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創(chuàng)世神話,以盤古故事最為著名,因其創(chuàng)世神話的性質(zhì)而無可厚非地被書寫在中國神話的扉頁上,彰顯了原始初民對于宇宙生成的直觀認識。在漢文獻中,盤古創(chuàng)世神話首見于三國時吳國徐整的《三五歷記》,明代周游的《開辟衍繹通俗傳》第一回對于“盤古開天辟地”的描繪似乎更接近上古神話的本來面貌。按照設(shè)定,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或在漢代時就已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但直到三國時才由徐整記錄下來。
《三五歷記》中這樣記述盤古化身的過程:“天氣蒙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fēng)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fā)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fēng)所感,化為黎氓?!蹦铣喝螘P《述異記》也有類似的記述:“若盤古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fā)為草木……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盤古?!贝撕笥嘘P(guān)盤古的記述更加豐富。在這些神話傳說中,盤古創(chuàng)造世界的過程,乃是一個化身的過程,他以自身的犧牲,化育了宇宙萬物。于是,盤古就成為了漢民族創(chuàng)世造人的人格神。
盤古神話在泌陽縣經(jīng)過民間傳承,又有了更為生動、傳奇的版本。
盤古山又名九龍山。北魏酈道元在他的《水經(jīng)注》中明確記載:“泌陽故城,城南有蔡水,出盤古山,亦曰盤古川,西北流注于泌水”。這條蔡水所發(fā)源的盤古山就在泌陽縣盤古鄉(xiāng)境內(nèi)。神話從遠古時期一場毀滅性的災(zāi)難開始。當時天地處于混沌狀態(tài),在神的啟示和幫助下,一家復(fù)姓盤古的兄妹,先造天,后造地,神又恩賜給他們山川樹木、五谷雜糧,命盤古兄妹滾磨成婚,結(jié)為夫妻。盤古奶先后生了兩胎,但都是肉疙瘩。盤古爺盛怒之下用砍柴刀砍開肉疙瘩,沒想到一個疙瘩里是白白胖胖的女嬰,另一個疙瘩里是活蹦亂跳的男嬰。這一對孩子很快長大成人。盤古爺便讓他們從事不同的勞動。從事什么勞動,就叫他們什么名姓,于是,產(chǎn)生了“百家姓”,百家盤古后代漸漸繁衍壯大,最后發(fā)展成如今的人類世界……
盤古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世界的神話流傳久遠。泌陽縣盤古山保存有盤古廟、盤古井、盤古墓、盤古樓、大磨、百神廟、甜水河等大量的考古實物,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關(guān)盤古文化的神話傳說和域名體系,具有豐富的盤古文化資源和深厚的盤古文化底蘊。
盤古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華夏人文明智慧、勇敢無畏、戰(zhàn)天斗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精神的代表。盤古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盤古文化的精髓蘊涵著敢為人先、開拓創(chuàng)新的宏大膽識;蘊涵著以人為本、無私奉獻的價值觀。盤古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其他優(yōu)秀文化交相輝映。
1、盤古開天地講的是在宇宙混沌之時,有個叫盤古的巨人掄起大斧頭把天地一分為二的故事。
2、盤古是中國傳說中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人類世界的始祖。傳說,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風(fēng)和云,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里,生活在蛋中的盤古開天辟地,開創(chuàng)了宇宙的文明之始。
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一萬八千年后醒來,發(fā)現(xiàn)周圍一團黑暗,什么也看不見。盤古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只聽“咔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千萬年的混沌黑暗被攪動了,其中又輕又清的東西慢慢上升并漸漸散開,變成藍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濁的東西慢慢地下降,變成了腳下的土地。
天和地分開后,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還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隨著他的身體增長,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盤古的身體長得有90000里那么長了。就像根長柱子似的,撐在天和地之間,不讓它們重新合攏。
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風(fēng)和云,發(fā)出的聲音變成了轟隆的雷霆,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fā)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筋脈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大道,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肌肉變成了農(nóng)田,就連流出的汗水也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
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后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盤古的后代最有名的其中一位是伏羲,他在的名族是第一個名族,所以伏羲是人類的始祖。另一位就是軒轅帝,有熊國國君少典經(jīng)過一個小丘碰到盤古的眼淚。后來在叫少典的名族,軒轅帝降生了,他取代了炎帝統(tǒng)一了華夏名族,就是黃帝啦。
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他發(fā)現(xiàn)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著一聲巨響,圓東西里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盤古出世后,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間。以后,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這樣又經(jīng)過一萬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盤古自己也變成了九萬里長的頂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樣撐著天和地,使它們不再變成過去的混沌狀態(tài)。
盤古開天辟地后,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因為天地是他開辟出來的,所以他的情緒有什么變化,天地也跟著發(fā)生不同的變化。他高興的時候,天空晴朗;他發(fā)怒的時候,天空陰沉;他哭泣的時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匯成江河湖海;他嘆氣的時候,大地上刮起狂風(fēng),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現(xiàn)閃電;他發(fā)出鼾(han)聲,空中響起隆隆的雷鳴聲。
不知經(jīng)過多少年,盤古還是死了,躺倒在地上。他的頭部隆起,成為東岳泰山;他的腳朝天,成為西岳華山;他的肚子高挺,成為中岳嵩山;他的兩個肩胛,一個成為南岳衡山,另一個成為北岳恒山。至于他的頭發(fā)和汗毛,全變成了樹木和花草。后來,才有了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5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燧人取火的故事
下一篇: 中國古代對于天地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