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地圖:金朝自金太祖立國以來,接連不斷對遼朝、宋朝、西夏與高麗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金太宗時,金朝先后攻滅遼朝與北宋,其疆域東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住地,直抵日本海;北到蒲與路(今黑龍江克東縣)以北三千多里火魯火疃謀克(今俄羅斯外興安嶺南博羅達河上游一帶),西北到河套地區(qū),與蒙古部、塔塔兒部、汪古部等大漠諸部落為鄰;西沿泰州附近界壕與西夏毗鄰。南部與南宋以秦嶺淮河為界,西以大散關與宋為界。
金朝設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朝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區(qū),相當于現(xiàn)代的省。金上京路共轄有:一府,即會寧府;三州,即肇州、隆州、信州;五路,即蒲與路、合懶路、恤品路、曷蘇館路、胡里改路;六縣,即會寧縣、曲江縣、宜春縣、始興縣、利涉縣、武昌縣。
金朝地圖變遷文字版說明
白雪釁起海東青,十年卷土滅遼朝
故人翻刃同室戈,靖康平宋紹定落
南征北伐亦不得,紹興南北向對峙
海陵奪位闊刀伐,金割遼地與夏人,又失團寨予蒙古,毀盡上京遷中都,立馬長江南伐宋,功虧一簣海陵死
世宗繼位內外患,安內攘外堯舜治
乃蠻漠北附內國,完顏襄北伐韃靼,盧溝曉月漾中都,塞北長城風聲起
泰和末年宋北略,蒙古統(tǒng)一欺邊土,嘉定和議南患無,黃河水患亂朝綱
塞外初捐宴賜金,當時南牧已骎骎,擅撫失陷丟馬場,黑風口嶺失精銳,權臣膽小弒君王,南遷北土故都陷,只知霸上真兒戲,誰為神州遂陸沉
君王昏庸誤國時,內外禍國飄零燕
三峰白骨盡銜鐵,朝廷伶仃亡蔡州,百二十載風雨行,君王死國失社稷,興亡誰識天公意,留著青城閱古今
金完顏氏,起自太祖完顏 (阿骨打)收國元年(1115年),終于哀宗完顏守緒(寧甲速)天興三年(1234年)。
在整個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這120年的歷史,雖是暫短的一段,但它確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時期。
其所以重要,不外乎這樣幾點:第一,它是由遠在東北邊疆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族建立起來的一個王朝,因而歷史賦予這個王朝的統(tǒng)治以許多特點,并從中可以看出由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所建立的王朝,是怎樣發(fā)生演化的。
第二,它是在南北朝之后又一次出現(xiàn)的南北長期對峙的政權,它更加充分地反映出南北對峙階段歷史發(fā)展的諸特點。
第三,它是在先后滅掉遼和北宋兩個都比自己先進的王朝之后發(fā)展起來的,這就使這個王朝背后的歷史更為錯綜復雜。
最后,金王朝也沒有能逃脫“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規(guī)律,走過了一個發(fā)展——興盛——衰亡的歷史進程,與其他王朝一樣給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和經(jīng)驗。
吞滅遼宋
居住在今天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屬于通古斯語系。
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先秦時期的肅慎當屬其遠祖,《三國志》所謂的挹婁,北魏所謂的勿吉,隋謂之黑水部,唐謂之黑水 ,蓋其地也。
貞觀年間,唐太宗征高麗,佐之,“戰(zhàn)甚力”。
五代時始稱女真,居住在同江之南者謂之 *** 真,江之北謂之生女真,皆臣服于契丹,后避契丹諱,更名為女直。
生女真分為很多部落,最初,以“完顏”為號者即不止一部。
其中以居住在按出虎水(今黑龍江哈爾濱以東阿什河)流域的完顏部最為強大。
后來建立金朝的就是這一部。
生女真地區(qū)氣候寒冷,山多林密,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他們艱苦卓絕、英勇善戰(zhàn)的性格。
其俗皆編發(fā),項間綴以豬牙為飾物,頭上插雉尾,經(jīng)濟生活大體正處在半農半牧階段,所以當時生女真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不過相當于中原西周時代或更早時候。
女真社會發(fā)展一直比較緩慢,到遼末時雖然已有剩余產品,但人們仍然是物物交換以通有無。
自函普成為女真之完顏部首領以后,社會發(fā)展的步伐開始加快。
財產私有化的程度逐漸提高,加劇了階級對立和社會的分化,部族首領正在逐漸變成統(tǒng)治者。
但是直到金立國之初,統(tǒng)治者與一般成員的社會地位大體是平等的,他們“同川而浴,肩相摩于道。
民雖殺雞亦招其君同食”。
完顏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領袖,他適應了女真族社會發(fā)展和反遼斗爭的需要,建立了金王朝。
阿骨打的青年時代,正是女真族由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轉化的時期,也是統(tǒng)一的女真民族初步形成的時期。
劾里缽(金世祖)共13子,阿骨打是其次子。
阿骨打兄烏雅束(康宗),1113年12月死,由阿骨打嗣位為都勃極烈(對金初的最高軍政長官的稱謂)。
阿骨打自幼“力兼數(shù)輩,舉止端正”,“好弓矢”,“善射”,23歲“被短甲,免胄,不介馬,行圍號令諸軍”。
世祖、肅宗、穆宗、康宗時期的許多重大的變革和規(guī)定,都出自阿骨打的建議。
阿骨打襲位為都勃極烈后,為了反抗和擺脫遼朝對本族的奴役、尋求發(fā)展的途徑,開始了建立國家政權的嘗試。
金朝歷史
興起(1115年—1140年)
女真族的興起
女真族,唐朝時稱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龍江一帶,以漁獵為生。遼帝國長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和狩獵用的“海東青”。遼官川流不息的穿過女真部落,魚肉女真百姓,終于導致女真族叛亂。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向遼的契丹統(tǒng)治者宣戰(zhàn)。他在取得寧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戰(zhàn)勝利后,于遼天慶五年(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
滅遼和北宋
金建國后,就展開以遼五京為戰(zhàn)略目標的滅遼之戰(zhàn)。后來宋、金聯(lián)手攻打遼國。1125年,遼國的燕京被攻下,遼隨即滅亡了。
金滅遼后,與北宋很快成了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后,挾滅遼國之威,很快大舉南下,于金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攻打北宋王朝,攻破宋首都開封,虜宋徽宗、宋欽宗。宋室南遷,北宋滅亡。以后金與南宋多次交兵,南攻與北伐,均無力改變南北對峙的局面。金在與南宋、西夏并立期間,迫使西夏南宋臣附,成為當時中國名義上的中央政權。
政權的成立
興盛(1141年—1208年)
確立中央集權
金太宗死后,由金太祖的孫兒金熙宗繼承帝位,熙宗繼位后,金宋兩國漸漸平和,但熙宗本人暴燥,最后被堂弟完顏亮行弒而死。完顏亮繼位,是為海陵王。
海陵王繼位后,對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后代差不多全被海陵王殺盡。而海陵王其中一項重大政績,就是把首都遷至燕京,是為中都城。
海陵王遷都,實際上是為了攻伐南宋鋪路,但是加上其他政治措施,為未來的金國確立中央集權制打下基礎。
海陵王征宋
采石之戰(zhàn)
金海陵王完顏亮即位之后,便一心一意圖謀消滅南宋,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大帝國,因此在1152年拆毀舊都上京會寧府,并在燕京(今北京)用拆自上京的宮室建材營建新都,甚至計畫進一步南遷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劃國界,意在尋釁,南宋也開始積極備戰(zhàn)。次年6月,海陵王御駕親征,率號稱百萬的大軍開赴汴京。1162年9月,金軍兵分四路,沿著金宋國界大舉南侵。東面軍分成海路跟陸路兩股,陸路軍由海陵王親自率領,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縣)渡過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海路水軍則直攻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另有兩股大軍分別自陜西跟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10月,金東路軍渡淮,所到之處,宋軍一敗涂地。該月下旬,金軍攻陷和州準備渡江。但就在這時,東路水軍在膠西(今江蘇省膠縣)被宋將李寶的水軍殲滅,而海陵王的堂弟完顏褒(就是日后的金世宗完顏雍)也在東京遼陽府自立為帝。雖然如此,海陵王仍然命令部下繼續(xù)做渡江的準備。11月8日,海陵王出動25萬大軍渡江,但是先遣部隊在采石被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毀。海陵王心有不甘,下令移師揚州強渡長江,但是由於部下恐懼再遭敗績,於是發(fā)動兵變殺死了海陵王。自此之后金軍再也不敢圖謀徹底消滅南宋。
衰亡(1209年—1234年)
世宗時期
當海陵王南侵的時候,任東京遼陽府留守的宗室葛王完顏雍起兵,自稱皇帝,是為金世宗。當海陵王被殺后,世宗平定眾雄,統(tǒng)一金國。
世宗的治績?yōu)榉Q為大定之治。世宗一反海陵王的殘暴,使金國政治安定下來。海陵王的南征失敗后,宋室的北伐聲音再次高漲,世宗能把宋的軍隊擊退,穩(wěn)住金國的統(tǒng)治。
章宗時期
金世宗死后,由於太子完顏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兒子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章宗即位后,金國政治漢化甚深,同時亦慢慢衰落下來。因為章宗一朝,章宗寵信皇妃李氏以及李氏外戚,使李家權勢日盛。
衛(wèi)紹王時期
金章宗去世時沒有兒子,由皇叔衛(wèi)王完顏永濟繼位,是為衛(wèi)紹王。衛(wèi)紹王一在位,立即清除李氏勢力。蒙古高原地區(qū)原本臣服于金,不過隨著金的衰落,形勢開始出現(xiàn)轉變。13世紀初,隨著蒙古族逐漸強盛起來,蒙古不再向金進貢。衛(wèi)紹王早年曾與成吉思汗會面,被認為虛弱無能。蒙古打算進攻金國,先向臣屬金的西夏進攻,金不肯出兵援救西夏,最終導致西夏向蒙古屈服。蒙古消除了后顧之憂后,大舉入侵金國,屢敗金兵。
宣宗時期
衛(wèi)紹王在1213年被大將紇石烈胡沙虎所殺,胡沙虎擁立章宗的庶兄完顏珣繼位,是為金宣宗。胡沙虎在同年被殺。
蒙古大軍入侵,1214年蒙金和議成,可是宣宗隨后宣布遷都開封,引來河北軍民不安,蒙古更以此為藉口再次入侵。1215年蒙古軍攻陷中都,陸續(xù)攻占河北各地,遼東及上京等地又為耶律留哥及蒲鮮萬奴占據(jù),金國的主要統(tǒng)治區(qū)只余下河南、淮北及陜西一帶。
面對當前危局,金統(tǒng)治者錯誤地選擇了斷絕與西夏來往、進攻南宋、抗擊蒙古的戰(zhàn)略,導致三面樹敵,自我孤立,形勢急轉直下。由於成吉思汗后來為了報仇而親率主力遠征中亞,金才暫時得以喘息。
哀宗時期
金哀宗即位后,金與西夏修好,然而為時已晚,兩國早已兩敗俱傷。蒙古在1227年滅西夏后即全力攻金,在蒙宋夾擊之下,金朝于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滅亡。
在30年前的歷史朝代表中有金朝,為什么現(xiàn)在歷史朝代表中不再提金朝了?金朝便是清朝的前身,金朝在以前是屬于外藩地區(qū),在金朝的時代它不是中國歷史的正統(tǒng),僅此而已。還有便是清朝更具有代表性。金朝最大的功勞便是統(tǒng)一了女真族吧。現(xiàn)在的歷史表都是從教材書中得來的,歷史表對半都是由專家去做的。金朝其實是一個比較大國家,歷史書上也有著名,只不過并沒有將它歸于正統(tǒng)而已,跟什么梁朝,大理國都是差不多的。入不了正統(tǒng)史年代。
金朝是由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了女真族建立的,當時國號為金,當時是宋朝時代,雖然金國當時也是強悍,但是當時還是以宋朝為主。金朝與契丹什么的出現(xiàn)都是以外藩出現(xiàn)的,便不能出現(xiàn)在歷代朝廷榜上。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金國在歷史的存在,還有它的作用。金國便是清朝的前身,金朝在歷史是滅亡了的。當時,金國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下,便是滅亡了。清朝便是之后女真族再一次建立的國家。
當時清朝也是屬于外藩的存在,直到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清朝入駐中原后,才進入了歷代朝廷。這才成為了正統(tǒng),并且清朝前期統(tǒng)治時,還是很對人反對,認為他們是外藩,所以很多人都想要推翻清朝,比如什么反清復明。直到后來才被慢慢接受。這也是為什么金國不能入歷代朝代表的原因,相比于金朝,清朝更具有代表性。而且清朝統(tǒng)治的時代也是很長遠的,對于歷史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其實歷史中有很多的王朝,都是沒有被納入里面的,便都是因為它們是屬于外藩,代表不了當時那個時代的整體。
宋朝和金朝哪個才是中國歷史的正統(tǒng)王朝?中國的歷史從伊始算起已經(jīng)擁有了五千年的文化積淀,我們大致經(jīng)歷了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的更替,中國才有了現(xiàn)如今遼闊的疆土。其中雖然也有別的朝代軍事實力上并不落后,但是卻并不能算是正統(tǒng)王朝。
不得不說的是宋朝和金朝之間,當時的金在軍事實力上比宋都強大不少。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金太祖統(tǒng)一了各個部落之后,舉兵反遼,不僅將遼朝消滅,還在兩年后將北宋也滅了,之后的歷史上才有了南宋的存在。
雖然當時金朝的國力強盛,并且百姓也加大自己對漢族文化的學習,在生活習性上與 *** 已經(jīng)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金朝的很多文化制度都有模仿漢族文化的影子。但是金朝還是不能算是正統(tǒng)王朝,原因有兩點。第一是金朝正統(tǒng)性不夠強,中國歷史上被稱作正統(tǒng)皇朝的朝代都必然是接觸到了中原文化的方方面面。而金朝雖然已經(jīng)接觸了中原文化,但只是根據(jù)中原文化對自己原有的文化進行修正而已,大部分的文化還是保留有女真部落原有的特征。
第二就是金朝的領土問題。王朝的正統(tǒng)性最典型的特征應該是征服統(tǒng)一過中國版圖的所有國家,雖然當時金朝滅了北宋,但是南宋仍然在南方占據(jù)了大塊領土,而與之相比宋朝在最初的時候是完全統(tǒng)一了中國全部領土的,所以金朝雖然實力強盛,但是并不是正統(tǒng)王朝。
金國是什么朝代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金朝滅亡后是什么朝代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tǒng)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后開始對外擴張,先后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
蒙哥汗去世后,引發(fā)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tǒng)”。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jīng)》“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zhàn)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zhàn)亂局面。
宋蒙滅金:
金哀宗即位后,鼓勵農業(yè)生產,與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屬中央的忠孝軍,任用完顏陳和尚等抗蒙名將,于1228年大昌原(今甘肅省寧縣太昌鄉(xiāng))擊潰蒙古軍。
而后金軍收復了不少土地,讓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國西夏因為之前的戰(zhàn)爭使得國力衰落,最后在1227年被西征回來的蒙古所滅。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其三子窩闊臺繼位,是為元太宗。
此后蒙古再度對付金朝,1230年窩闊臺汗發(fā)動三路伐金,窩闊臺汗率大軍渡黃河直攻汴京,斡陳那顏率東路軍走濟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軍自漢中借宋道沿漢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顏合達、移剌浦阿率大軍阻擊于鄧州。
此時窩闊臺汗率大軍渡河,并派速不臺攻汴京。而完顏合達急率軍北援汴京,與拖雷率領的蒙軍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發(fā)生三峰山遭遇戰(zhàn),金軍精銳潰敗,名將張惠、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與移剌浦阿先后戰(zhàn)死、被俘殺。
蒙軍圍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殺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圍攻汴京。
金哀宗堅持至年底放棄汴京,遷都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將崔立降蒙。蒙將史天澤一路緊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軍約宋將孟拱、江海率軍聯(lián)合圍攻。
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當亡國之君,將皇位傳給統(tǒng)帥完顏承麟,是為金末帝。此時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殺,末帝死于亂軍中,金朝覆亡。
擴展資料:
1、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女真諸部后起兵反遼。于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并于1125年滅遼朝,1127年靖康之變滅北宋。
天會八年(1130年),南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屬國。
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劇由盛轉衰。金宣宗繼位后,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1234年,金在南宋和大蒙古國南北夾擊下覆亡于蔡州。
2、國號全稱為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人所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
公元1260年,忽必烈稱帝,自立為第五代大蒙古國大汗,后于1271年取儒士劉秉忠建議,定漢文國號為“大元”,改蒙古語國號也克蒙古兀魯思為大元也克蒙古兀魯思,定都于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
1279年元軍徹底攻滅南宋殘余勢力,一統(tǒng)中國并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對峙之局面。
元朝的基礎為乞顏部族的首領鐵木真于1206年統(tǒng)一漠北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鐵木真被稱為“成吉思汗”。
當時蒙古諸部受金朝統(tǒng)轄,然而由于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后攻打西夏與金朝,并于公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國華北地區(qū)和黃土高原地區(qū)。
同一時間,大蒙古國在西方不斷擴張,先后發(fā)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國家,被歐洲稱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
元朝建立后,承襲了蒙古帝國在中國北方、蒙古高原以及西伯利亞的領土,蒙古帝國西征而來的土地卻不在元朝統(tǒng)治范圍之內。
元朝領土經(jīng)過多次擴展后,于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全盛,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 *** 、云南及緬甸北部,東到日本海,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被譽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元朝至元成宗時,經(jīng)過一系列戰(zhàn)爭和協(xié)商,獲得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承認為宗主國,并且元朝皇帝為名義上的“蒙古大汗”繼任者;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
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后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后北伐驅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