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200多年歷史中,一共誕生了十二個鐵帽子王。清朝前期有八個鐵帽子王,他們是在清朝建立中立下赫赫功勞的皇族,因為他們的功勞而得到封賞。之后的四個鐵帽子王,是歷代皇帝封的。
例如,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輔國公等爵位等級,如果這家的父親被封為親王,那么他的兒子繼承他的爵位時要被降為郡王,他的孫子降為貝勒,以此類推,最后降到?jīng)]有爵位,和平民一樣為止。
在等級森嚴的制度下,每一級爵位,都能擁有相應的俸祿、地位和榮譽。自然是爵位越高,待遇越高。鐵帽子王卻不必遵循這個規(guī)則,可以世代為鐵帽子王,爵位不會降,俸祿不會減少,榮譽不會減少,從第一代到下一代,這個鐵帽子,由鐵帽子王的子孫后代世代沿襲下去,直到王朝滅亡為止。
鐵帽子王一般有四大特權,第一個是世襲罔替,尊貴象征。第二個是俸祿優(yōu)厚,地位很高。第三個是能夠被賜予鐵帽子王府。第四個是死后能夠配享太廟。
努爾哈赤臨死前,像分家產(chǎn)一樣,將滿八旗分給了自己的至親宗室子弟,也就說前期這8位“鐵帽子王”基本都出身于八旗旗主王爺,每一個旗主王爺都握有軍權,參與政務決策,擁有實權又有話語權,是名副其實的“鐵帽子王”。
隨著皇權專制的高度集中,很多世襲的鐵帽子王大都失去了參政議政的權利,逐漸演變了一個榮譽性的頭銜。有些鐵帽子王的后代,只是世襲了“鐵帽子王”頭銜和俸祿,而實際任職官位并不高,頂多只是一個衣食無憂的王爺。
實際上“鐵帽子王”一點也不鐵,因為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可以封鐵帽子王,也可以摘掉鐵帽子,或者隨時換掉繼承爵位的人。
有清一朝“鐵帽子王”被治罪的,大有人在,比如睿親王多爾袞,功勞赫赫,他頭頂?shù)摹拌F帽子王”爵位,以及追封皇帝頭銜“清成宗”,照樣都被順治帝摘掉了,還被開館戮尸。
再比如,雍正帝欽封的“鐵帽子王”怡親王胤祥,傳了八代九位怡親王,其后代世襲爵位的怡親王載垣,在“辛酉政變”中被慈禧太后賜死,奪了“鐵帽子王”,讓另外一個皇族子弟載泰承襲這個“鐵帽子王”。
所以“鐵帽子王”,就是親王里的特等親王,榮譽地位比親王更高,但依然是皇帝的奴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82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封禁長白山的原因
下一篇: 清朝的皇位繼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