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一詞至遲出現(xiàn)于唐末,宋代桃符有兩種:由桃人而來的“桃梧”和桃板“以薄木板長二三尺”“上畫神像”“或書春詞”“歲旦則更之”(《歲時廣記》)
。元后桃符又分化,以畫為主的桃板仍稱“桃符”,而以對語、詩句寫于色箋紙貼于門者則與立春帖子相融合,稱春帖或春聯(lián)。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
,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于門首,意在祈福滅禍。東漢應(yīng)劭的《風俗通義》說:“《黃帝書》稱上古之時
,兄弟二人,曰荼,曰郁桃人垂葦索虎畫于門
,效前事也。”桃符最初書寫二神的名字或描繪圖像,后來演變?yōu)闀鴮懠檎Z,進而發(fā)展成為對偶的詩句。這就是造紙術(shù)產(chǎn)生之前的對聯(lián)了。同時,也說明至少在東漢時已盛行春節(jié)掛桃符的風俗。春聯(lián)
,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jù)《后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到了五代
,桃符上開始出現(xiàn)聯(lián)語,代替了神荼和郁壘的名字,人們一般都在上面寫上一些吉利的詞句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6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上一篇:
元代畫家曹知白山水畫欣賞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