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稱蒼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故里陜西白水,造字于陜西洛南?!盾髯印?、《河圖玉版》、《策?!贰ⅰ妒酚洝?、《路史》、《述異記》、《辭?!?、《中國通史》、《白水縣志》、《洛南縣志》等文獻史料對倉頡在洛南造字都均有詳實記載,歷史事實證明,倉頡是中國漢字的首創(chuàng)人,洛南是中國文字的發(fā)祥地。
洛南,深藏于莽莽秦嶺東南部的一個山區(qū)縣,既有陜南山水的靈秀,又有毗鄰關(guān)中平原的大氣和耿直。因處于黃河一級支流洛河之南而得名。古時候,亦稱華陽,謂華山之陽也。據(jù)史料記載,我國的漢字最早為黃帝時的史官倉頡在洛南所造,造字地址在洛南縣城以西的眉底黑潭,所造二十八字石刻于元扈山陰,結(jié)束結(jié)繩記事歷史,歷經(jīng)五千多年,演化成炎黃子孫今天共同使用的漢字。
倉頡造字
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xiàn)陜西省洛南縣),臨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見一只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fā)現(xiàn)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guī)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么?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luò)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jīng)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據(jù)《策海·六書》、《陜西金石志》等史料記載:倉頡隨軒轅黃帝南巡于洛南之西北四十五里黑潭,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之水,遇靈龜負書,丹甲青文,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宇宙之勢,俯察龜紋鳥蟲之跡,指掌而創(chuàng)二十八字,曾鐫刻于玄扈山陰,從此石破天驚,字引人類,終止結(jié)繩,天降谷雨,鬼哭龍藏。二十八字其釋文曰:“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氣光明、左互從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薄懊炕嗜A過境,必拓復(fù)印,鐫持以去,而官史督責(zé),工役騷然,民甚苦之,一夕雷雨大作,居人乘機縱火焚之?!焙趲r亦在,遺跡尚存,《荀子》、《河圖玉版》、《策海》、《史記》、《路史》、《述異記》、《辭?!?、《中國通史》、《白水縣志》、《洛南縣志》等文獻史料對倉頡在洛南造字都均有詳實記載,歷史事實證明,倉頡是中國漢字的首創(chuàng)人,洛南是中國文字的發(fā)祥地。據(jù)《洛南縣志》記載:“清道光元年(1821年),洛南知縣王森文從許廟(倉頡造書處)民間征得此二十八字摹記勒石立在倉頡造字處(石碑現(xiàn)存洛南縣博物館),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緒四、五年(1878、1879),洛南知縣伊允楨、諾敏在縣城東街修建倉圣祠(祠堂至今尚在),祭祀儀式相當(dāng)隆重,此活動一直沿續(xù)到解放前。改革開放后,洛南縣在縣城南邊饅頭山上重建倉頡園,于紅花綠草中點綴無數(shù)文化石,篆刻倉頡造字,成一大景觀,讓各地游客流連忘返,拍照留念,獲益匪淺?!爸腥A漢字故里,華夏文明搖籃”,洛南當(dāng)之無愧。當(dāng)前,其二十八個獸蹄鳥跡石崖臨摹拓片已成為稀世珍品,“倉頡造字傳說”和“谷雨公祭倉頡典禮”已列入非遺名錄,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5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倉頡是誰
下一篇:
神農(nóng)部落位在哪里(神農(nóng)是誰? 哪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