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百年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屈辱史
“積弱”但不“積貧”
積貧這個詞出自于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他第六編兩宋之部第三十一章《貧弱的新中央》中開篇就寫道:“在不堪言狀的分裂與墮落之后
,中國又重新建立起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政府來……而這一個統(tǒng)一卻始終擺脫不掉貧弱的命運。這是宋代統(tǒng)一的特殊姿態(tài)?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后來
,翦伯贊先生又在其主編的《中國史綱要》中寫道:“宋神宗……將……王安石召入政府,用為參知政事,要倚靠他來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就這樣
,“積貧積弱”成為了宋朝的代名詞,仿佛它就是中國大一統(tǒng)王朝中最窮最弱的一個一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聦嵳娴氖沁@樣嗎有的人可能會想
,宋朝有錢又如何,還不是都拿去當歲幣給侵略者了?可實際上,歲幣的總數只占宋朝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至于和宋朝整體的經濟總量相比,那更是九牛一毛。拿錢換取和平確實是屈辱的
,但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對于老百姓而言,極大地減輕了負擔。而且,宋朝的經濟發(fā)展確實是惠及到了百姓的。宋朝首都東京開封府鼎盛時人口達到百萬以上,店鋪多達六千四百余家盡管宋朝擺脫不了封建王朝的局限性
“強干弱枝”的軍事制度
對于宋朝“強干弱枝”的軍事制度
在宋朝的制度構建下,兵變
、民亂都很難出現。即使到北宋末年,出現了方臘起義等叛亂事件,但它們從規(guī)模和持續(xù)時間上都不能與其他朝代的內亂相比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太祖曾立下石碑,刻下祖訓:不殺士大夫
北宋滅亡后,南宋涌現出韓世忠
宋朝倡導氣節(jié)
其實自古以來
宋朝是一個情況極其復雜的朝代,簡單的以“積貧積弱”看待它
也正是如此,宋朝才能在強敵環(huán)伺
中國歷史上只有宋朝不是亡于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
,他又被稱為農民起事、農民戰(zhàn)爭
歷史的腳步一直在前進
首先就是宋朝的商業(yè)非常的發(fā)達,這個商業(yè)系統(tǒng)也是很完善的
。由于商業(yè)的發(fā)達,從而帶來了很多的就業(yè)機會,這樣就解決了沒有土地耕種人員的生計問題。而且宋朝很是注重商業(yè)的發(fā)展,在城市中小作坊有很多,百姓可以靠自己的雙手討生活,這樣就讓他們沒有了造反的根基;其次就是宋朝的當兵政策很好,這讓很多沒有土地或者災民選擇去當兵宋朝,中國許多讀書人向往的朝代
,也是陳寅恪口中華夏文化登峰造極的時代。這里列舉一些關于宋朝鮮為人知的?邊角料?冷知識:
1.南宋老百姓不答應收復故土
。原因竟然是:擔心收復故土后朝廷會增加江南地區(qū)的稅收來扶植已被女真人嚴重破壞的收復區(qū)。
2.唯一沒有亡于內亂的朝代
。宋朝立國的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于內亂的王朝。
3.宋朝的官名極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4.宰相共有40種叫法
。比較好聽的有以下這些:中堂、臺司、鳳池、國老、相君、秉衡鈞或鈞衡、登庸、宰席、元臺、常伯
5.婦女纏足的現象始于北宋
6.開放宵禁
7.宋朝人就吃上冷飲了。北宋東京汴梁
,一到農歷六月份,街道兩旁皆有冷飲攤,冷飲攤上撐著青布大傘,傘底下擺著紅木桌椅,等著顧客買冷飲吃。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
,有?冰雪甘草湯?、?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涼水荔枝膏?名目?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8.地域歧視的鼻祖
。在宋朝北方人歧視南方人,尤其歧視福建人
9.宋哲宗之孟皇后一生極具傳奇色彩,3次被立、2次被廢
10.太上皇帽子戲法非大宋王朝莫屬
11.紋身成時尚
12.黑店林立
13.宋朝每年的法定節(jié)假日長達100天。那時沒有?周?的概念
14.宋朝人人戴花成風
15.和尚都是一門生意
當然,宋朝的經濟文化的輝煌和政治民主程度算是中國歷史之最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0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宋朝真的不殺文人不殺士大夫嗎
下一篇:
宋朝沒有藩王作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