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侃是郭寶玉的孫子,綽號“東天神將”的郭侃,傳說是跟隨蒙古軍西征,連克西亞中東地區(qū)名城無數,唯一從東海打到地中海的漢人名將,據說還是金庸小說蒙古西征右路軍元帥、“金刀駙馬”郭靖的歷史原型。
然而,事實上此人是明朝初年那本粗制濫造的《元史》生吹出來的”神人“,和他祖父郭寶玉一樣,這兩祖孫的事跡,都被吹噓得無以復加。
明太祖朱元璋收復燕云地區(qū)、將蒙古人趕出長城后,命令宋謙等文臣在一年多時間,便匆匆趕工修成《元史》,是為了在蒙元在漠北尚有強大勢力時,便從法統(tǒng)上直接宣告元朝的滅亡。因此,這部完全不做辨析整理,照抄元朝各種雜亂史料的史書,其史學價值并不高,很多人的事跡都光怪陸離,全不足為據。
《元史》中,關于“郭侃”跟隨伊利汗國建立者、蒙元六王子旭烈兀西征的事跡,抄的是劉郁的《西使記》,里面做了各種夸大其辭的吹噓,把很多根本不在旭烈兀西征時行軍路線的中東地區(qū)名城重鎮(zhèn),都吹成了是被郭侃攻克。
關于蒙古軍西征的相關史料,在被征服地區(qū)存留無數,數百年來被多個歐美著名史學家匯總歸納,但從未提到過有戰(zhàn)無不勝、連克名城的郭侃其人。
關于歷史上旭烈兀這次西征,協(xié)助他攻滅波斯的亦思馬恩派(即“山中老人”)、攻占巴格達,滅亡阿拉伯帝國殘余勢力,攻滅敘利亞阿尤布王朝的最得力將領,肯定是蒙古將領怯的不花和拜住。
而在他發(fā)動這場西征之前,蒙古將領綽兒馬罕作為蒙古駐波斯總督,已經陸續(xù)征服了高加索和波斯的絕大部分地區(qū)。綽兒馬罕中風病死后,他的副手怯的不花又陸續(xù)征服了小亞細亞地區(qū)、亞美尼亞、并屢次攻入兩河流域。
旭烈兀因蒙哥死去而中止西征,回師東進后,留守的怯的不花敗于埃及馬穆魯克騎兵,被俘身亡,敘利亞地區(qū)也被埃及軍奪取。
拜住也因一貫居功自傲,被追究此戰(zhàn)兵敗之罪而處死。
失去了左膀右臂的旭烈兀,即使放棄爭奪蒙古大汗之位的野心,回到波斯后,也再不能打敗馬穆魯克騎兵,收復敘利亞了。
鐵木真之孫,拖雷第六子。隨拔都參與“長子西征”,攻入匈牙利,與速不臺等分軍五路,大敗匈軍於都寧河。支持其兄蒙哥奪得汗位,受命率軍萬余西征波斯,滅亦思馬恩派,克其九十余城;決堤放水殲滅阿拉伯軍,攻陷巴格達,殺哈里發(fā),屠殺八十萬人,滅阿拉伯帝國。攻取大馬士革,占領敘利亞,滅阿尤布王朝。因蒙哥死去而中止西征,忽必烈自稱大汗后,封其為伊兒汗,后與金賬汗別兒哥長年敵對。因信奉景教,被基督徒認為“君士坦丁之再來”。
乃蠻部人,信奉景教。率壹萬二千軍西征,歷經五年,征服波斯。隨旭烈兀攻占巴格達,滅阿拉伯帝國。又渡過幼發(fā)拉底河,攻占阿勒頗與大馬士革。蒙哥死訊傳來,旭烈?;貛煛G拥牟换舯f,經略敘利亞,與諸十字軍國家交惡。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蘇丹拜爾伯斯舉兵來攻,怯的不花於艾因加魯特迎擊,死戰(zhàn)不退。兵敗被俘后,嘲笑敵酋“我終身是旭烈兀汗之臣仆,不像妳們是君主的謀殺者”,遂被斬首。
更多>>(接下文評論)
有名叫郭靖的。
在北宋滅亡時,有一個叫做郭靖的人士,因反抗女真金國強迫 *** 削發(fā)且改易女真服飾而被追殺,他逃至江邊眼見無路可走而選擇了投江而死,并說:“吾不忍棄漢衣冠”,歷史上的郭靖與成吉思汗無關,因不肯降金而投江自盡,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郭靖,也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主人公郭靖原型。
擴展資料:
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主人公郭靖靈感來源之一:
郭侃(1217年-1277年),字仲和,華州鄭縣(今陜西省華縣)人,蒙古帝國將領。
其祖父郭寶玉,父親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將。
公元1252年跟隨旭烈兀遠征西亞,獨自在西亞屢破 *** 軍隊百二十余城、破十字軍百八十余城,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元代第一君子張養(yǎng)浩(張養(yǎng)浩原文_翻譯···
下一篇: 蒙古帝國所向披靡為什么會兩次敗給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