天意不可違,群臣也不會答應(yīng)他做皇帝。他還派使者聯(lián)絡(luò)攻破武關(guān)的關(guān),東,起,義,軍首領(lǐng)劉邦,約定與關(guān)東諸侯共同瓜分秦朝,自立為王,但遭到劉邦的拒絕。趙高于是召集秦朝群臣和諸公子,打算立公子子嬰為君。趙高認為山東六國都已經(jīng)復(fù)國,秦朝疆域日益縮小,稱帝徒有虛名,應(yīng)像過去一樣稱王,子嬰于是在趙高和群臣的迎立下登基,為秦王子嬰,隨后用百姓的禮儀將秦二世埋,葬在杜縣南面的宜春苑中。
趙高讓子嬰齋戒,然后到宗廟祭拜祖先,接受秦王印璽。子嬰齋戒了五天和他的兩個兒子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死秦二世,害怕群臣討伐他,就假裝以大義為名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和關(guān)東諸侯有約定,由他消滅秦國宗室,然后在關(guān)中稱王?,F(xiàn)在讓我齋戒,參拜祖廟,這是想趁我在祖廟的時候殺死我。我就推脫說有病去不了,丞相一定親自來我這里,當他來的時候我們就趁機殺,死他?!壁w高多次派人催促子嬰前往,子嬰堅決推辭,趙高果然親自來請子嬰,說:“國,家,大,事,你怎么能不親自前往呢?”子嬰就在齋戒的宮室里派宦,官韓談刺殺了趙高,同時下令誅,滅,趙,高,三,族,在咸陽示,眾。
關(guān)于流傳甚廣的趙高是否為宦,官的說法尚存爭議,唐代之前的史書并未指出趙高為宦,官。趙高被認為是宦,官的依據(jù)有兩處,一是“趙高兄弟皆生隱宮”的“隱宮”一詞。《史記正義·秦始皇本紀》將隱宮解釋為受,宮,刑,者療養(yǎng)康復(fù)的下,蠶,室;《史記集解·蒙恬列傳》引徐廣曰將隱宮解釋為“為宦者”;《史記索隱·蒙恬列傳》引劉氏云更是詳細的描述為趙高其父因犯,罪,被,處以宮,刑,其母被官府罰作奴婢后與他人茍合生下趙高兄弟,繼承其父的趙姓,趙高兄弟出生后又被處以宮,刑?,F(xiàn)代學(xué)者馬非百根據(jù)《睡虎地秦簡》考證“隱宮”一詞乃是“隱官”的誤寫,隱官是秦朝官,府,設(shè),立的手工作坊,收容刑滿釋放后身體有殘缺的受刑者作工。趙高其母因觸,犯,刑,律,遭,處,刑,后被收入隱官,在此生下趙高兄弟,并無趙高兄弟受過宮,刑一說。而《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中明確地指出隱官一詞不僅指收,容,刑,余,者的官,府手工作坊,更用來指被收容于隱官的刑,余,之,人。趙高是宦官的說法是根據(jù)誤字的望文生義。二是《史記·李斯列傳》記載秦二世曾說“夫高,故宦,人也”,《史記·蒙恬列傳》也記載趙高有“宦籍”。馬非百認為此處宦,人應(yīng)理解為老師,即趙高曾作為胡亥之師教授其刑,獄之學(xué);而宦籍應(yīng)理解為官籍。裘錫圭認為“宦”本是為人臣仆的意思,郎官、謁者的官職本是門廊近侍,類似于家臣,故以“宦”稱。李開元認為宦籍是內(nèi)侍出入宮中的門籍,與趙高否是宦,官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最后,如果趙高真為宦官,有女婿閻樂也于情于理講不通,但明代學(xué)者郎瑛所著《七修類稿》認為趙高的女兒為養(yǎng)女。
此外,李開元從沙丘之變趙高與李斯的對話“高固內(nèi)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余年”中結(jié)合史料推斷趙高以史學(xué)童身份進入學(xué)室,后通過考試選拔成為尚書卒史后進入秦宮任職,并推算趙高出生于前258年,壽命52歲,但此觀點缺乏其他史料的佐證。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決定統(tǒng)一各國文字為小篆,于是令李斯作《倉頡》七章、趙高作《爰歷》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xué)》七章作為全國規(guī)范字帖,皆取材于周宣王時期的大篆《史籀》十五篇。西漢時期,閭里書師將三篇以六十字為一章合并為《蒼頡篇》,共五十五章。西漢時期又稱《倉頡》、《爰歷》、《博學(xué)》為三蒼。但因種種原因《蒼頡篇》文字大都失傳。
趙高制造的多起秦朝宮,廷,政,變,加劇了秦朝內(nèi)部的動蕩;趙高屢進讒言、濫,殺,無,辜,致使秦朝損失大批文臣武將,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歷史上大都對趙高的人品及其所作所為持否定態(tài)度,例如:
李斯評價趙高: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齊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玘為韓安相也。西漢的儒生評價趙高: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孔融評價趙高:且被刑之人,慮不念生,志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fù)歸正。夙沙亂齊,伊戾禍宋,趙高﹑英布,為世大患。陳琳評價趙高: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zhí)柄,專制朝權(quán),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減,污辱至今,永為世鑒。唐太宗評價趙高:至如趙高之殞二世,董卓之鴆弘農(nóng),人神所疾,異代同憤。柳宗元評價趙高:胡亥任趙高而族李斯,乃亡,舊不足倚也。元稹批判趙高:彼趙高者,詐宦之戮人也;而傅之以殘忍戕賊之術(shù),且曰恣睢天下以為貴,莫見其面以為尊。是以天下之人人未盡愚,而胡亥固已不能分獸畜矣。趙高之威懾天下,而胡亥固已自幽于深宮矣。蘇軾評價趙高:始皇致亂之道,在用趙高。夫閹尹之禍,如毒藥猛獸,未有不裂肝碎膽者也。梁啟超評價趙高: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侘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shù)。
清代史學(xué)家趙翼所著《陔余叢考》指出趙高本為趙國公子,因痛惜自己國家被秦國所滅,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自宮后進入秦宮引發(fā)秦朝內(nèi)部一系列爭斗,殺盡秦朝宗室,滅亡秦朝,趙高的所作所為志在復(fù)仇,并指出此段資料來源于司馬貞的《史記索隱》。根據(jù)此段資料多有詩歌贊美趙高為國復(fù)仇之舉:屈大均有詩贊美趙高:可憐百萬死秦孤,只有趙高能雪恥。趙高生長趙王家,淚灑長平作血死。報趙盡傾秦縣郡,報韓只得博浪沙。呂星垣有詩贊趙高:趙高趙國諸王孫,求為秦賊肢體殘。趙高名在列仙傳,何得仙家濫其選?索引戔言頗辯冤,鹿馬計勝長平戰(zhàn)。日中白虹匿無跡,王孫本是邯鄲客。頗死牧廢無英雄,山河西吞惜無策。顛覆咸陽志已酬,組糸子嬰爾力。《詠趙高》一詩贊美趙高:當年舉世欲誅秦,那計為名與殺身!先去扶蘇后胡亥,趙高功冠漢諸臣。大賈滅嬴憑女子,奇謀興漢詎蕭曹。留侯椎鐵荊卿匕,不及秦宮一趙高。現(xiàn)代學(xué)者李開元也稱贊趙高是“第一流的書法家、文字學(xué)家,也是精,通,法,律的專才,他體魄高大強壯,騎術(shù)車技精湛,武藝非同尋常,是秦帝國宮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人材?!?/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2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