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存在了210年。查閱《遼史·后妃列傳》得知,在遼朝歷史上,共有皇后十幾位,幾乎都是出自契丹蕭氏。不過,這其中有一個例外。她就是甄氏,遼朝唯一一位漢人皇后。
那么,這位甄氏究竟是誰?她又是如何從一個漢族女人成為遼朝皇后的呢?
“世宗妃甄氏,后唐宮人,有姿色”(《遼史·后妃列傳》)。身為一代皇后,甄氏的籍貫不明,來路不清,史書中對此都無記載,只說她的身份是后唐宮人。宮人是皇宮中地位較低或者沒有封號的妃嬪,而甄氏作為后唐、后晉兩朝宮人,有沒有受到皇帝寵幸,有沒有生過孩子,都已無從考證。
公元94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攻破大梁,滅掉后晉。此時的甄氏至少已經(jīng)有41歲了,絕對的“資深熟女”,但她風(fēng)韻猶存,且知書達(dá)禮,被隨叔父耶律德光出征的耶律阮看中。甄氏比耶律阮大十歲,耶律阮卻毫不介意,深深地被她所傾倒,遂納甄氏為妃。
次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死于撤軍途中,耶律阮在諸將擁戴下即位,隨即冊封甄氏為皇后。甄氏也為耶律阮生下了他們“姐弟戀”的結(jié)晶——耶律阮的第三子耶律只沒。
做了皇后之后,甄氏“嚴(yán)明端重,風(fēng)神閑雅。內(nèi)治有法,莫干以私”(《遼史·后妃列傳》),是一位很賢明的皇后。盡管甄氏出身微賤,卻因閱歷豐富而具有遠(yuǎn)見卓識。耶律阮因此對甄氏始終敬愛有加,每逢大事,總愛與她商量。
雖然甄氏與耶律阮夫妻恩愛,但是耶律阮立漢族女人為皇后,還是遭到了契丹貴族的強烈反對,他們紛紛要求耶律阮另立契丹女子為后。
在一片聲討和重重壓力之下,耶律阮只好于天祿四年(公元950年)把自己原先的妃子蕭撒葛只冊立為皇后,于是便出現(xiàn)了兩位皇后并存的奇怪現(xiàn)象。
天祿五年(公元951年),剛剛建立后漢的劉崇向遼朝稱臣,要求派兵支持,合攻后周。耶律阮不顧甄氏和眾人的反對,一意孤行,親自領(lǐng)兵南下。他的生母蕭太后、以及甄氏、蕭撒葛只等后妃也從軍隨行。9月,大軍抵達(dá)歸化州的祥古山,耶律阮飲酒,喝得酩酊大醉。契丹貴族趁機發(fā)動叛亂,將耶律阮、甄氏、蕭撒葛只等人殺死。
甄氏死后,尸體被草草埋葬在荒野,多年以后才被正式收葬。而且,因為她是漢人的緣故,直到遼朝滅亡,她也始終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謚號。在《遼史·后妃列傳》中,只將她稱作“世宗妃”,不承認(rèn)她是皇后。可是在后文中又自相矛盾,寫道“葬二后于醫(yī)巫閭山”。
無論如何,甄氏都是遼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漢人皇后,這一點是不容質(zhì)疑的。
一個杰出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足智多謀,文武全才。是一位智慧與美貌并存的女人,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人。
一、蕭太后簡介
蕭太后,本名蕭綽,小名燕燕,父親是大遼北院杻密使兼宰相蕭思溫。蕭家祖輩為契丹人,后仰慕漢丞相威名而改漢氏。蕭太后是遼國中期女政治家、軍事家,足智多謀,文武全才。蕭太后自幼聰慧美麗,而且早熟,16歲就被遼景宗耶律賢選為貴妃,第二年就封為皇后。
蕭太后陪伴了遼景宗十四年,為其生四子三女,由于遼景宗體弱多病,朝政大權(quán)實際由蕭太后掌握,但是蕭太后從沒有僭越之心。公元982年,遼景宗駕崩,幼子即位。
二、遇事果敢,頭腦清晰
北宋看到遼國孤兒寡母執(zhí)政,覺得有機可乘,于是率兵奪取幽云十六州。
蕭太后率奮起抵抗,宋軍大敗,遼軍還俘獲老將楊業(yè),后來楊業(yè)絕食而亡。
1004年,大遼國兵鋒正盛,蕭太后揮師千里,直驅(qū)澶州。盡管后來受挫,但急于求和,兩國簽訂《檀淵之盟》,蕭太后平安撤軍。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宋向遼每年進貢白銀十萬兩、帛二十萬匹。兩國維持了百年的和平。
蕭太后在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勸農(nóng)桑,薄賦稅,內(nèi)政修明,軍備嚴(yán)整,綱紀(jì)確立,上下和睦。而且以戈止武,坐收歲幣之利,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展,對外軍事強盛,對內(nèi)政局穩(wěn)固,使遼朝邁入鼎盛時期。
三、感情上不虧待自己
?蕭太后還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對待感情從不將就敷衍,也不委曲求全。蕭太后在嫁遼景宗之前就與漢臣韓德讓訂有婚約,但是皇命不可違,二人雖彼此相愛,無奈被棒打鴛鴦。
遼景宗死后,蕭太后就公開示愛韓德讓,并且舉行了隆重的喜宴,慶祝二人舊夢重圓。面對契丹貴族的議論紛紛、指指點點,甚至還拋出?非我異類?危言聳聽的言論,蕭太后不為所動,仍然對韓德讓始終如一。蕭太后下嫁韓德讓之后,遼圣宗非但不反感,而且對韓德讓非常尊敬。
1009年,蕭太后將皇權(quán)交給了耶律隆緒,從此結(jié)束了她近四十年的攝政生涯。兒子擔(dān)起了責(zé)任,蕭太后一身輕松,于是她決定到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不幸的是途中染病,一個月后病死行宮,終年57歲,葬于乾陵。
中國歷史上的后妃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通觀下來,只有蕭太后,不但建功立業(yè)、彪炳史冊,而且作為一個女人,她真正享有了完整的人生。
不知道說起蕭太后這個人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我知道她大概還是小時候看過楊家將,那時候與宋朝對抗的就是遼國,蕭太后。那時候就覺得蕭太后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讓人為之敬佩。世人大多只知道她叫蕭太后,知道她本名的人可能不多。其實,蕭太后,蕭綽,小字燕燕 ,,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蕭綽為后族重臣之女,遼景宗繼位后,選為,五月被冊封為皇后。
在中國的史書上,能夠被正式記載的女性少之又少,且多數(shù)是負(fù)面記載,而她,被堂堂正正記載在史書上,無人質(zhì)疑。她本名蕭綽,乃是遼國北院丞相蕭思溫的女兒,她不是正房出身,然而天生聰慧,十分得蕭思溫的寵愛,在遼穆宗被刺殺之后,蕭思溫扶持了耶律賢做皇帝,也就是后來的遼景宗,耶律賢和蕭思溫交往甚密,暗中就有來往,扶持他是最好的選擇,耶律賢登上皇位之后,為保持兩者的關(guān)系,蕭綽進了宮。
蕭燕燕的晉升皇后之路,足以秒殺宮斗劇中多年處心積慮,歷經(jīng)九死一生,才爬上皇后之位的故事。所以,人生之路,有時是拼爹的道路,這句話放在蕭燕燕身上一點都不假。蕭燕燕注定是那個要成為女皇的女人,蕭燕燕將所學(xué)的知識運用于朝堂的管理中去,過人的智慧和銳利的眼光,讓她看到遼景宗管轄下的遼國的一些弊病,于是她實行一系列大膽的政治改革,重用漢族官員,學(xué)習(xí)漢族文化,提倡農(nóng)業(yè)發(fā)展……
因為其鐵腕的政治手段及爭議的殘殺政敵事件,歷史上對蕭綽的評價一直兩極化。遼景宗十分器重蕭綽,詔令眾大臣:書寫皇后言論時,也應(yīng)稱"朕"或"予",可作為一條法令。蕭綽在攝政時期,知人善任,勵精圖治,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開科取士,選用有才能的漢人,勸農(nóng)桑,輕賦徭,軍備嚴(yán)整,從而使遼國的經(jīng)濟文化軍事日漸發(fā)展,達(dá)到了本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蕭太后一生建功立業(yè),知人善任,當(dāng)真是巾幗不讓須眉,是一個才華與美貌并存的女子,也是一個值得被世人尊重的女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3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遼朝是如何統(tǒng)治漢族的:以漢人治漢人的···
下一篇: 那些年那些遼朝公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