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宰相劉秉忠早年做了4年幕僚感覺沒有出路
劉秉忠畫像
劉秉忠功勛
劉秉忠受命后以天下為己任
,凡國家大小事務(wù),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深得皇帝寵信。所推薦和提拔的人,后都為名臣。至元三年,劉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東北設(shè)計建造一座新的都城。新城規(guī)模宏偉,工程浩大,在劉秉忠和張柔、段楨等主持下,進展很快。至元六年,訂立朝儀。至元八年,劉秉忠建議忽必烈,取《易經(jīng)》“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劉秉忠無疾而卒
至元十一年八月
劉秉忠歷史評價
元·王鶚:秉忠久侍籓邸
,積有歲年,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明·宋濂《元史》:秉忠生而風(fēng)骨秀異
劉秉忠在元以事功稱,故閻復(fù)《藏春集序》稱其“當云霾草昧之世
查洪德:劉秉忠詩文詞曲兼擅。.......可以肯定地說
木蘭花慢·望乾坤浩蕩
《木蘭花慢》劉秉忠望乾坤浩蕩,曾際會
楊裕民生于1889年
。1938年參加領(lǐng)導(dǎo)冀東人民抗日大暴動,任冀東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政治部主任。1939年奉朱德總司令電召,赴八路軍總部搞軍工。同年7月21日,在跟隨總部進行反日軍“掃蕩”途中病逝,時年50歲。“吾儕與敵決戰(zhàn)之期至矣,吾憤累年
,誓當以死報國”。這是冀東著名愛國人士楊裕民誓與日軍決戰(zhàn)到底的豪言壯語,他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戰(zhàn)死在疆場。楊裕民
,原名彥倫,字燦如,又名楊十三,1889年出生于在河北省遷安縣楊團堡村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18年畢業(yè)于天津直隸省立高等工業(yè)專門學(xué)校1938年3月
,楊十三滿懷愛國 *** ,毅然投筆從戎,和子女楊效昭、楊效棠(永進)同到冀東,投入了黨所領(lǐng)導(dǎo)的起義暴動,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住在遵化縣地北頭村洪麟閣家,在李楚離的指導(dǎo)下,和洪麟閣秘密策劃起義事宜,親自到灤縣、樂亭、豐潤等縣參加秘密動員工作,并參加了 *** 冀熱邊特委在豐潤縣田家灣子召開的軍事會議。他和當時冀東黨的負責(zé)人李運昌、李楚離、胡錫奎及愛國人士洪麟閣、民團頭目高志遠等一起,研究暴動前的準備工作和暴動后的有關(guān)問題。后在灤縣多余屯開會,成立冀東人民抗日聯(lián)軍,公推高志遠為司令,李運昌、洪麟閣為副司令
由于地北頭村漢奸劉秉忠向敵人告密
當時抗聯(lián)部隊的戰(zhàn)士多是剛剛放下鋤頭拿起武器的農(nóng)民
9月底
1939年春
1939年7月21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6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元史》中的拔都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