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獄是很出名的,那么,清朝文字獄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其實,早在順治年間就有文字獄了:當時有人發(fā)現(xiàn)坊間刻印的書籍紀年未用順治年號,便上疏告發(fā),稱“悖謬荒唐”,“逆罪犯不赦之條”。于是當事人一一被朝廷法辦。
不用本朝年號,已該懲處,而襲用前朝年號,更是罪不容赦。莊廷斑作《明史輯略》,被吳之榮檢舉不奉清朝正統(tǒng)、而用南明的隆武、永歷年號。結(jié)果釀成千人被枉殺的大冤案??滴跄觊g,戴名世《南山集》一案,因書中“將本朝年號刪除,寫入水歷”,罪當“大逆”。不僅如此.由《南山集》所提及的《滇黔紀聞),又牽出《滇》書作者方孝標。刑部稱“方孝標身受國恩,草祟弘光、隆武、永歷年號,大逆已極”。方孝標其時已死,案件仍禍及其子孫。
漢字特殊的結(jié)構(gòu)形式,也為姓名“文字獄”的制造者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庭以禮部左待郎身份出任江西典試正考官,出題“維民所止”。該題的出處是(詩經(jīng)?商頌?玄鳥》中的“邦能千里,維民所止”——京城附近千里之地,都是百姓聚居之處。但是,有人告發(fā),說“維民所止”就是“去雍正頭”——“雍”去頭為“維”,“正”去頭為“止”。雍正帝下令嚴查,試題中果然“問題多多”。除上題之外,還有;
《易經(jīng)》次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p>
《易經(jīng))三題:“其旨遠,其辭文?!?/p>
《詩經(jīng))次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p>
很明顯.這三題的本義是要求應(yīng)試者歌頌當朝政治清明、民眾富裕、社會安寧,絲毫沒有影射攻擊的意思。但是,在已戴上有色眼鏡的雍正皇帝眼中,這些題目實在是惡毒之極,他說:
去年正法之汪景棋.其文稿中有《歷代年號論)一篇,敢為大逆不道語,指“正”字有一止之象,引前代如正隆、正大、至正、正德、正統(tǒng)年號,凡有“正”字考皆非吉兆?!癫樗猛ニ鼋?jīng)題,前用“正”字,后有“止”字,而《易經(jīng))第三題用“其旨遠,其辭文”.是其寓意欲將前后聯(lián)絡(luò).顯然與迂景棋悼逆之語相同。
查證歷史,以上使用“正”字年號的君:
正隆——金海陵王,死于非命;
正大——金哀宗,亡國之君;
至正——元惠帝,亡國之君;
正統(tǒng)——明英宗,土木堡一役兵敗被俘;
正德——明武宗,昏職且無后。
這就“充分證明”了“正”有“一止之象”。“正”被離折“一止”,恰似人被斬首。經(jīng)過這樣一番“分析”,‘維民所止”就是要“去雍正頭”的說法,便更是查有實據(jù)了。既然查嗣庭服敢“去雍正頭”,那么雍正當然要去他的頭。雍正五年(1727年),查嗣庭死于獄中,被戮尸栗示.并株連子孫。而且,因為查是浙江人,又停止浙江八鄉(xiāng)會試,以示管誡。
與查嗣庭一案異曲同工的,有乾隆年間的胡中藻試題案。胡中藻乾隆元年進士,出任廣西學政時,出試題“乾三又不像龍說”。這本是根據(jù)《周易》所出的試題。又,是構(gòu)成《周易》勢的基本符號。每三又合成一封,可得八封。兩針(六五)相重可得六十四針?!兑?系辭下》認為,又的圖像是仿效天下萬物變化運動的產(chǎn)物?!坝忠部?,效天下之動者也。”唐人孔穎達疏曰:“謂每封六艾皆仿效天下之物而發(fā)動也?!庇纱丝梢姾性逅鲋},確在學術(shù)范圍之內(nèi)。
但是,在滿腦袋疑神疑鬼的皇帝看來,“乾隆乃朕年號,‘龍’與‘隆’同音,其抵毀之意可見!”這樣一歪曲,試題就有了“乾隆不像龍”的反義。乾隆下令嚴加查辦,連胡中藻家中的地板也被掘開,以查找罪證。結(jié)果,在其詩文中“果然”又查出其他“理財慢”之辭多處。胡中藻被處斬決,其同黨也受到嚴厲處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8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上書房職能介紹(清朝設(shè)立的南書房···
下一篇: 清代鹽引制度為什么這么能貪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