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始皇嬴政滅六國而一統(tǒng)天下。嬴政能完成這件事,除了秦國本身實力強盛,幾代君主不屑努力之外,當然也有別國的糊涂。
能與秦一爭天下的不是沒有,趙國便是一個。趙國也是大國,國力強盛,政治軍事上也與秦國一樣能臣名將輩出。
戰(zhàn)國有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前兩位屬秦國,后兩位屬趙國。原本趙國應該成為秦統(tǒng)一大阻力的,但是因為一個人,最終王國崩塌。此人就是郭開,秦國滅亡趙國最大功臣。
郭開是趙悼襄王趙偃寵臣,趙悼襄王還是太子的時候,郭開就隨侍在一旁。郭開善溜須拍馬,曲意逢迎,而且長的也很漂亮,所以深受趙偃寵愛。
后世有猜測,趙偃寵愛郭開,就是看上了郭開的容貌,因為趙偃好男色,兩人經(jīng)常同睡。趙偃患有痔瘡,而郭開常為其舔舐患處止癢,更受趙偃寵信。
在趙偃還沒有繼位之前,郭開曾受到廉頗指責,因此懷恨在心。等到趙偃繼位,郭開利用趙偃的寵愛,處處針對打壓廉頗。
當時廉頗率軍進攻魏國,一路勢如破竹。郭開害怕廉頗功勞越大,會對自己造成威脅,于是就跑到趙悼襄王面前說:“外面都在傳廉頗居功自傲,如今他領大軍在外,若真有謀反之心,大王會無法控制。不如先一步罷免他兵權,免除后患?!?/p>
趙悼襄王本來對廉頗也沒什么好感,聽到郭開如此說,一想很有可能,于是就將廉頗召回,最終將廉頗逼到魏國。
趙悼襄王去世之后,其子趙幽繆王趙遷繼位。趙遷和自己的父親一樣,最信任的就是郭開,繼位之后每有大事都會詢問郭開的意見。
秦國大舉進攻趙國之時,趙國名將先后去世,大臣向趙遷建議將廉頗召回。但是郭開害怕廉頗回來之后,會威脅到自己,于是就以重金賄賂使者,后來的事情也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了。
可憐廉頗見到趙國使者,以為會重新得到重用,卻最終被郭開阻止,郁郁而終。
李牧是廉頗之后的趙國名將,秦國進攻趙國的時候,趙遷命武安君李牧和將軍司馬尚領兵迎戰(zhàn)秦軍。當時秦國南路軍已經(jīng)接近邯鄲,北路軍也攻克趙井陘,揮師南進向邯鄲靠攏。只差一點,就可以將邯鄲一口吞掉,但無奈卻遇見了一個難對付的李牧。
武安君李牧指揮趙軍連營數(shù)十里,深溝高壘,死死的將秦軍抵御在外。秦軍攻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強攻已經(jīng)難以實現(xiàn),秦國內(nèi)部商量對策,想到了一個關鍵人物——郭開。
李牧是秦軍進攻的最大對手,要除掉他強攻不行,只能實用離間計。而當時為相國的郭開,為人貪財,自私自利,是最好的突破點。
秦王于是派遣大夫王敖帶一萬兩黃金入趙,賄賂郭開。郭開收了黃金,就向趙幽繆王誣陷李牧通秦,預備背叛趙國。隨后將秦國帶來的,偽造李牧通秦王的信給了趙幽繆王。幽繆王本來就是一個忠奸不分之人,又有郭開在一旁添油加醋,一怒之下將李牧罷免。
李牧一心為趙國,卻被自己的君主如此對待,失意之下到了一個小酒館喝的大醉。而接替李牧掌軍權的趙蔥是一個小人,害怕自己的兵權日后又被收回交給李牧,竟派人將李牧給殺了。
除了李牧,秦國進攻趙國,可謂順風順水,一路攻打邯鄲。趙幽繆王迫于無奈,最終開城投降。
趙幽繆王被囚禁房陵,得知郭開真面目后,在悔恨交加中病逝。也有說法,被秦王以毒酒毒死。至于郭開,則死于回趙都搬運財物的途中,被盜賊所殺。
郭開多次賣國,皆為財物,最終死于錢財,也是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郭開從賣國之日起,就應該預見自己的結(jié)局。
郭開乃晉陽人,生于戰(zhàn)國末年,少年時期是趙國太子趙偃的伴讀小書童,他溜須拍馬的功夫十分了得,哄得趙偃一愣一愣的。
在一次宴會中,廉頗看不慣他的阿諛奉承,便當面斥責了他,這個小人從此便記恨在心,以圖有機會就報復廉頗。趙孝成王去世,太子趙偃順利繼位,稱趙悼襄王。而深得新任趙王寵愛的郭開,由此升任相國,他便利用職權伺機陷害廉頗。
恰逢廉頗奉命攻打魏國,即將攻取更多城池土地之際,郭開擔心已經(jī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廉頗再次壯大之后,難以報羞辱之仇,便向趙悼襄王進讒言,而昏庸的趙王居然聽信了郭開的讒言,真的派樂乘去前線接管軍隊。
但耿直的廉頗豈能輕易交出兵權,一怒之下打得前來奪權的樂乘抱頭鼠竄。同時此舉也讓廉頗背負了叛國的罪名,無奈之下投奔了正在攻打的魏國。
沒幾年,趙悼襄王便去世了,繼任的趙幽繆王從小就被郭開給帶壞了,甚至認為郭開是個"知識淵博"的人。所以郭開深得趙幽繆王的信任,并在登基之后仍然將郭開任命為相國。
經(jīng)過長平之戰(zhàn)已經(jīng)丟掉半條命的趙國,在廉頗走后,僅剩的名將龐煖、樂乘和樂間相繼去世。所以趙幽繆王便有心去請廉頗回國效力,郭開他收買了去請廉頗的使者,讓他謊報說廉頗已經(jīng)老了,根本難當大用。而廉頗至死都沒能再回趙國了,最后客死他鄉(xiāng)。
趙國北部發(fā)生了地震,又遇到連年災害,秦國便趁機再來攻打趙國。李牧不愧是戰(zhàn)國名將,他的回防,成功阻止了王翦的進攻。久攻不下的王翦讓秦王嬴政派人重金收買趙相郭開。而雖身為趙國之相的郭開見錢眼開,完全不顧國家利益。
得了秦國送來的萬兩黃金之后,他便偽造了一份李牧通敵的書簡,交給趙幽繆王,而昏庸的趙王一怒之下派趙蔥去逼李牧交出兵權??蓱z李牧欲精忠報國,無奈小人讒言,最終李牧被趙蔥設計捕殺。
威名赫赫的兩位名將都栽在了小人郭開之手,逼走廉頗,害死李牧,最終趙國被王翦大軍所滅。而這位小人郭開卻躲過一劫,甚至還做了秦朝的官員。
由于他為官搜刮來的金銀珠寶都埋在邯鄲的舊宅子里,他于是帶了一隊人馬回邯鄲去取,但在回咸陽途中,卻遇到一伙盜賊,郭開被綁在一棵大樹上。
熱播的古裝劇《大秦賦》,因其節(jié)奏拖沓,引發(fā)了網(wǎng)上一片熱議。因為前面大部分都是講的宮斗劇,這就讓一些網(wǎng)友很不滿,紛紛取名《大情婦》。
直到第65集之后,才展開了嬴政統(tǒng)一六國的主劇情。在70集左右時,王翦率大軍進攻趙國邊塞井陘(今河北石家莊)。趙國則由武安君李牧,統(tǒng)率全軍。
一時間,秦、趙兩國斗得旗鼓相當,王翦也是無計可施。正在這危難關頭,秦國使節(jié)頓弱用重金賄賂了郭開。
隨后郭開里通外國,使用奸計陷害了武安君李牧,導致趙國大敗。
大秦兵鋒直指邯鄲城時,郭開甚至主動將邯鄲城門打開,迎接秦軍入城。就這樣,原本能和秦國扳扳手腕的趙國,被小人郭開弄得正式覆滅。
在《大秦賦》中,秦國使節(jié)頓弱來到邯鄲城后,他先是以重金希望賄賂李牧,卻慘遭閉門羹。
隨后頓弱又拿著這些黃金,成功收買郭開,導致趙國毀于此等小人之手。
那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郭開可是趙悼襄王(趙偃)身邊的心腹重臣。按說郭開應該不缺錢,可他為何會因受賄投敵叛國呢?
拋開劇情,從史書文獻中來看看郭開的真實形象。據(jù)《史記》等史書記載,郭開深受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前后兩任趙王信任。
趙孝成王在位期間,郭開只是趙國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大夫。趙偃即位后,他一舉成為大王身邊的紅人。
此后更是變本加厲,獨斷朝綱,甚至無辜構陷了李牧、廉頗等國之棟梁。
《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因病去世,其子趙遷(趙幽繆王)成為最后一任正統(tǒng)趙王,彼時的郭開更是肆無忌憚。文獻記載,郭開早就暗中與秦國搭上線,收了不少好處。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率20萬大軍,沿著上黨郡南下,進攻邯鄲。趙遷命令李牧、司馬尚,共同領兵抵御秦國進攻。
此戰(zhàn),大秦久攻不下,嬴政便想到了郭開,讓他唆使趙遷自毀長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由于郭開貪婪成性,他又收受不少秦國的賄賂,于是便在趙遷耳邊不斷說著李牧、司馬尚的壞話。
到最后,導致司馬尚被免職,李牧落得慘死當場的結(jié)局。
《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 如此說來,無論是《大秦賦》,還是史書文獻中的郭開,就是秦國安插在趙國的“間諜”,且秦國也給郭開送了不少“禮物”。
可是郭開在趙國身居高位,又深受兩任趙王的信任。按照他的脾氣本性,手攬重權后,肯定到處搜刮民脂民膏,自然應該是不缺錢。
然而,郭開之所以會投靠秦國,與他收受賄賂其實是沒有太大的關系。
首先,郭開是個不折不扣奸佞小人,這種小人往往具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
戰(zhàn)國末年,秦國其綜合實力遠超其他各國。此種環(huán)境下,除秦國之外,其余諸侯國之間仍各懷鬼胎。
六國雖多次組織聯(lián)軍共同伐秦,但收效甚微。于是,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步伐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
郭開長時間身居高位,更能了解其中內(nèi)情。說的難聽點,郭開這種人信奉“有奶便是娘”,毫無任何國家榮譽感,只知索取,不懂回報。
趙國自趙遷即位后,實力已大不如前。雖然還有武安君李牧苦苦支撐,但明眼人都清楚,趙國想要反敗為勝,徹底擊潰秦國的概率,微乎其微。
因此,郭開暗中搭上秦國這條線,對于郭開而言,只是為給自己多留條后路。
當時趙國已奄奄一息,稍有不慎,邯鄲城便會被秦軍攻破。到那時,甭管什么趙王還是其他什么趙國貴胄,統(tǒng)統(tǒng)都得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郭開可不想如同喪家之犬一樣,弄得流離失所。說得更直白點,郭開投靠秦國,其根本目的,并不是在乎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未雨綢繆。
秦國攻克趙國只是時間問題,郭開或許得到了秦王嬴政的保證。城破之后,郭開可以繼續(xù)留在舊地,也可以進入咸陽,繼續(xù)身居高位。
但無論如何,郭開都是有恃無恐,這樣他才會毫無保留地構陷李牧等人??赡苷f到這里,有不少同學會非常厭惡郭開這種賣國求榮的小人。
然而在當時環(huán)境下,可不止郭開一人賣國求榮。公元前230年,韓國南陽太守內(nèi)史騰主動反戈一擊,幫助秦國剿滅韓國。
內(nèi)史騰隨后得到秦王嬴政重用,被封為咸陽內(nèi)史、南郡太守等要職?!洞笄刭x》中的寧騰,就是以內(nèi)史騰為原型而塑造出的角色。
那么,為何大家只痛罵郭開,而不怨恨內(nèi)史騰呢?
說到底,這兩人都曾背叛故國,里通外合勾結(jié)敵人。甚至內(nèi)史騰還是韓國宗室成員,他的行徑可比郭開惡劣許多。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郭開身為趙國重臣,深受大王信任,也是有權有勢,并不缺少黃金財寶這些身外之物。
良禽擇木而棲,當時的趙國就像是一棵腐爛到極點的大樹。這棵大樹,隨時有可能會徹底腐壞而坍塌。
郭開就像是依附在這棵大樹上的害蟲,眼見日后沒了盼頭,這只害蟲,必定想方設法去攀附其他枝繁葉茂的大樹。當時的秦國對于郭開而言,則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有句成語說得好“狡兔三窟”,連兔子都清楚為自己多鋪一條后路。那郭開這種墻頭草,兩面倒的小人,必定會去攀附其他可供依賴的大樹。
他收下了秦國使節(jié)的黃金,就等于吃下了定心丸。與其說郭開是貪圖秦國送的那些黃金,倒不如說這些黃金,是秦王嬴政給郭開特地頒發(fā)的“許可證”。
有了這張“許可證”,郭開便可肆無忌憚地陷害其他趙國重臣。為了早日讓秦國消滅趙國,他好改換門庭,繼續(xù)作威作福。
因此,收下這些黃金,就代表郭開是秦國的人,今后也能高枕無憂。
有人說,郭開“賣國”,難道不是辜負了趙悼襄王與趙幽繆王對他的信任嗎?
其實若郭開懂得禮義廉恥,他也不會干出如此下賤之事。
道德、禮義、尊嚴對郭開而言,都是日后向新主子討好的工具,這種人早已將臉皮和尊嚴置之度外。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不乏一些賣國求榮之人,若禮義廉恥真對他們有用的話,那還要律法做什么?
是。
郭開是趙國大夫且深得趙王寵幸,此人是一個擅長溜須拍馬的小人,秦國對他進行了策反,給了郭開秦國在滅趙后仍可以到秦國做官的條件,郭開成功的被策反,可見秦國的間諜系統(tǒng)已經(jīng)遍布趙國。
趙國名將李牧一生沒有打過敗仗,這樣的人不應該死在浴血奮戰(zhàn)的疆場之上,沒想到卻被小人污蔑最終被迫自殺。郭開跟趙王說李牧要謀反,趙王相信了,在李牧慷慨悲壯地吞劍自裁時,秦國大將王翦率領的虎狼之師,已被李牧指揮的大軍死死擋在井陘關外一年有余。
叛變的郭開向趙王進讒言,昏庸的趙王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替代他,廉頗受不了這樣的排擠,大發(fā)雷霆暴打樂剩,之后廉頗投奔魏國,魏王雖然收留了他,但卻不信任他更沒想重用他。廉頗走后,秦國發(fā)兵進攻趙國,趙王在大臣的建議下想到重新起用廉頗,于是派使者去魏國慰問廉頗,看他是否能用。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個使者卻被郭開重金收買了,讓趙國的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擴展資料
郭開的小說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郭開于第一百零五回《茅焦解衣諫秦王 李牧堅壁卻桓齮》中登場,秦王政為尋找攻打趙國的借口,命尉繚的弟子王敖出使魏國,游說魏王割讓鄴郡三城交好趙國。王敖又用黃金三千斤賄賂郭開,讓他勸說趙悼襄王派兵接收土地。在郭開的勸說下,趙悼襄王果然中計,派扈輒率軍五萬前往魏國接收土地,秦王政隨后命桓齮率軍進攻鄴郡,在東崮山大敗扈輒所帥趙軍,奪取了鄴郡及其它九座城池。
群臣勸趙悼襄王召回廉頗,郭開因與廉頗有私仇,行賄于趙王所派使者唐玖,致使廉頗未能返回趙國。王敖又用重金收買郭開作為內(nèi)應,并向他許諾趙國滅亡之后可投奔秦國擔任上卿。趙悼襄王死后,任太子太傅的郭開因善于討好趙王遷得到重用,升任國相。
郭開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重臣,一生歷仕趙悼襄王和趙幽繆王兩代國君,他還是趙幽繆王的寵臣。不過歷史上對于郭開的評價并不高,因為他曾出賣趙國,加速了趙國的滅亡。王翦攻趙強攻無效,便賄賂郭開,讓他在趙王面前誣陷李牧等人。結(jié)果趙王輕信讒言,將李牧殺害,等于是幫秦國鏟除了最大的威脅。此后趙王被俘,接下來便是亡國危機,那郭開的結(jié)局又如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輔助趙偃
郭開,是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的寵臣。他的發(fā)跡,始于趙孝成王晚期的侍奉公子趙偃。
趙孝成王早年,曾經(jīng)冊立過一位太子,但是這位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太子比較命薄,在趙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就死去了。趙孝成王在太子死后,并不急于冊立新的太子,一是因為他才年過而立,還年輕,二是想鍛煉一下幾個兒子,優(yōu)中選優(yōu),看誰最適合做太子。最后,他選中了春平君,著力培養(yǎng)。后來,秦、趙兩國議和,互派質(zhì)子。為了讓春平君立功于社稷江山,趙孝成王就派他到秦國做質(zhì)子去了。
春平君到了秦國,意想不到的事兒發(fā)生了,那就是秦國和趙國的關系沒能緩和,還是摩擦不斷,質(zhì)子想回國就難了。就這樣,春平君就在秦國住下了。
趙國這邊,負責侍奉公子趙偃的郭開,將趙偃視為奇貨可居,苦心培養(yǎng),而他的培養(yǎng)卻不是讓公子讀書明理,而是偽裝成忠臣孝子。他讓趙偃對趙王日日請安問好,有病了去侍候湯藥,為趙王捶捶背揉揉肩之類的,極力巴結(jié)討好。對于臣下,勸趙偃極力拉攏,動輒大加賞賜,拉幫結(jié)派。
就這樣,在郭開的幫助下,趙偃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政治勢力,趙孝成王認為他孝敬,大臣們認為他賢德。但是,對于趙國有沒有冊立趙偃為太子,歷史上一直有分歧,綜合各種史料分析,沒有冊立他的說法比較可信。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六國年表第三》中說:“(趙悼襄王二年)太子從質(zhì)秦歸。”這里的太子當是指趙孝成王冊立的太子,極有可能是春平君。也就是說,在趙孝成王生前,可能已經(jīng)冊立春平君為太子了,那么,趙偃就不可能再被重復冊立為太子了。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趙孝成王臨死時,可能想讓春平君回國繼位,但是,秦、趙兩國關系不睦,另外也有可能是郭開、趙偃從中作梗,春平君未能回到趙國。
郭開、趙偃早就做好了繼位或者說是奪位的充分準備,這邊趙孝成王一崩殂,那邊他們就鼓動大臣們和宗親們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擁立“賢德”的公子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
二、陷害忠良
趙悼襄王即位后,郭開立刻被委以重任,為中大夫,而后直線提拔,幾近相國。因為趙悼襄王得國不正,所以難免心虛,就想加強對眾臣的防范。而郭開則脫去偽裝,開始有恃無恐的胡作非為,為朝中正臣所不齒。
應該就在這時候,大將廉頗與郭開產(chǎn)生了矛盾。至于是什么具體矛盾,則不必去深究了,一個是愛國大將,一個是禍國奸臣,他們之間若沒有些許的矛盾,豈不是怪事?反正郭開與廉頗這對冤家是結(jié)下了梁子,也為廉頗和趙國的悲劇埋下了因子。
趙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頗奉命出征魏國,攻克繁陽城,郭開怕廉頗立下大功對自己不利,就慫恿趙王,讓樂乘去替他出征。廉頗知道這是郭開耍的伎倆,大怒,向樂乘進攻,樂乘嚇走了。
廉頗知道國內(nèi)奸臣當?shù)?,君主又是昏聵之輩,回國絕不會有好果子吃,就逃到了魏國,希望能像當年信陵君那樣,最后再被趙王給請回去。
不久,秦軍大舉進攻趙國,趙軍迎戰(zhàn)接連失利,趙悼襄王又想起了廉頗,就派人去請廉頗回國。郭開深怕廉頗回國報復自己,就找到前去請廉頗回國的宦官唐玖,送其不少金子,如此這般一說,唐玖滿口應允。
唐玖帶著趙王賞賜廉頗的一副名甲和四匹良馬,馬不停蹄地趕到魏國,拜見老將軍。廉頗見日思夜念的事兒就要成真了,自然是喜出望外,當即穿上戰(zhàn)甲,騎著馬跑了幾圈,吃飯時又多吃了幾碗,意思是別看我年紀大了,但還可以上陣殺敵、為國御寇。
唐玖告訴廉頗,自己先回國,不久趙王請老將軍回國的正式旨令就會到了,請其耐心等待。但是,廉頗等啊等、盼呀盼,等的花兒都謝了,就是不見那份正式旨令的到來。
原來,唐玖回去匯報時,對趙王說:廉頗老將軍愿意回來,就是身體不太好,與臣坐一會兒,竟然跑了幾次茅廁。趙王一聽,認為廉頗還是老了,不中用了,也就放棄了起用他的念頭。
到了趙王遷時,郭開又故伎重演,陷害李牧。秦國見在戰(zhàn)場上難以擊敗李牧,就派出了間諜到邯鄲城,找到郭開,重金賄賂,讓他想方設法除掉李牧。
郭開就和趙王遷的幸臣韓倉一道對趙王遷進行蠱惑,郭開在朝上詆毀李牧要造反、投降秦國,韓倉則向趙王遷吹枕頭風,吹得本來頭腦就不清醒的趙王遷更加暈乎,在床榻之上就決定了李牧和國家的悲劇命運。
李牧死后三個月,“邯鄲為郡”,趙國滅亡,趙國都城邯鄲城成為秦國的一個郡治所在地。
三、最后結(jié)局
趙幽繆王八年(前228)十月,邯鄲城破,趙王遷降秦,趙國宣布滅亡。趙國殘余勢力在代郡擁立公子嘉為代王,繼續(xù)抵抗秦軍,但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
趙國滅亡后,原趙國的相國郭開成為秦國滅趙的大功臣,被秦王封為上卿,可以繼續(xù)享受他的榮華富貴。作為賣國賊,郭開的目的達到了,自己的國家滅亡,他的富貴生活并沒有結(jié)束,比起亡國之君趙王遷強的實在是太多了??雌饋?,還是他的智商高啊!
早在趙國行將滅亡之時,郭開就看出來了,趙國的滅亡已經(jīng)不可逆轉(zhuǎn),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態(tài)勢已經(jīng)十分明朗,所以,他“識時務者為俊杰”,為自己一家人留好了退路,以便在亡國后還可以繼續(xù)做富家翁。從這一點來看,郭開確實是一個能人。
但是,作為趙國的相國,郭開位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位置,在國家危難時,本該主動擔責,擔負起保家衛(wèi)國、御寇殺敵的使命重任,為國為民死而后已,可他卻選擇了當賣國賊、內(nèi)奸,靠陷害忠良、排除異己、出賣國家利益而贏得敵國的歡心,這是人神所共憤的!
正是因為郭開的所作所為為人所不齒,所以他的結(jié)果應該不會好了。正史上沒有記載郭開的最終命運,但是野史及后來的文藝作品卻為他設定了結(jié)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為盜賊所殺。
說是郭開到秦國時由于乘坐的車小,邯鄲城家里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沒來得及隨他一同拉到咸陽。待他在咸陽城安家落戶以后,就想把財物搬到秦國,但他又怕別人給私吞了,不放心,就親自帶著親信回到邯鄲城搬家。當他們將財物裝成幾十大車,拉回秦國時,在路上被盜賊給搶劫了。財物搶劫了也就算了,就連郭開本人也被盜賊給滅口了。
二是為公子嘉派人所殺。
說是公子嘉在代郡做了代王后,想除掉禍國殃民的賣國賊郭開,打聽他要回邯鄲城搬家,就派人在路上將其刺殺。
三是秦國人所殺。
說是郭開到秦國后,依舊作威作福,改不了目空一切的做派,得罪了秦國的貴族大臣,被秦國人給暗殺了,家財也被秦國人給哄搶了。
【作者簡介】齊云軻,男,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陸續(xù)在各級媒體發(fā)表作品80余萬字。閱讀悅讀平臺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xié)會員、河南省青作協(xié)常務理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0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司馬錯簡介:司馬錯伐蜀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