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西方之神,后為道教所信奉,同青龍、朱雀、玄武合稱四方四神。
據(jù)《中興征祥》記載,白虎全身如雪,無雜毛。
漢朝時期,《河圖括地象》記載:“圣王感期而興,則有白虎晨鳴,雷聲于四野。”《援神契》記載:“王者德至鳥獸,則白虎動。”
晉朝時期,《中興征祥說》記載:“王者仁而不害,則白虎見。白虎者,仁獸也。虎而白色,縞身如雪,無雜毛,嘯則風興。昔召公化行陜西之國,白虎應焉?!?/p>
南北朝時期,《三輔黃圖》記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閉殿閣取法焉?!?/p>
宋朝時期,《云笈七簽》記載:“夫四象者,乃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卷內(nèi)除已注說外,余并取宜裝)青龍者,東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得真一之位,經(jīng)云:“子若得一萬事畢?!笔缗惷?,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動,故稱之為虎也......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玄武者,北方壬癸水......如志士燒煉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經(jīng)云“四神之丹”,此是也?!薄端螘し鹬尽吩疲骸巴跽卟槐┡?,則白虎見而不害?!?/p>
唐朝時期,《混元八景真經(jīng)》記載:“北方壬癸水,卦主坎,其象玄武,水神也。南方丙丁火,卦主離,其象朱雀,火神也。東方甲乙木,卦主震,其象青龍,木神也。西方庚辛金,卦主兌,其象白虎,金神也。[1]此四象者,生成世界,長立乾坤,為天地之主,謂之四象。”
清朝時期,《協(xié)紀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樞經(jīng)》:“白虎者,歲中兇神也,常居歲后四辰”。
唐高祖李淵重孫李道堅墓壁畫墓道內(nèi)有昆侖奴、侍從、羽人馭青龍及白虎等。
星圖
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蓋星圖中左青龍、右白虎與二十八宿的同時出現(xiàn)。
圖騰
良渚文化陶器與玉器上刻有圖騰,經(jīng)辨識分別為虎、龜、鳥、龍,即四靈圖騰,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一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5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神獸朱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