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書房是清朝皇子皇孫上學讀書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書房”,道光年間奉旨改為“上書房”。
上書房位于乾清門內東側南廡,建于雍正初,門向北開,共五間,凡皇子年界六齡,即入書房讀書,一般派滿漢大學士一人或二、三人為上書房總師傅,并設漢文師傅若干人,稱為“諳達”的滿蒙師傅若干人,均多以貴臣充任,又有內外諳達之分,內諳達負責教授滿蒙文,外諳達教授騎射。
總師傅有事則來,不必日日入值。師傅們輪流入值,與皇子皇孫們相見,僅以捧手為禮而不下跪。每日寅時(凌晨3:00-5:00)來到書房早讀,卯時(凌晨5:00-7:00)開課,午時(11:00-13:00)下學。各大節(jié)日放假一天,暑期上半課。
皇子皇孫們對師傅極為尊重,例如嘉慶帝的師傅朱文正(朱珪)入值上書房十余年,乾隆帝崩,嘉慶帝急召他入京,至京哭臨,嘉慶帝執(zhí)朱珪手哭失聲。命值南書房,管戶部三庫,加太子少保,賜宅第于紫禁城西華門外。后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朱珪逝世,嘉慶帝親往府上吊唁,由于朱家大門低矮,御車不能入,嘉慶帝便步入,并哭之深哀,特謚文正。
乾隆五十四年三月初七,乾隆帝偶查上書房師傅入值門單,發(fā)現(xiàn)自二月三十日至三月初六共七天里,所有師傅竟都沒有到職,乾隆對此師傅失職和皇子皇孫逃學行為極為憤怒,遂召集軍機大臣詢問,又將曠職師傅狠狠訓斥一通,下令將兩名滿籍內閣學士革職,后來覺得不妥,又采取寬大處理,將兩個革職的師傅先打四十大板,仍留上書房行走,以觀后效。上書房師傅挨板子,清代歷史僅此一次。
清人福格的筆記《聽雨叢談》卷十一中“上書房”一則有比較詳細的說明,云:尚書房在乾清宮東南廡北向,皇子讀書之所也?;首幽炅鶜q,入學就傅。由上書房總師傅翰林掌院學士,保薦品學兼至翰林官若干員引見,次日詔對便殿,察其器識端謹者,欽點某某為某皇子授讀師傅。又派一二員副之,謂之上書房行走。
得預斯選者,咸具公輔之望。每日皇子于卯初入學,未正二刻散學。散學后習步射,在圓明園五日一習馬射。寒暑無間,雖婚娶封爵后,讀書不輟?!首記_齡入學讀書,與師傅共席向坐,師傅讀一句,皇子照讀一句,如此反復上口后,再讀百遍,又與前四日生書共讀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謂之熟書。約隔五日一復,周而復始,不有間斷,是非庶士之家所及也。
每日功課,入學先學蒙古語二句,挽竹板弓數(shù)開,讀清文書二刻,自卯正末刻讀漢書,申初二刻散學。散學后晚食。每日一朝于上前及皇太后、皇后宮。率以為常,惟元旦、端陽、中秋、萬壽、自壽,共放五日,余日雖除夕亦不輟也。
上書房行走,實際上就是清朝時候皇子師傅的副手。清朝人喜歡用“行走”這詞兒,大約是就是供驅使的意思,例如提拔某人當大學士,讓他在軍機處當差,皇上的諭旨一般會這么說:著賜張三某某閣大學士,賞一品頂戴,在軍機處行走。說白了,這“上書房行走”其實不是一個官職,只是說明這人在哪個單位上班。
南書房是大清獨有的一個機構,本來只是康熙讀書的地方,后來卻成為了清朝一個特殊的中樞機構,在康熙時期起到了“備顧問”的作用,其目的是康熙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以及籠絡漢族士人的“木天儲才之要地”。
南書房位于北京故宮乾清宮西南,康熙登基后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書房。他本人喜歡看書寫字,身邊的太監(jiān)顯然滿足不了,于是他便經(jīng)常與漢人翰林們來往。翰林內的漢人都是博學古今的人物,他們自然可以滿足康熙的求知欲。
起先,康熙選擇了張英和高士奇兩人,他們每天跟隨內侍進入宮廷中的南書房輪值。后來人數(shù)越來越多,康熙經(jīng)常在這里與翰林談經(jīng)論道,品茶下棋。
康熙這么做其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己個人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拉攏漢族士人。也讓天下人看看,常年與皇帝在一起的也并非完全都是八旗子弟和滿族大臣,這些漢人只要是人才,他們就可以做官,也可以被選拔南書房行走。
雖說南書房行走并不是一個官位,但地位還是很高的。他們大多是漢人,而且是各個方面的拔尖人才。同時他們也是康熙皇帝的清秘近臣,在清廷諸大臣中的地位尤為顯赫。
而當時大清的客觀環(huán)境,也讓康熙不得不考慮南書房的特殊性。大清早期,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是非常大的,他們不但可以參與重大的軍政決策甚至連皇權也時受掣肘。
所以康熙一心要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根據(jù)以往的政治經(jīng)驗,君主要鞏固和加強皇權,須有一個與外朝相對應并專屬皇帝私人的內王侍從機構,就這樣,南書房的最主要的目的出現(xiàn)了。
上書房行走不是官職。
上書房行走,在清朝時期是皇子和皇孫們師傅的副手,清代把沒有固定的官職和職位的人員稱之為行走,所以在上書房當職的人員也被稱為稱上書房行走。
上書房行走不是正式的官名,也不是額定設置的官職,只是一種差使,其編制仍在原供職衙門,俸祿待遇及升遷轉補也按原衙門品級及俸次。
擴展資料:
上書房供職人員一般派滿漢大學士一到兩三個人為上書房總師傅,并設漢文師傅若干人,稱為諳達的滿蒙師傅。
諳達滿蒙師傅,又有內外諳達之分,內諳達負責教授滿蒙文,外諳達教授騎射,總師傅有事則來,不必日日入值。
師傅們輪流入值,與皇子皇孫們相見,僅以捧手為禮而不下跪。上書房成為重要政權之所,始自康熙朝。
在這之前,上書房僅是皇子學習的地方,上書房是康熙皇帝幼時學習的地方,也是他邁向實質性皇權的第一步。
特別是在去除鰲拜勢力,上書房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許多計謀在這里形成,許多經(jīng)過老佛爺孝莊皇太后的行動密令從這里發(fā)出,并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皇權之爭的勝利。
自康熙皇帝正式親政后,上書房更是成了康熙帝處理公務的重要處所,并歷經(jīng)一生,上書房進入到雍正、乾隆時期時,則完全是一處權力輔佐機構了。而過了乾隆朝后,上書房的作用又逐漸回歸到皇子求知的處所。
—上書房行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8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清朝文字獄開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