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對清朝歷史熟悉的讀者,或許對東北的長白山地區(qū),也有所耳聞,在過去百年之中,長白山可謂是神秘的代名詞。而且清朝還下令封禁長白山脈,這多少讓人好奇,清廷究竟為何封禁長白山200年,不準他人踏足?難道是因為龍脈?這3點原因,其實一目了然。
首先第一點,就是受到了封建上的迷信,早在千年以前,金朝女真人在東北建立王朝,便將長白山當做“興邦之地”,并且在這里建立廟宇,而到了清代時期,這里更是被當成了龍興之地,受到了乾隆等人的格外重視,在他們看來,一旦此地受到破壞,甚至?xí)绊懙角逋⒌膰\,因此“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也就需要多加保護了。
而第二點,便是長白山的資源,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皇室貴族所需要的人參和東珠等特產(chǎn),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山藥和動物的皮草,都是十分寶貴的資源,這里也是朝廷采捕供物及皇帝巡幸時圍獵所用的圍場。
等到了乾隆時期,偷獵者盜參者的活動愈發(fā)頻繁,而源源不斷的移民進入東北,也是讓乾隆煩心不已,因此命令也是越來越嚴格。
第三點,其實也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相關(guān)的民族問題,經(jīng)過康熙雍正盛世,八旗弟子在優(yōu)渥條件下不斷繁衍,卻也成為了國家的沉重負擔(dān),待遇逐漸下降,然而根據(jù)朝廷規(guī)定,為了保證其地位,旗人除去做官和軍人之外,不允許從事其他職業(yè),這也導(dǎo)致不少底層旗人“不士、不農(nóng)、不工、不商、不兵、不民”,為此乾隆也打算將東北作為八旗子弟的豢養(yǎng)場所。
然而東北流民和旗人急田爭利的矛盾也是愈來愈明顯,乾隆只能加強封禁制度,不過這種事情,畢竟厚此薄彼,有損于平等,乾隆也只能變著法子找借口,比如之前提到的龍興之地,或者又是禁止旗人招募民眾耕種:“伯都納地方除現(xiàn)在民人勿許招募外。將該處荒地與官兵開墾,或作牧場”,又或者是增加稅賦:“查出流民私墾地畝,酌定租銀,并定旗倉納米數(shù)目?!?/p>
清廷對長白山一帶管理的嚴苛,不僅僅只體現(xiàn)在內(nèi)部,早在1685年,朝鮮王國發(fā)生了邊民過界采參,從而爆發(fā)的激烈流血事件,為此清廷一反常態(tài),采取了十分嚴厲的態(tài)度,逼迫朝肅宗處死犯人25名,嚴懲負責(zé)管轄的地方官,肅宗為此還要親自道歉:“非敢有一毫漫忽之心,而事至于此,莫非禁令不嚴之致,今奉皇敕惶悚罔措?!?/p>
不過隨著時代逐漸的發(fā)展,如今長白山也成為了一片旅游勝地,如果有興趣的讀者,也不妨可以去看看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8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封鎖東北的原因
下一篇: 清朝鐵帽子王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