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502年-55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子姓蕭國后代)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南梁后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戰(zhàn)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隨后南梁皇室為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梁大片土地,使南朝實力大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梁敬帝自立,定國號為陳,以陳代梁,建立陳朝。至此享國五十五年。3年后北周攻滅了位于長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殘余。另外北周還扶植蕭衍的孫子蕭詧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隋滅陳之前將其取消。
公元502年,以"廢昏立明"的名義起兵攻入京城建康的雍州刺史蕭衍迫使他擁立的傀儡皇帝齊和帝蕭寶融禪位于己,正式在建康稱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南梁。
自從西晉永嘉大亂以來,漢族政權偏安江南,在與北方游牧民族政權的軍事斗爭中一直處在被動的態(tài)勢。但在經濟文化上卻強于北方政權,而南朝從東吳開始在江南建立政權以來,南朝經濟文化最盛的時期就是梁朝。這與蕭衍本人的文化素質是分不開的,蕭衍的文化水準在南朝皇帝中可以說是最高的。他當皇帝以來,在國內是實行一種溫和的政策,以發(fā)展經濟為重點,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也重視文化的發(fā)展。
當時與南梁對峙的北魏自從孝文帝元宏死后,漢化的鮮卑貴族日益腐化墮落,各種社會矛盾激烈,國力急轉直下。在蕭衍建立梁朝十幾年后,北魏內部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內亂,直至北魏分裂。這期間一直沒有實力和精力對蕭梁實行進攻態(tài)勢,使南梁可以趁著軍事壓力的減弱大力發(fā)展國內的經濟和文化。蕭衍對文化的重視也使得舉國上下充滿了文化氣息,文化氛圍十分濃厚。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貴族,都以儒雅為榮,都在努力提高著自己的文化素質。所以,蕭梁一朝在統(tǒng)治時間不算太長的五十五年里卻涌現(xiàn)了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學家和詩人。
比如《昭明文選》的作者蕭統(tǒng)、《宋書》的作者沈約、《南齊書》的作者蕭子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詩品》的作者鐘嶸,以及文學名士如江淹、謝出、到溉、到洽、丘遲、吳均、瘐信、劉昭、劉峻、陶弘景,當然還有后來成為皇帝的蕭衍的兩個兒子--簡文帝蕭綱和元帝蕭繹。除以上所提到的之外還有許多在歷史上不太知名的文學名人。蕭梁一朝的文學之盛,堪與盛唐、北宋相比肩。
當南梁的統(tǒng)治已經穩(wěn)固,國力開始成上升勢頭之后,蕭衍漸漸變得好大喜功、喜諛恨諫,以賢臣賀琛為例,僅上書朝廷內外現(xiàn)狀,便被貶黜。他又開始大為佞佛。他在統(tǒng)治區(qū)域內極力營造佛教氣氛,鼓動周圍的王公貴族也信佛。他還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又都讓群臣聚財千萬贖他,為此虛耗了大量國家財力。又使朝政松弛,佞幸得勢。政治上的腐敗也必然導致軍事上的無能,加上當時北方政權雖然已經分裂,可從東西魏分裂出來的北齊和北周經過各方面改革和整頓實力得到相當發(fā)展。再有梁武諸子孫分據大鎮(zhèn),昭明太子蕭統(tǒng)死后,他們皆有爭位之心,武帝又"復予之爭奪之資",諸王勢大,成為南梁的一個嚴重隱患。
王僧辯收復臺城時,亦大肆搶掠,時"僉以王師之酷,甚至侯景。"太清六年(552)十一月,經王僧辯、陳霸先等人的勸進,蕭繹稱帝于江陵,改元承圣,是為梁元帝。陳霸先奉命鎮(zhèn)守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王僧辯鎮(zhèn)守在建康。梁元帝崇尚玄虛,暴戾兇狠,心胸狹隘,又剛愎自用。不急仇寇之誅,先行昆弟之戮。為爭帝位,先后害死兄蕭綸、弟蕭紀、侄蕭譽等人,爭得了一個殘破的江山。既是學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jié)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牧撼悄膫€朝代,歡迎大家分享。
梁朝(南朝梁)一般指南朝梁,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稱帝之前,在基層政權機構干過一些年,有一定的從政經驗,對齊末的腐朽統(tǒng)治耳聞目睹。故即位后,所實行的政策大都對梁的政治的安定,經濟的復蘇發(fā)展有益。南朝梁后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戰(zhàn)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隨后南梁皇室為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實力大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
南朝梁享國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滅了位于長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殘余。另外北周還扶植蕭衍的孫子蕭詧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隋滅陳之前取消其帝號。
民族
漢末晉末,北方漢人大量南移。東晉南朝時期,漢族文化才逐漸傳播開來,沿著原來漢人已到的上述點線地區(qū)向外發(fā)展。南朝梁時,南方廣大地區(qū)居住的民族,主要的是“蠻”、傒、俚和僚等。漢文化傳到他們居住的地區(qū),與他們便發(fā)生沖突,又通過沖突而逐漸有一定程度的融合。
“蠻”,是南方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常用作南方各少數民族的通稱。蠻族中有兩大支:一支是長沙、武陵蠻,一支是巴郡、南郡蠻。長沙、武陵蠻,自稱是槃瓠之后。他們的居住地區(qū)是長沙、武陵(今湖南?。┮粠?。他們原居在武陵一帶的,又分為椎溪、樠溪、辰溪、酉溪、舞溪,謂之五溪蠻;一部分居住在宜都、天門、巴東、建平、江北諸郡(今湖北省西部)。
南朝梁時期,漢人在長江流域的發(fā)展,首先與“蠻”族接觸。漢族統(tǒng)治者需要蠻族人民向他們出租稅、出徭役,當兵打仗。為此,他們不斷向蠻族人民居住地區(qū)展開殘酷的進攻。
文化
文學
蕭衍對文化的重視也使得舉國上下充滿了文化氣息,文化氛圍十分濃厚。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貴族,都以儒雅為榮,都在努力提高著自己的文化素質。所以,蕭梁一朝在統(tǒng)治時間不算太長的五十五年里卻涌現(xiàn)了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學家和詩人。比如《昭明文選》的作者蕭統(tǒng)、《宋書》的作者沈約、《南齊書》的作者蕭子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詩品》的作者鐘嶸,以及文學名士如江淹、謝出、到溉、到洽、丘遲、吳均、瘐信、劉昭、劉峻、陶弘景,當然還有后來成為皇帝的蕭衍的兩個兒子——簡文帝蕭綱和元帝蕭繹。總之,蕭梁一朝的文學之盛,在中國歷史上可能只有盛唐和北宋可與之相比肩了。
降及齊梁,山水的題材擴展而及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物象。梁代又出現(xiàn)了宮體詩,在藝術上更加講究調聲選色、數典屬對,加之詩歌格律逐漸成型,所以作品就更加規(guī)整工麗。比較突出的作家有謝、沈約、江淹、何遜、吳均,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雖然不脫藻繪,卻給人以新鮮明麗的感受。駢文和賦的發(fā)展與詩歌相應,但由于文的應用范圍比詩歌廣大,除了詩歌中常見的題材以外,還可以看到家國之悲、窮通之感和對世態(tài)的諷刺。梁代后期以迄陳代,文風中的不良傾向變本加厲,詩文作家僅徐陵和陰鏗還有一些比較好的作品。
文學批評
文學批評在南朝時代有充分的發(fā)展。隨著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對于文學體制的辨析和文學性質的探討更加系統(tǒng)和深入。文筆之辨反映了當時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認識和要求,永明聲律論總結了漢語聲韻在韻文中構成美感的運用規(guī)律,對當時的新體詩和后世律詩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文學批評史上劃時代的巨著,系統(tǒng)完整,論述嚴密,全面地討論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各方面的問題。鐘嶸的《詩品》則是一部重要的詩論專著,對五言詩的思想藝術標準、作家的'流派和具體評價,都有許多精辟的意見。
宗教
南朝佛教到梁武帝蕭衍時達到全盛。武帝起初崇奉道教,即位的第三年(504年)四月八日,率僧俗二萬人,在重云殿重閣,親制文發(fā)愿,舍道歸佛,對佛教表示信仰。建有愛敬、光宅、開善、同泰等諸大寺。所造佛像,有光宅寺的丈八彌陀銅像,愛敬寺的丈八旃檀像、銅像,同泰寺的十方佛銀像等。所舉辦的齋會,有水陸大齋、盂蘭盆齋等。又以僧旻等為家僧。還在四部(即比丘等四眾)無遮大會中四次舍身同泰寺為寺奴,由群臣以一億萬錢奉贖回宮,這樣充實了寺院的經濟。
梁武帝并重視譯事,天監(jiān)二年(503年)命扶南沙門曼陀羅(仙)、僧伽婆羅共同譯經。著名的譯師真諦從扶南應武帝的邀請而東來。他特別尊敬禪師寶志。任《十誦》名家法超為都邑僧正,并欲自為白衣僧正。又以律部繁廣,命法超撰《出要律儀》十四卷,分發(fā)境內,通令照行。此外,武帝極力倡導《涅盤》等大乘經的斷禁肉食,影響及于后世者很大,改變了漢代以來僧徒食三凈肉的習慣。
由于武帝篤好佛教,他的長子昭明太子蕭統(tǒng)、第三子簡文帝蕭綱(550—551年)、第七子元帝蕭繹(552—554年),也都好佛。但在這方面滋生的流弊,亦不一而足。不久即有侯景的事變,寺塔被毀,僧徒被殺,建康佛教頓告衰微。
在佛教宗派中,長蘆寺屬于“禪宗”。相傳梁普通年間,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傳播禪法,后為武帝聞知,于普通八年(527年)迎來建康。但達摩與南朝梁武帝蕭衍語多不,乃一葦渡江,來到江北的長蘆寺,長蘆寺很早即是佛教禪宗著名的寺院之一。千百年來,南京長蘆寺風雨滄桑,幾度興廢。據史料記載,初建的寺址緊臨江岸但這段長江河道很不穩(wěn)定,堤岸經常塌陷,因而長蘆寺建筑群也不斷遭到破壞。
梁姓起源梁姓來源主要有五:
一、是出自嬴姓,為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后據《元和姓纂》所載,嬴姓伯益?zhèn)髦恋谑缹O非子,因善于畜牧而出名,周孝王很高興,就封他在秦谷為附庸國,讓他恢復贏姓,稱為秦贏。其曾孫秦仲為周宣王大夫,征討西戎時不幸被殺。秦仲的五個兒子征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干,再戰(zhàn)西戎。終于獲勝,恢復了被侵占的疆土。周宣王大喜,便給秦仲的五個兒子一一加官封地,封二兒子康在夏陽梁山(今陜西韓城縣南),立國為呂,稱梁康伯。春秋時,梁康伯的后人梁伯喜歡大興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勞役和賦稅,紛紛逃亡國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國人民的名義,于公元前641年攻滅梁國,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梁氏,史稱梁姓正宗。是為陜西梁氏。
《沈隱侯集·齊禪林寺尼凈秀行狀》云:“梁氏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賜姓贏氏。周孝王時,封其十六世孫非子于秦。其曾孫秦仲為宣王侯伯,平王東遷,封秦仲少子于梁,是為梁伯。漢景帝世,梁林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烏氏,遂為郡人焉?!庇纱丝芍?,少昊氏——伯翳——非子——秦仲——梁伯,血脈相承,在春秋時期形成梁姓。據《山海經》等神話傳說記載,少昊氏是傳說中東夷部落的首領,名摯(一作質),號金天氏。他的母親名叫皇娥,父親是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有一次,太白之精光臨人間,降落在西海之濱,在水的一方遇上了花容月貌的皇娥。兩人一見鐘情,彼此相愛,于是就玩起了美妙的游戲,奏起了動聽的音樂。他們盡情地游玩,放縱地嬉戲,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晚霞爛漫,方才感到又饑又餓。他們二人便來到森林中采摘桑葚,解渴充饑。沒想到這西海之濱的孤桑之葚,葉紅葚紫,萬歲一實,吃完之后可以長生不老。二人吃飽之后,以桂樹為表,結薰茅為旌,刻玉為鳩,置于表端,以此作為愛慕之情的永恒紀念。然后,二人泛舟海上,“撫桐峰梓瑟,唱清越之歌”,度過了一段風流而浪漫的歲月。不久,皇娥有了身孕,生下了他們的愛情結晶,他便是少昊氏。
少昊氏能聽百鳥之語,辨百獸之音,因而能與各種禽獸自由對話,馴服牲畜,成為部落德高望眾的首領。在少昊氏做首領的部落之中,人們以小鳥作為自己的圖騰,以鳥命名自己的官員,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yè)和農業(yè)。
少昊氏有八個兒子,天下之人謂之“八凱”?!鞍藙P”的后嗣又有皋陶,皋陶的兒子是伯翳。伯翳“能議百姓,以佐舜禹撫馴鳥獸,舜賜姓贏”。伯翳的后代有仲衍,長得是鳥身人頭,擔任夏帝的“大戊御”。仲衍生費仲,費仲生惡來、季勝。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殺死了惡來。另一個兒子季勝接續(xù)贏姓的香火,生下造父,造父在周穆王身邊做官。周穆王游覽西海之際,徐偃在國內犯上作亂,造父率領周穆王的軍隊,一日千里,討伐徐偃,最終平息叛亂。為表彰造父的戰(zhàn)功,周穆王封造父于趙城,因以為氏。不久,趙城失守,他又逃到趙夙,擔任了晉卿大夫。這一支贏姓,以國為氏,改姓趙氏,就是趙武靈王那一族系。
惡來雖死,卻有后代非子活在人世。他繼承了祖先善長馴服牲畜的一技之長,被周孝王封為侯伯。當時,強大的西周政權已經是到了強弩之末,國力江河日下,少數民族乘機入侵周朝邊界,掠奪周朝的財富和人口。特別是好戰(zhàn)而強悍的西戎,更是掠奪成性,變本加厲,燒殺不止,成為西周朝的心腹大患。
國難當頭,秦仲作為侯伯非子的曾孫,又被周宣王封為侯伯,并擔當起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只可惜秦仲“出征未捷身先死”,剛一與西戎交戰(zhàn),就命喪黃泉。
好在秦仲身后還有五個能征善戰(zhàn)的兒子,為了給父親報仇雪恨,他們主動向周王室請戰(zhàn),要求率兵西征,剿天西戎,收復失地,解除國家的心腹大患。周宣王很快就批準了秦仲五個兒子的請求,撥給他們7000匹良種戰(zhàn)馬,反擊西戎。
秦仲五子果然沒有辜負周宣王的一片苦心,奮勇殺敵,大敗西戎,威名遠揚。西周王朝為表彰五兄弟的赫赫戰(zhàn)功,封秦仲的長子為西陲大夫,封二兒子秦康為梁伯,封邑在夏陽梁山(今陜西省韓城市附近),定為梁國。梁伯好大喜功,經常在封邑內大興土木,修建宮室,搞得百姓怨聲載道,痛苦不堪。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軍進攻梁國,梁國土崩瓦解。梁伯的子孫為懷念故土先祖,就以梁為姓,形成梁氏。宋人鄭樵《通志》也認為:“梁氏,贏姓,伯爵伯益之后秦仲,有功于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陽梁山,今為同州縣,猶有新里城。新里,梁伯所城者?!稑肥贰吩疲盒吕镌诔纬牵沂拍?,秦取之,子孫以國為氏?!边@部分梁氏,在后來移居河東的不少。
二、是出自姬姓據《路史》等所載,東周時,平王有兒子唐被封在南梁,治汝(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后被楚所并,其子孫以國為氏姓梁。安定梁氏出此。是為河南梁氏。
《潛夫論·志氏姓第三十五》云:“昔者,圣王觀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名歷之去就,省群后之德業(yè),而賜姓命氏?!边@說明,姓氏是君王依據自然天象,而對王公子弟賦予的特殊稱號,以此來表彰他們的功德?!秶Z·晉語》記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簡、僖、姑、儇、依是也。”姬姓原本是黃帝的姓氏,只有黃帝的嫡傳之子有資格繼承這個姓氏。所以,黃帝正妻嫘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昌意,就成為姬姓的合法繼承人。玄囂,又名青陽,居于江水一帶。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高陽氏。高陽氏就是顓頊,他生于若水,居于帝近(今河南濮陽東南),擔任過北正之官,主要管理民事。高陽氏之后在商朝末年建立西周,實行分封制,將姬姓子孫分封到神州各地。周平王的兒子姬唐封于南梁(今甘肅隴西一帶),其后代就以梁為姓。所以,邵思《姓解》、《廣韻·路國記》都認為:梁姓直接由姬姓演變而來,是黃帝的正宗傳人河東之梁氏——土生土長的又一支梁姓。
三是以邑命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有梁益耳、梁弘、梁由靡,因晉有解梁城,高梁、曲梁等地,故以邑為姓。是為山西梁氏。
河東梁氏也是由地名得姓?!皶x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此則以邑命氏者也?!保ㄠ嶉浴锻ㄖ尽罚┕氏年柫菏袭a生之前的梁姓人物,有一部分是河東梁姓。西周的梁鴦,春秋之時的梁弘、梁由靡、梁五、梁嬰父等等,皆為河東梁氏,這一點從多種典籍上的記載可以證明。
梁鴦是周宣王牧正的役人,能夠馴服各種禽獸,因而被周宣王招至園庭之內,飼養(yǎng)虎狼之類動物,無不馴順。周宣王向梁鴦請教馴獸的技巧,梁鴦說:“我不違背動物的要求使動物發(fā)怒,也不迎合動物的需求使它們歡樂,我的內心沒有順逆,則就被禽獸視為同類,所以能彼此溝通?!毖酝庵馐窍蛑苄鮽鬟_治國的方略。梁鴦在世時,夏陽梁姓還沒有形成,這個生活在秦晉交界地帶上的梁氏人物,泰半可能是晉人,也有一部分來自黃河對面的夏陽。
這些來自晉國的梁姓人物,不是出謀劃策的士大夫,就是率兵打仗的赳赳武夫,文武雙全,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頗有威名。晉國有兩位梁弘,一個是曲沃武公的戰(zhàn)車軍官,曾在汾水之濱大敗晉哀侯,并俘獲晉哀侯與欒共叔,此事發(fā)生在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春。另一個梁弘是襄公的大夫。據《左傳》記載: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國的軍隊討伐鄭國,沒有成功,于是便順手牽羊,滅掉了滑而班師回朝。此舉激怒晉國的軍隊,他們興師動眾,討伐秦軍,在觳(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大敗秦軍,俘獲了秦國丞相百里奚的兒子百里孟明,給秦軍以沉重的打擊。
梁由靡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夫,獻公在位時,跟隨里克討伐狄人,駕御戰(zhàn)車,敗狄于采桑(今山西寧縣境)。梁由靡認為狄人沒有廉恥,放縱他們必然遺患無窮,不如乘勝追擊,徹底打敗他們。里克卻認為不可,遂止。后來狄人果然又來侵晉。
由于河東梁姓人氏能征善戰(zhàn),人相出將,聞名遐邇,后來被朝廷遷往甘肅和寧夏一帶,形成最著名的安定烏氏梁姓。
四、源自魏國、魏文侯少子畢的后裔是據《通志·氏族咯》所載,戰(zhàn)國初年,趙、魏、韓三國分晉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在今河南開封市),從此魏國亦被稱為梁國,后亦有梁氏。是為河南開封梁氏。
“魏”是西周時期的諸侯國。姬姓,位于現(xiàn)在的山西省芮城縣。晉獻公攻滅魏之后,把它改成畢萬的封地。畢萬的后代魏斯與韓、趙三家分晉,列為諸侯,定都安邑(今山西運城一帶),國號“魏”。為躲避秦國的威脅,魏遷都大梁,又稱梁。大梁即今天的河南開封,到了魏文侯少子畢統(tǒng)治的時候,魏國為秦所滅,畢之后代以國為姓,形成開封梁姓。
五、少數民族改姓梁氏鮮卑族《魏書·官氏志》也說,北魏時的鮮卑人中有一支姓拔列,在孝文帝改姓時被稱為梁。由此可知,當今梁姓人中還有一些是當年鮮卑族拔列氏的后裔。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的長城內外,活躍著不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無疑要算匈奴、鮮卑、羯、氐、羌。由于匈奴族在兩漢時期,多次與劉姓皇族通婚,他們的后代便放棄胡姓,改為漢族劉姓。像十六國時期的劉淵、劉聰、劉曜等人,他們就是改姓漢姓的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大力推行漢化改革,一大批鮮卑貴族開始說漢話、穿漢服、姓漢姓。身份較高的鮮卑人分別被賜為元氏、長孫氏、穆氏、陸氏、賀氏、劉氏、樓氏、嵇氏、尉氏等十大貴姓。地處代北的拔列蘭氏,在這次漢化活動中被改為梁姓。所以,王圻《續(xù)文獻通考》認為“梁氏有二,伯益之后,封于梁,以國為氏。又有拔列蘭氏改為梁氏,魏姓也?!痹谶@一時期,也有一部分胡人改姓梁氏,像梁國兒等人就是如此。清朝時期,世代居住在鐵嶺一帶的滿族良佳氏又改姓梁氏,給梁姓氏族增添了不少新鮮血液。
蒙古族在河南省汝陽縣的陶臺堡,那里生活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梁姓氏族,他們就是由蒙古族皇親國戚的后裔演變成的大家族。這個家族的先祖為也先帖木兒,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個兒子,他的兒子和克齊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襲父親的封號,出任云南王,后來又改封營王,他的女兒嫁給了蒙古沈王。
汝陽梁姓的第一世始祖為梁彪,第二世為梁志、梁忠,第三世為梁暹,第四世為梁玉,第五世為梁成。梁成曾經在浙江做過錢塘縣尉,明朝授予他錢塘尉管軍百戶。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梁銘,二兒子梁鏞,三兒子梁鑒。
梁銘,《明外史》有傳,官至征西將軍,封保定伯爵。據《名山藏勛封記》記載:“梁銘,汝陽人,嗣父燕山護衛(wèi)百戶,從靖難守戰(zhàn),積功為都督府僉事?!焙槲踉辏?425年),他擔任參將,出鎮(zhèn)寧夏,不久去世。是否擔任過征西將軍,正史不載。
梁銘的兒子梁瑤,繼承了父親的封爵,在交趾當兵。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他擔任副總兵,鎮(zhèn)壓鄧茂七發(fā)動的農民起義,因軍功受到嘉獎。沒想到鄧茂七手下的殘余勢力,寧死不屈,再次發(fā)動起義,使梁瑤受到降職處分。景泰二年(1451年),梁(王缶)擔任“平蠻將軍”,到湖南、貴州鎮(zhèn)壓韋同烈的民亂,經過三年苦戰(zhàn),平息了民亂,他因此進封流侯,加祿五百石世伯。天順元年(1457年),梁(王缶)晉升為總兵,鎮(zhèn)守陜西,又在涼州平叛中榮立戰(zhàn)功。七年之后,他被朝廷召回,封世侯,去世后贈蠡國公。梁瑤多次掌管兵權,從不濫殺無辜。他的兒子都在軍中當兵,南征北戰(zhàn),多次立功,被朝廷授予要職,均辭而不受,深受時人褒揚。
梁成的二兒子梁鏞,后來從汝陽移居到四川保寧府閬中縣,在這里形成閬中梁氏,梁成也隨兒子移居到四川,梁成的老伴,則隨兒子梁鑒去了江寧。
梁鑒是在明朝初年由汝陽遷往南京的,當時居住在江寧府葛仙鄉(xiāng)。由于子孫繁衍較快,人丁興旺,梁氏家族分別居住在邵上村、向上村、滌口村、湖墅村等四村,其中湖墅村的人數最多、勢力最大。
湖墅部位于會城南八九十里許,出聚寶門,有小河可達,循岸需行走一日。這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特別適宜水稻和桑樹的種植。人口大多以農業(yè)為主,讀書做官的不太多。有梁志仁者,見于典籍。據《明外史》記載:“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銘之裔也。萬歷末,舉于鄉(xiāng)。崇禎六年,授衡陽知縣,調羅田邑。豪江猶龍與賊通,志仁捕下獄。猶龍知必死,潛導羅汝才別校攻城。志仁偕典史單思仁、教諭吳鳳來、訓導盧大受,督士民守御。已而城陷,志仁持長矛巷戰(zhàn),殺六賊,力屈被系,使跪不屈,賊怒,碎其肢體而焚之。妻唐被逼,亦大罵遇害。思仁等亦不屈死。”由此可知,《明外史·梁志仁傳》誤把梁鑒之后,誤當做梁銘之后,但這也恰好,證明他們肯定是梁成的后代,世居河南汝陽。梁銘的后代后來移居到河北保定,后代有梁傅、梁任、梁永福、梁繼藩、梁世勛、梁天秩。
到了梁氏第二十世,梁寶善的一支遷居到廣西桂林,在由桂林去湖南的途中,梁家的老人途中患疾,卒于舟中。正當梁家人左右為難的時候,聽說當地有位姓梁的人,就去拜訪。一打聽,才知道是保定府遵化郡的同族兄弟,姓名梁竹君。梁竹君慷慨解囊,出錢出地,幫助他們安葬老人,其喪禮如同家人。
咸豐初年,洪秀全、楊秀清在廣西發(fā)動“金田起義”,太平軍兩次進攻桂林,給梁氏家族造成很大恐慌,大家都想去逃難,其曾祖不肯搬遷。正好梁朝議的兒女親家黃金門在湖南永川縣任職,于是去投靠了黃金門,黃金門退職之后,與梁氏人家回到長沙,不久便投靠了梁竹君,在湘潭定居下來。
此支梁氏,前后出過進士1人,舉人9人,貢監(jiān)21人。三品官1人,四品官1人,五品以上官17人,八品以下官15人。有90歲以上的老壽星2人,八十歲以上的老壽星8人,七十歲以上的老人20人,60歲以上的老人31人。
宕昌羌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祖先是三苗之后,西周之初,他們的先祖曾經隨周武王討伐商紂。漢朝時,羌族有先零羌、燒當羌等,世代居住在漢朝邊地,不斷騷擾內地,成為邊患。他們主要分布在金城、會寧、安鄉(xiāng)、西平等地,逐水草而居?!讹L俗通》說:“羌者,其先本戎賤,主牧羊,故羌字從羊?!彼麄兊娘L俗習慣是:“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妻后母,納嫠嫂,如北狄之俗,故國無鰥寡,種類繁織?!?《廣志》上說:“羌與北狄同,其人魯鈍,饒妻妾,多子女,一人生子數十,或至數百?!边@種特殊的生育觀念,對于生活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羌族,無疑是繁育后代、延續(xù)種族的法寶。
羌族梁姓的始祖,是南北朝時期的梁勒,《北史》上記載為“梁(勒心)”。據《周書·異域傳》記載:“有梁勒者,世為酋帥,得羌豪心,乃自稱王焉。其界自仇池以西,東西千里,帶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部眾兩萬余落,勒孫彌忽始通使于后魏。”仇池位于甘肅成縣西北的洛谷鎮(zhèn),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由歷史記載可知,他與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系始于梁勒的孫子梁彌忽,先后保持了九代人。后來,梁企定與渭州人鄭五丑發(fā)動叛亂,與中原政權進行對抗。朝廷于是派遣大將軍豆盧寧和王勇等人前去鎮(zhèn)壓,平定了宕昌羌的騷亂。保定元年(561年)梁彌定派遣使者貢獻方物,要求講和。不久,他又送來了生禽猛獸,討好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梁彌定再次發(fā)動叛亂,入侵洮州。洮州總管李賢把他們驅逐出境。一年之后,梁彌定又聯(lián)合吐谷渾入侵石門,李賢再次給予迎頭痛擊,將宕昌羌驅逐出境。梁彌定的屢次侵擾,激怒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周武帝當即派遣大將軍田弘率大軍追擊宕昌羌,將他們大部殲滅,把他們的故地改為宕州。這支梁姓除少部分作鳥獸散,逃向荒漠之外,定居下來的逐漸被漢化在其他羌族部落中,也有不少梁姓人物。據《萬姓統(tǒng)譜》記載:“梁覽,字景(睿攵),魏金城人,世為西羌部落?!彼脑媪耗戮褪且粋€羌族部落首領,由于他把抱罕城奉獻給北魏,因此被北魏封為臨洮公。他的祖父梁(顯頁)官至尚書,封南安公。他的父親梁釗,任河州、華州的刺史,封新陽伯。梁覽本人作戰(zhàn)勇敢,屢立戰(zhàn)功,官至太傅,封安德郡公。
居住在甘肅天水一帶的氐族人梁讜、梁熙兄弟。他們雖然是少數民族,卻在民族融合中接受了漢人的先進文化,并成為博學多才、妙筆生花的天下,名士。時人諺語說:“關東堂堂,二申兩房,未若二梁,瓊文綺章?!?br>
據《前秦錄》記載:無愧為氏族的驕傲“梁讜,字伯言,略陽(今甘肅天水)氐人也,博學有雋才。仕建,為著作郎,稍遷至中書令?!避迗约次恢螅鹤暢鋈伟策h將軍、幽州刺史,鎮(zhèn)薊城。沒有多久,他又進位侍中。
梁讜的弟弟梁熙,也以文藻清麗建重于時,但名氣和官職卻比兄長遜色許多。
氐族氐族是西夷之別種,號曰“白馬”,三代之際就建立了國家制度。秦漢以來,世代居住在岐隴一帶,與梁氏的發(fā)源地很近,故氐族中的梁姓為數不少。
略陽氐人梁平老,他才識明敏,令行禁止,有王佐之才。苻堅非常欣賞他,傾身呵護,無微不至,很快成為莫逆之交。苻生當皇帝時,荒淫奢侈,對酒當歌,喝醉了經常借酒發(fā)瘋,胡亂殺人,搞得滿朝文武大臣人人自危。梁平老當時擔任御史中丞,很有正義感。他先去找苻堅商議,決定處死苻生,為國除害。梁平老說:“大臣們在朝一日,如度十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懷異志。燕晉二方,伺隙而動,恐怕禍亂發(fā)生的時候,國家俱亡,這是你殿下的事情,應該及早下手?!避迗哉J為梁平老說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行動方案,尋找機會處死了苻生。苻堅即位,梁平老升任尚書左仆射,并作為全權大使,都督北蕃諸軍的軍事行動,后又升任鎮(zhèn)北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朔方侯。建元八年(372年)十一月,梁平老積勞成疾,與世長辭,謚曰“桓”。梁平老在鎮(zhèn)十余年,鮮卑、匈奴對他是又怕又愛,敬而遠之。他的兒子梁成,擔任過中壘將軍、兗州刺史、荊州刺史,主管荊州、揚州各州軍事事務。后來,他又領護南蠻校尉,配兵一萬,鎮(zhèn)守襄陽。不久又轉任衛(wèi)軍將軍,駐守洛澗。淮南戰(zhàn)役失敗后,梁成被東晉將士所殺。
后秦將領梁國兒,不知屬于什么民族,史籍稱“西胡人”,意即西域的少數民族。梁國兒身強力壯,擅長騎射,在姚萇的手下當鎮(zhèn)北將軍。他作戰(zhàn)勇猛,身先士卒,隨姚萇南征北戰(zhàn),立下的大小戰(zhàn)功不計其數,被封為平興侯,進位侍中。梁國兒忠誠樸實,有少數民族不拘小節(jié)的習慣。他曾在平涼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時常帶領妻妾到墓中飲酒行樂,喝到盡興之時,就站到靈床上放聲高歌,當時的人或以此為笑料,當面譏諷梁國兒,而他卻不當一回兒事。由于他性情開朗,不拘小節(jié),一直活了八十多歲去世。
梁姓郡望堂號 暫無!梁姓家乘譜牒 暫無!梁姓遷徙分布 梁姓遷徙史梁姓在晉代以前集中繁衍于北方各地,且以西北為主要的分布地區(qū)。秦漢之際梁姓散居于河東(今屬山西),漢景帝時,有梁林為太原太守。西漢末年,梁氏自河東遷居北地(今陜西耀縣、富平一帶)。漢平帝時,梁姓后裔已分為兩支:一居安定(今甘肅東部及寧夏大部分地區(qū));一居扶風(今陜西關中西部一帶)。梁姓南遷是西晉“永嘉之亂”之時,有梁芳以族隨晉渡江,便大舉繁衍于錢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屬廣東河浦)之間,其后梁遐開基福建福州,是為閩、粵始祖。隋唐時期,梁姓在南方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宋末因金兵入主中原,直到蒙古軍南下,梁姓再次南遷,至元、明梁姓在廣東、福建、浙江已發(fā)展成大族,并遍及全國各地。
香港地區(qū)的梁姓,一般來自廣東的番禺、新會、順德、南海等地;臺灣的梁姓,一般來自江蘇、浙江和福建。據統(tǒng)計,在1946年以前,80%的臺灣人都來自福建,其中漳州人、泉州人最多。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后,臺灣的漢族人口急劇上升,約占全島人口的89%。
移居海外遠在西漢時期,被稱為“樂浪郡”的朝鮮就有了漢人、漢姓。到了隋唐時期,由于隋煬帝三征高麗都以失敗告終,大批漢人作為俘虜留在了高麗,其中當然包括一部分梁姓人口。公元 892年,新羅發(fā)生農民起義,起義領袖就是一位名叫“梁吉”的新羅人。梁吉是北原小京(今江原道原州)的地方豪族人士,因不滿社會現(xiàn)實,乘機發(fā)動農民起義。他信任貴族出身的僧人弓裔,讓他帶兵攻打溟州酒泉郡,弓裔利用手中的權力,招兵買馬,擴大勢力,于897年宣布自立。梁吉率兵攻打弓裔,雙方在非惱城進行決戰(zhàn),梁吉戰(zhàn)敗身亡。時至今日,朝鮮和韓國境內依舊生活著許多梁姓人口,像乒乓球運動員梁英子、實業(yè)家梁玉京等都是舉世聞名的梁姓人氏。
越南古稱安南、交趾,在歷史上與中國交往很多,聯(lián)系也十分密切,生活在這里的梁姓人也為數不少。例如發(fā)生在1917年的越南太原士兵反法武裝起義,其領導人之一就是梁玉眷。梁玉眷原為越南在日本的留學生,畢業(yè)于日本的振武學校,后加入越南的光復會組織,因從事革命活動,于1915年在香港被英國當局逮捕。出獄后,梁玉眷又于1917年,與鄭文艮一起發(fā)動士兵起義,占領太原市。由于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起義失敗,梁玉眷光榮就義。
美國,從1943年至1965年,共接納華人66145人,其中梁姓人只有137人。1965年,美國補充修改了移民法,華人人美人數明顯增加,到1980年,美國的華人數量已達806040人。從1981至1990年,華人數量從80萬猛增到 164.5萬人,約占美國人口的6%,其中的梁姓人數沒有記載。
加拿大自1967年實施新移民條例后,華人數量增長很快。1967年,加拿大全國共有華人7.9萬人,1991年增加至58.6萬人,其中多倫多25萬人,溫哥華15萬人。從1858年首批廣東籍華工抵達加拿大,大量的廣東人就開始了他們的美洲之行,特別是來自廣東臺山、開平、新會、恩平的“四邑人”數量最大,約占華僑人數總量的78.5%,主要從事飲食、雜貨、房地產、服務業(yè)。梁姓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梁紅玉:宋代名將韓世忠妻,本為京口名妓。生卒年不詳。高宗建炎四年,世忠與金兀術戰(zhàn)于黃天蕩,紅玉親自擊鼓助戰(zhàn),兵將士氣大振,金兵遂不得渡江侵宋。為女中豪杰。后封安國夫人,又改楊國夫人,世稱梁夫人。
梁啟超(1876~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政治家、文學家??涤袨榈茏?。師生二人于清末同倡變法維新,人稱康梁。曾主辦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等,大力宣傳改革主義。戊戌政變后,亡命日本。民國初年,曾任司法、財政總長等職。晚年不談政治,專以著述講學為務。著有飲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
1. 現(xiàn)代文品讀 文言詩文點擊六年級上所有 答案 1.胭脂 齜牙咧嘴 鑲嵌 戳穿 偃旗息鼓憋悶2.慘can第三聲(悲慘) 愣leng第四聲(愣?。?gai第四聲(大概)滲sheng第四聲(滲水)楞leng第三聲(瓦楞) 慨kai第三聲(感慨3.詞語:凜然 咄咄逼人造句:雖然毫不兇惡,卻有股凜然不可侵犯的莊重之氣,咄咄逼人。
4.特點:粗糙依據:鼻子和嘴巴的 地方不通氣,儀戴上,好悶,還有股膠臭味和紙漿的味道;說出話來,聲音變得低粗,卻有股大將威壯不凡的氣概,神氣的很。5.很特別,通面赤紅,儀雙墨眉,眼角雄俊的 吊起。
.(書上的)到用馬尾做的很長的胡須。氣度:雖然毫不兇惡,卻有股凜然不可侵犯的莊重之氣。
直縮脖子。6.(1)這個花臉威風十足。
(2)這個花臉十分大。(3)這個花臉有股凜然不可侵犯的莊重之氣。
7.A 8.喜歡,因為花臉戴在臉上顯得很神氣,很威風,像作者一樣十分的開心。9.(1)單刀會(2)戰(zhàn)長沙10略。
2. 文言文點擊六年級上山川之美答案 山川之美①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②俱⑨備。曉霧將歇③,猿鳥亂鳴;夕日欲頹④,沉鱗競躍⑤。
實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樂⑦以來,未復有能與⑧其奇者。
課下注釋: ①本文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華書局1983年版。原文題為《答謝中書書》。
本文為節(jié)選,題目為編者所加。謝中書,指謝征,作者的友人。
中書,官職名。后一個“書”指書信,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
陶弘景(456~536),南朝齊梁時道思想家、醫(yī)學家,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有《華陽套隱居集》。 ②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
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交相輝映。
③四時:四季。⑨俱:都 ④歇:消散。
⑤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⑥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
⑦欲界之仙都:人間的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 *** 、無 *** 。
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⑧康樂:指南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齊梁間文學家。
⑨與(yù):參與。 譯文: 1.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談論的話題.高聳的山峰聳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兩岸的石壁青,黃,黑,白,赤,五色交相輝映.青色的樹林,翠綠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霧氣即將消散,遠處傳來的猿猴和鳥叫聲此起彼伏;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境,自從謝靈運以來,還沒有人能置身這奇妙的山水之中. 2.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
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
每當早晨,早晨的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后,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3.山河的美麗,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論。高高山峰插入云霄,清澈水流看得見水底。
(陽光下的)兩岸巖石峭壁(上),各種顏色交錯輝映。碧綠的森林青翠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大霧將要消散(時),猿猴和鳥雀混雜的鳴叫(響成一片)。傍晚的太陽將要落下(時),潛游水中的魚競相(在水面)跳躍。
(這里)實在是人世間的仙境。自從謝靈運以來,不再有能夠沉浸(在)這奇妙的(山水境界里)的人了。
【打括號為文中未寫到,但實翻譯時應理解徹底的】 編輯本段文章總評: 文章開始,作者從人們對山水的態(tài)度觀點入手:古往今來,沒有人不贊美青山綠水的,特別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麗、清秀絕塵,是如此的典雅、飄逸。接著描寫了山水、石壁、叢林、翠竹和早晨、黃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達作者對山水的贊美之情。
最后,作者發(fā)出慨嘆:從謝靈運后,又有誰能欣賞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還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曉霧夕陽、猿鳥錦鱗,有比喻、夸張、擬人,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說不完的無限情趣、道不完的生機盎然。
這在魏晉六朝“詩尚玄理,文工駢體”的文風中,可謂一枝獨秀。讀來凡心皆無,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編輯本段情感:自然景物的綺麗風光,本身就構成優(yōu)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以飽和著感情的語言激起讀者的興致,從而形成文學作品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變化之美,動靜相襯之美相互作用,構成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
全文只有68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水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先以感慨發(fā)端,然后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
全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晴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開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個“美”字,是山川風物的客觀形態(tài),也是作者對山川風物的審美感受——愉悅,“實是欲界之仙都”,將在山水之中飄飄欲仙的得意之態(tài)表露無疑。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者介紹: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
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醫(yī)學家。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
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建三年(公元456年),死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活了八十一歲,經歷了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曾任仕齊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
弘景自幼聰明,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yǎng)生。十五歲著《尋山志》。
不足二十,作諸王侍讀。雖在公門,不善交際,專心讀書。
三十六歲辭官隱居。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后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
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
3. 語文六年級上冊現(xiàn)代文品讀文言文點擊,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 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大丘與友期①行,期日中。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②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不至,已去?!?/p>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導讀:陳元方雖年小,對“無信”“無禮”的人正色批評,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從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陳太丘的為人和修養(yǎng)。注釋:①期:約定時間。
②元方:陳太丘的兒子,字元方,名紀。精練一、解釋加點的詞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 )3.下車引之()4.元方入門不顧()二、翻譯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寫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內容過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閱讀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朋友約好時間一同出門,約定的時間是中午。過了中午,那個朋友沒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來。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戲耍。
那朋友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回答說:“等你很長時間,你不來,已離開了。”那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
元方說:“您和我爸爸約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則是沒有信用;當著別人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則是沒有禮貌?!庇讶藨M愧,走下車來拉他,以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一、1.放棄2.同“否” 3.拉 4.不回頭二、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三、那朋友太丘那朋友四、為人要言而有信,不講信用自食苦果。
出處。
4. 2015版現(xiàn)代文品讀文言文詩文點擊六年級第一學期管寧割席 寧割席釋義 席!",漢末魏時人,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后人以" 管寧割席",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寧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注釋」 .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字幼安;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斷交,有乘軒冕過門者②,寧讀如故,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譯文」 ,歆廢書出看,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 ; :坐席.把席割斷;①管寧.比喻朋友絕交.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子非吾友也.’” 十一割席分座 管寧①、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寧讀書如故,曰;德行》.寧割席分坐,歆廢書出看,有乘軒冕過門者:“又嘗同席讀書,分開坐,不仕而終.②軒冕:此單指車子.③寧割席分坐。
5. 《現(xiàn)代文品讀.文言詩文點擊》六年級(下)《花的話》的全部答案. 樓主可憐可憐我吧 給我追加5分好吧?1.(1)矜持 (2)凝重 (3)眼花繚亂 (4)萬紫千紅 (5)屈尊紆貴2.1(1)A.清幽B.清新c.清雅D.清麗同:都有清新的意思異:“清雅”還有高雅、文雅的意思,“清幽”還有幽靜、,幽美的意思,“清麗”還有“美麗”的意思 (2)A.美好B.美麗同:都有美的意思異:“美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的事物,“美麗”則一般形容好看3.花香4.繁復新巧纖薄單弱 自寫略5.使不同時令的花兒能夠聚集在一起,為下文寫花兒們的對話做了鋪墊暗示讀者,文章內容并不是無知妄言,而是另有深意6.花兒說話的順序是用后者逐步襯托前者的過程.從“驕傲”的程度看,榆葉梅可謂最驕傲,后面的花則次之;從‘‘吹噓”的手段看,前面的花只會自我吹噓,后面的白丁香和玉蘭表面謙虛,實質吹噓手段最高,她們相互吹捧抬高自己,達到了既夸AX夸己的目的.因此,它們順序不能調換7.如:玫瑰“驕傲地昂起頭” 表現(xiàn)了玫瑰自視甚高,對其余的花不屑一顧的神情8.二月蘭不受人注意,默默地卻盡力地開放,猶如敬愛的老師無私的付出;紫色是神秘的,給人以幻想9.如:(1)梅花香自苦寒來堅韌頑強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端莊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清新自然10.略[擴展遷移](一)一日的春光l—2.略3.盡情的享受表達了在寒冬中對春天強烈的期盼之情4.(1)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卻遲遲不來 (2)許多次春天剛一露面,就被寒風冷雨驅散 (3)到處尋找春天,卻發(fā)現(xiàn)春天早已遠行欲揚先抑,層層蓄勢,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的可貴5.作者以為‘‘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海棠雖然無香,但她淺紅淡白,綠葉掩映,色彩宜人,裱纖適中,充滿生機6.(1)“一日的春光”爛漫、驕奢、光艷,使作者感受到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 (2)這“一日的春光”酬報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不再怨恨春天7.春天來得太晚,讓作者等待得太辛苦。
6. 痀僂承蜩 六年級上文言文點擊答案 原文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財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
編輯本段翻譯
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在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 孔子說:“先生技藝真是精巧啊!有門道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迭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么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迭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么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迭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即使天地很大,萬物品種很多,但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后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回去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編輯本段感想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心無旁騖的認真做個一年半載,把別的誘惑、愛好暫時收斂和壓抑一下,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的。佝僂老人的體質沒有辦法和一般人相比,但是他在捕蟬這件事情上卻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專一和刻苦。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讀音tiao二聲,蟬),猶掇(讀音duo一聲,拾取)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讀音zi、zhu一聲,都是古代的極小重量單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讀音jue二聲,失去知覺)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 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編輯本段譯文
:孔子前往楚國,行走在一座樹林中,看見一個駝背人在粘知了,就象揀知了一樣。 孔子(上前)問道:“您真靈巧啊!有什么訣竅嗎?” (駝背人)答道:“我有訣竅啊。練習了五六個月,用兩個(有粘性的)彈丸粘(知了)不掉,那樣失手掉的知了很 少;用三個彈丸粘(知了)不掉,那樣失手掉的知了有十分之一;用五個彈丸粘(知了)不掉,那就象揀一樣了。 (粘知了時)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象沒有知覺的斷木樁子;我舉著的手臂,就象枯樹枝;雖然天地很大,容有萬物, (此時)而(我)就只知道有蟬翼。我不回頭不側身,不能用世上萬物來換蟬翼,(這樣)還有什么得不到呢!” 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7. 【文言詩文點擊六年級上的答案是第5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第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詳寫:翻開斷磚后的何首烏藤和木蓮,還有斑蝥略寫: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鳴蟬,黃蜂,叫天子(云雀)油蛉,蟋蟀2,這一段文字寫景有序:有草畦寫到皂莢樹,是按照(近)處到(遠)處的順序寫的;從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寫到鳴蟬、黃蜂、叫天子,是按照由(靜)物到(動)物的順序寫的.3.這一段中使用了(排比)、(擬人)、(比喻)三種修辭手法.4.“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這句句子屬于(轉述)的記敘方式.自己做的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3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蕭衍為什么要改國號
下一篇: 陳朝為什么會以國姓為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