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門之變”是明朝歷史上一次典型的政變事件,后世許多人認為“奪門”事件違背了禮制,其嚴重程度僅次于明成祖朱棣發(fā)動的“靖難之役”。然而與歷史上其他政變所不同的是,“奪門之變”并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流血沖突,一切都是以相對溫和的方式完成了皇位替換。那么問題來了,“奪門之變”為什么能輕易取得成功呢?
有人認為朱祁鈺德不配位,因此才會導致丟了皇帝寶座。這種觀點的重要依據(jù)就是朱祁鎮(zhèn)復辟后發(fā)布的廢帝詔書,其中直指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比欢溃炱铈?zhèn)與朱祁鈺之間因皇位之爭而徹底決裂,因此他們對對方的指責往往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和個人恩怨,可信度并不高。事實上,導致朱祁鈺失位的重要原因其實還是與皇位繼承問題有關(guān)。
朱祁鈺當初被擁立為帝,實在是迫于形勢危急,并不怎么符合禮法。為了使這種非正常皇位繼承變得稍微合理些,朱祁鈺在登基的同時,冊封了朱祁鎮(zhèn)的兒子,時年剛滿二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如此一來,等朱祁鈺百年之后,皇位就要交回到朱祁鎮(zhèn)一脈子孫的手中。
朱祁鈺最初登基時表現(xiàn)得十分勉強和猶豫不決,因為當時瓦剌大軍眼看就要殺至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萬一抵抗失敗的話,作為亡國親王受到的處罰總比亡國之君要輕一點。然而當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取得勝利后,朱祁鈺顯然感受到了皇權(quán)至高無上的美妙體驗,因此決定保持他的權(quán)力,而且還要將皇位繼承權(quán)留在自己的子孫手中。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下詔廢掉了侄子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同時冊封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為太子。此外,他還廢掉了原配妻子汪皇后,改立朱見濟的生母杭妃為皇后。這一系列出于私利的舉動嚴重損害了朱祁鈺的威望,更不幸的是,朱見濟在景泰四年(1453年)就死掉了。朱祁鈺費盡心機,結(jié)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朱祁鈺在立儲問題上一意孤行,甚至動用酷刑迫害反對者,這使朝廷中對他感到不滿的大臣越來越多。而且由于皇位繼承人問題懸而未決,一些在景泰朝逐漸失意的大臣便開始在一起醞釀取代朱祁鈺的陰謀了。
陰謀的主要策劃人石亨是當初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主要功臣之一。然而由于石亨為人貪得無厭,最終與另一功臣于謙分道揚鑣,徹底決裂。而于謙又深受朱祁鈺的重用,因此石亨便決定鋌而走險,擁立太上皇朱祁鎮(zhèn)復辟,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重新打開一片新天地。
司禮監(jiān)大太監(jiān)曹吉祥與石亨有類似的野心。都御史徐有貞早年因主張南遷而受到冷落。另一位都御史楊善則因從瓦剌人手里迎回了太上皇而陷入職業(yè)生涯的停滯期。這群對現(xiàn)狀感到極度不滿的大臣們聚到一起,一場顛覆景泰朝的陰謀便成型了。
當時石亨、曹吉祥控制著京城的軍隊,徐有貞、楊善控制著負責監(jiān)察的都察院。明朝中央最重要的“三駕馬車”,有“兩架”都掌握在了陰謀者的手中,因此在隨后發(fā)生的“奪門之變”行動中,幾乎沒有造成什么流血沖突就完成了帝位更替。
景泰帝朱祁鈺費盡心思想把皇位掌控在手中,結(jié)果卻是挖了個坑把自己給埋了,最終落得個凄慘結(jié)局,令人唏噓不已。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乃發(fā)生於明朝代宗在位時期的一場政變,太上皇明英宗起兵復辟,取回了其原本的天子之位.
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被瓦剌胡人俘虜,其弟弟郕王朱祁鈺被眾臣推舉為皇帝,是為明代宗(或稱明景帝).
後來,兵部侍郎于謙成功抗敵,并與瓦剌議和,瓦剌首領(lǐng)也先眼見英宗已經(jīng)無用,於是同意讓英宗回燕京.朱祁鈺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對大臣說:「我并不是貪戀帝位,而是當初把我推上皇位的是你們啊.」他貪戀帝位與否這并無關(guān)是非,不過他廢除了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經(jīng)大臣陳述其利弊後,明代宗把英宗迎接回京師,置於南宮,尊為太上皇.并以錦衣衛(wèi)對英宗加以軟禁,嚴密控管,宮門不但上鎖,并且灌鉛,食物僅能由小洞遞入.
景泰七年(1456年),在對抗瓦剌時立下大功的石亨為了自身利益,有意復英宗登基.在拉攏身邊人商討後,與宦官曹吉祥、都督張軏、左都御史楊善、太常卿許彬以及徐有貞等人行事.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病重.十六日夜,石亨、徐有貞等大臣帶一千馀士兵偷襲紫禁城,撞開南宮宮門,接出英宗直奔東華門.守門的武士不開門,英宗上前說道:「朕乃太上皇帝也.」武士只好打開城門.
黎明時分,眾大臣到了「奉天殿」,只見英宗坐於龍椅之上,徐有貞高喊:「太上皇帝復位.」就是「奪門之變」或「南宮復辟」的過程.
英宗復辟後,明代宗被遷至西宮,降回郕王,不久去世。
請采納~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明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時期,明代將領(lǐng)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jiān)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擁戴被朱祁鈺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位的政變。
評價:朱祁鈺繼位,本出於一時權(quán)宜,只以眷位故,演成朱祁鈺惟恐其兄之入,朱祁鎮(zhèn)惟恐其弟之生。兄弟失和,授野心分子以機會。當朱祁鈺病重之際,前立太子已故,已無子嗣,皇位理當歸還朱祁鎮(zhèn)一系,原可和緩而自然的轉(zhuǎn)移,其理甚明,其事至易,直以朱祁鎮(zhèn)庸愔,而小人從中滋生事端。
朱祁鎮(zhèn)復位,朱祁鈺竟以暴薨,甚至朱祁鎮(zhèn)也在有意無意間,任令迎復諸輩冒功濫賞,大肆報復,于謙等冤死。當時人已甚不以為然,如閣臣李賢;而時久事平,朱祁鎮(zhèn)后也懊悔昔日之妄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9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奪門之變是騙局的原因
下一篇: 奪門之變沒人反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