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久旱不雨,齊景公(公元前 547~前 490 年)召集群臣,問道:“天下干旱很久了,人民面有饑色,我派人卜筮,發(fā)現(xiàn)是高山作祟,寡人希望稍為收些稅來祭祀靈山,可不可以呢?”群臣無法回答。晏子卻回答說:“不可以!靈山是以石塊為身體,以草木為毛發(fā),如果長久大旱不雨,毛發(fā)將會焦枯,身體將感懊熱,他怎么會不希望下雨,祭祀靈山?jīng)]有用的。”景公又說:“不然我祭祀水神河伯,可以嗎?”晏子說:“不行,河伯以水為國家,以魚鱉為人民,長久不下雨,水源將減少,百川將枯竭,國家將滅亡,它怎會不希望下雨呢?”景公說:“那怎么辦呢?”晏子說道:“國君如果能夠離開宮殿,露宿野外,與靈山、河伯共憂患,就有希望下雨!”于是景公來到野外,露宿三天,天果然下起大雨,老百姓都能夠栽種莊稼了。景公說:“妙?。£套拥脑捸M可不用呢?真是位有德之??!”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 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cè)陛。 晏子入見, 立有間,公曰:“ 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惫唬骸吧疲?寡人聞命矣?!蹦肆?出裘發(fā)粟與饑寒者。令所睹于涂者,無問其鄉(xiāng);所睹于里者,無問其家;循國計數(shù),無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 兼歲。孔子聞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春秋時的晏子很聰明,機智,應(yīng)變奇快,他有很多故事,現(xiàn)提供幾例,供君欣賞。
、晏子諫殺燭鄒
齊景公喜歡射鳥
,
使用燭鄒掌管那些鳥
,
但鳥跑掉了。
景公大怒
,
詔告官吏殺掉他。
晏子說
:
“
燭鄒的罪有三條
,
我請求列出他的罪過再殺掉他
.
”
景公說
:
“
可以
”
。于是召
來燭鄒并在景公面前列出這些罪過
,
晏子說
:
“
燭鄒
,
你為國君掌管鳥而丟失了
,
是第
一條罪;使我們的國君因為丟鳥的事情而殺人,是第二條罪;使諸侯們知道這件
事了,以為我們的國君重視鳥而輕視士人,是第三條罪。
”
把燭鄒的罪狀列完了,
晏子請示殺了燭鄒。景公說:
“
不要殺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
”
2
、晏子二桃殺三士
春秋列國時,齊景公朝有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古
冶子,號稱
“
齊國三杰
”
。這三個人個個勇武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
恃功自傲。當(dāng)時齊國的田氏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tǒng)治。而田開疆正
屬于田氏宗族,相國晏嬰擔(dān)心
“
三杰
”
為田氏效力而危害國家,屢諫景公除掉
“
三
杰
”
,然而景公愛惜勇士,沒有表態(tài)。
適逢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shè)宴款待。魯國由叔孫蠟執(zhí)禮儀,齊國由晏子執(zhí)禮
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
“
三杰
”
佩劍立于堂下,態(tài)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計,
決定乘機除掉這三個心腹之患。
當(dāng)兩位君主酒至半酣時,
晏子說:
“
園中桃子已經(jīng)
熟了,
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嘗嘗鮮吧?
”
齊景公大悅,
傳令派人去摘。
晏嬰忙說:
“
金
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
”
一會兒的功夫,晏嬰帶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
6
個
桃子。眾人一見,只見盤子里放著的
6
個桃子,個個碩大新鮮,桃紅似火,香氣撲
鼻,令人垂涎。齊景公問:
“
就結(jié)這幾個嗎?
”
晏嬰說:
“
還有幾個沒太熟,只摘了
這
6
個。
”
說完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和齊景公一人一個桃子。魯昭公邊吃邊夸獎
桃味甘美。景公說:
“
這桃子實在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當(dāng)吃一個。
”
叔孫諾
謙讓道:
“
我哪里趕得上晏相國呢?相國內(nèi)修國政,外服諸侯,功勞最大,這個桃
子應(yīng)該他吃。
”
齊景公見二人爭執(zhí)不下,便說道:
“
既然二位謙讓,那就每人飲酒
一杯,食桃一個吧
!
”
兩位大臣謝過齊景公,把桃吃了。
這時,盤中還剩有兩個桃子。晏嬰說;
“
請君王傳令群臣,誰的功勞大,誰就吃
桃,如何?
”
齊景公同意,于是傳令下去。話音剛落,公孫接率先走了過來,拍著
胸膛說:
“
有一次我隨國君打獵,突然從林中躥出一頭猛虎,是我沖上去,用盡平
生之力將虎打死,救了國君。如此大功,還不應(yīng)該吃個金桃嗎?
”
晏嬰說:
“
冒死
救主,
功比泰山,
可賜酒一杯,
桃一個。
”
公孫接飲酒食桃,
站在一旁,
十分得意。
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
“
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
!
當(dāng)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
只大黿興風(fēng)作浪,咬住了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進洶
涌的河中,舍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國君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
子?
”
景公說:
“
當(dāng)時黃河波濤洶涌,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了。這
是蓋世奇功,理應(yīng)吃桃。
”
晏嬰忙把剩下的一個桃子送給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眼看桃子分完了,
急得大喊大叫:
“
當(dāng)年我奉命討伐徐國,
舍生
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
5000
余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
和莒國也望風(fēng)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
”
晏嬰忙說;
“
田將軍的
功勞當(dāng)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jīng)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桃子熟
了,再請您嘗了。先喝酒吧。
”
,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
“
打虎、殺黿有
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戰(zhàn),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兩位國君面前受到這
樣的羞辱,
我還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
”
說罷,
竟揮劍自刎了。
公孫接大驚,
也拔出劍來,說道:
“
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大倒吃不到。我還有什么臉面活
在世上?
”
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沉不住氣了,大喊道:
“
我們?nèi)私Y(jié)為兄弟,誓
同生死,親如骨肉,如今他倆人已死,我如何茍活,于心何安?
”
說完,也拔劍自
刎了。
魯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來,說道:
“
我聽說這三位將軍都有萬
夫不當(dāng)之勇,可惜為了一個桃子都死了。
”
齊景公長嘆了一聲,沉默不語;這時,
晏嬰不慌不忙地說:
“
他們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智勇雙全、足當(dāng)將相之任的,我
國就有數(shù)十人,這等武夫莽漢,那就更多了。少幾個這樣的人也沒什么了不起,
各位不必介意,請繼續(xù)飲酒吧
!
”
3
、無過之過(晏子逐高繚)
晏子是齊國宰相,他輔佐齊王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
繚的,為官三年,從沒做過什么錯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卻把高繚給免職了。晏
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覺得晏子這樣做未免不合情理,于是,他們勸阻晏子。有
的說:
“
高繚侍奉先生三年,對先生向來都是言聽計從,并沒出過什么差錯呀。
”
有的說:
“
按常理,高繚做滿三年,又沒有過錯,先生理當(dāng)給他一定的爵位才是,
怎么反而把他辭掉呢?這好像說不過去吧!
”
晏子對左右勸阻的人說:
“
我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人,
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
料,必須用規(guī)矩來定方圓,要用斧子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
我手下的人,就應(yīng)像這些規(guī)、矩、斧子、刨子,幫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
以利我更好地幫齊王治國??墒歉呖澓臀乙黄鹱鍪乱呀?jīng)整
3
年了,對于我的缺點、
過錯,從來沒提出過任何批評意見,也沒作過任何糾正。我并非圣賢,平時工作
中難免有失誤,可是高繚只是一味順從我、稱贊我,這對我更好地為齊王工作又
有什么好處呢?非但沒有,反而有害。所以我決定辭退高繚,原因就正是你們所
說的
高繚無過
。
”
晏子真是一個有見地的賢相,
他的用人標(biāo)準(zhǔn)是反對圓滑處世、
一味討好上司。
這個用人標(biāo)準(zhǔn),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啟發(fā)的。
4
、晏子之御者
晏子擔(dān)任齊國之相時,有一天出去,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看她丈夫。她丈
夫替國相駕車,坐在傘下,用鞭子抽打著車前的四匹馬,趾高氣昂,十分得意。
車夫回來后,他妻子要求離婚,車夫問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說:
“
晏子身高不滿六
尺,身為齊相,名聞各國。今天,我看他出門,智謀深遠,態(tài)度謙虛?,F(xiàn)在看看
你,身高八尺,卻做人家的車夫,可是看你的樣子,好像還覺得很滿足,我因此
要求離婚。
”
從此之后,她丈夫處處收斂,謙卑多了。晏子覺得奇怪,就問他怎么
回事,車夫據(jù)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大夫。晏子擔(dān)任齊國之相時,有一天出去,
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國相駕車,坐在傘下,用鞭子抽打
著車前的四匹馬,趾高氣昂,十分得意。車夫回來后,他妻子要求離婚,車夫問
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說:
“
晏子身高不滿六尺,身為齊相,名聞各國。今天,我看
他出門,智謀深遠,態(tài)度謙虛?,F(xiàn)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卻做人家的車夫,可是
看你的樣子,
好像還覺得很滿足,
我因此要求離婚。
”
從此之后,
她丈夫處處收斂,
謙卑多了。晏子覺得奇怪,就問他怎么回事,車夫據(jù)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大
夫。
5
、晏子辭婚
春秋時期,齊景公有個女兒,從小就生得乖巧可愛,特別惹人喜歡,齊景公對
她更是愛如掌上明珠。
齊景公從宮中挑選出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女官,對女兒輔導(dǎo)培養(yǎng)。隨著時間一天一天地
過去,女兒長大了,不僅相貌漂亮,而且知書達禮,落落大方,成了朝野皆知的
絕代佳人。漸漸地,女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可把齊景公愁壞了。
許多上卿、
大夫都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到這位佳人。
一來可以跟國君聯(lián)姻,
即使
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也不至于遭到砍頭、抄家的懲罰;再者,百官知道
后都會來巴結(jié)自己,說不定能撈到很多的好處。
但是當(dāng)時有個規(guī)矩,
就是諸侯之女嫁給諸侯之子,
可景公擔(dān)心把女兒嫁到別的
國家去,父女就再難見面了,而且一旦兩國交戰(zhàn),女兒的處境就更難了,他放棄
了這種想法。
他又打算把女兒下嫁給國內(nèi)的臣民,這樣是離女兒近一些,可以常見到女兒。
但他又擔(dān)心門不當(dāng)戶不對,被人笑話,便也放棄了這種想法。
他想來想去想到了晏子,
晏子身為齊國的相國,
女兒嫁過去,
做一位相國夫人,
也不算辱沒門庭。但他不知道晏子是否同意,不能貿(mào)然行事,必須親自去聽聽晏
子的意見。
這一天,
齊景公坐車來到相國晏府。
晏子見國君到來,
慌忙出來拜見,
說道:
“
不
知君侯光臨,有失遠迎,臣罪該萬死
!
”
齊景公說:
“
相國不必客氣,寡人在宮中呆
膩了,來到相府與相國嘮嘮家常,不必大驚小怪。
”
晏子吩咐家人趕快擺酒,為君侯接風(fēng)。既然是家宴,晏子也就不拘禮了,喚出
相國夫人來給齊景公斟酒。齊景公問:
“
這是相國夫人嗎
”
晏子回答:
“
對,這是
臣的糟糠之妻。
”
齊景公等相國夫人退下后,說:
“
唉
!
真是又老又丑啊。寡人有個女兒,又年輕
又漂亮,
就把她嫁給相國做妻子吧
!
”
晏子離開坐位,
對著齊景公恭敬地回答說:
“
現(xiàn)
在她是又老又丑,可我與她生活在一起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因此也趕上過她又年輕
又漂亮的年華。況且人都是在年輕時把將來年老時托付給對方,在漂亮?xí)r把將來
丑陋時托付給對方,我已接受了她的托付,對她做出終身的承諾了。君侯想賞賜
給我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
難道是想讓我背棄妻子的托付而拋棄她,
另尋新歡嗎
”
晏子說完,向景公拜了兩拜,婉言拒絕了這件婚事。
人生哲理:夫妻之間應(yīng)信守對愛情的莊嚴承諾,不可因?qū)Ψ侥昀仙ザ残聟?br>舊。
6
、晏子諫齊景公
景公在位時,連下三天雪還不放晴。景公披著用狐貍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
正堂前的臺階上。晏子進宮謁見,站了一會兒,景公說:
“
奇怪??!下了三天雪可
是天氣不冷。
”
晏子回答說:
“
天氣不冷嗎?
”
景公笑了。晏子說:
“
我聽說古代賢
德的國君自己吃飽卻知道別人的饑餓,自己穿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
知道別人的勞苦?,F(xiàn)在君王不知道別人了。
”
景公說:
“
說得好!我聽從您的教誨
了。
”
便命人發(fā)放皮衣、糧食給饑餓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見到的,不必問他們
是哪鄉(xiāng)的;在里巷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家的;巡視全國統(tǒng)計數(shù)字,不必記他
們的姓名。士人已任職的發(fā)給兩個月的糧食,病困的人發(fā)給兩年的糧食??鬃勇?br>到后說:
“
晏子能闡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實行他認識到的德政。
”
7
、諫景公置酒泰山
景公在泰山的南邊擺酒宴,酒喝多了,景公四處望望他的土地,長嘆起來,流
下了幾行眼淚,說:
“
我寡人將離棄這堂堂的國家而死么!
”
左右有三個人幫助景
公哀哭,說:
“
我們是小人,還將感到難于去死,更何況您了!離棄這國家而死,
那豈是可行的呢!
”
晏子卻獨自拍著大腿,仰天大笑道:
“
今日的宴飲真高興??!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誅祝史(諫上·十二)》原文鑒賞
景公疥且瘧①,期年不已②。
召會譴、梁丘據(jù)、晏子而問焉③,曰:“寡人之病病矣④!使史固與祝佗巡山川宗廟⑤,犧牲圭璧⑥,莫不備具,其數(shù)常多于先君桓公⑦,桓公一則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殺二子者,以說于上帝⑧,其可乎?”
會譴、梁丘據(jù)曰:“可?!?br>
晏子不對。
公曰:“晏子何如?”
晏子曰:“君以祝為有益乎?”
公曰:“然?!?br>
晏子免冠曰:“若以為有益,則詛亦有損也⑨。君疏輔而遠拂⑩,忠臣擁塞(11),誄言不出。臣聞之:‘近臣嘿(12),遠臣喑(13),眾口鑠金(14)。’今自聊攝以東(15),姑尤以西者(16),此其人民眾矣,百姓之咎怨誹謗(17),詛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國詛,兩人祝,雖善祝者不能勝也。且夫祝直言情(18),則謗吾君也;隱匿過(19),則欺上帝也。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無罪(20),夏商所以滅也?!?br>
公曰:“善解予惑(21),加冠!”
命會譴毋治齊國之政(22),梁丘據(jù)毋治賓客之事(23),兼屬之乎晏子(24)。晏子辭,不得命,受相退(25),把政,改月而君病悛(26)。
公曰:“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為有力(27),邑狐與谷(28),以共宗廟之鮮(29)。賜其忠臣,則是多忠臣者(30)。子今忠臣也,寡人請賜子州款(31)。”
辭曰:“管子有一美(32),嬰不如也;有一惡,嬰不忍為也。其宗廟之養(yǎng)鮮也(33)?!?br>
終辭而不受。 、
【注釋】 ①疥(jie介):疥瘡。疥瘧:生疥瘡害瘧疾。 ②期(ji基)年:滿一年,一周年。已:止。 ③會譴(qian遣)、梁丘據(jù):二人是齊景公的嬖(bi)臣。 ④句中后一“病”字:意為病情加重。 ⑤史:官職名,掌管記載史事。固:人名。祝:官職名,主管祭祀時向神口誦頌詞。佗:人名。巡:巡祭。山川:指山川之神。宗廟:供奉祖先的神廟。 ⑥犧牲:祭神用的牲畜,如牛羊豬等。圭(gui歸)、壁:祭祀用的玉制的兩種不同形狀的禮器。 ⑦桓公:齊桓公,姜姓,名小白,前685—前643在位,春秋時五霸之首。 ⑧說(yue月):同“悅”。 ⑨詛(zu阻):詛咒,與“?!币庀鄬?。 ⑩拂(bi必):同“弼”。輔拂:即輔弼,輔佐君王的大臣。 (11)擁塞:同“壅塞”,堵塞,阻塞。 (12)嘿(mo末):同“默”,沉默不語。近臣:與國君同姓的臣子。 (13)暗(yin音):啞口不言。遠臣:異姓的臣子。 (14)鑠(shuo朔):銷,熔。鑠金:使金屬熔化。 (15)聊、攝:齊國兩個地名,在西界; (16)姑、尤:河名,即姑水和尤水.在齊國東界。 (17)咎(jiu舊)怨:責(zé)怪抱怨。誹(fei匪)謗(bang棒):譴責(zé)罪過,指責(zé)過錯。 (18)情:真實情況,指齊景公的各種罪惡。 (19)匿(ni逆):隱瞞。 (20)刑:殺。無罪:指史固、祝佗,也兼指下旬中夏桀和商紂殺掉的賢者。 (21)惑(huo或):迷亂,糊涂。 (22)毋(wu無):不要。 (23)賓客:指各國諸侯及往來的使臣。(24)兼:兩者,指管理政務(wù)和接待賓客的兩種職務(wù)。屬(zhu主):委托,交付。 (25)相:官職名,國相。 (26)悛(quan全):止,意同“痊(quan全)”,病愈。 (27)管子(前?—前645):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齊國大政治家,事齊景公,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輔佐桓公九合諸侯,一匡無下,創(chuàng)立齊國的霸業(yè)。力:功。 (28)邑:設(shè)立封邑。狐、谷:兩地名。 (29)共(gong公):同“供”,供給。鮮:古時天子或諸侯祭祖用的野獸,其他人不得用。 (30)多:贊美,嘉許。 (31)州款:齊邑名。(32)美:好事,下文的惡,指壞事。言管仲治齊國佐桓公建立霸業(yè),是一美;管仲受桓公之賜,私家祭祖用鮮,這是越禮,為一惡。 (33)養(yǎng):當(dāng)是“羞”,進獻。本句當(dāng)是注文,解釋前句“惡”的含義,后人誤將闌入正文。
【今譯】 齊景公生疥瘡又害瘧疾,整整一年不好。
他召來會譴、梁丘據(jù)、晏子問話,道:“寡人的病加重了。派出史固和祝佗巡祭名山大川宗廟,用的犧牲圭璧,沒有不周備齊全的,那數(shù)量常常多于先君桓公,桓公用一份寡人就用雙份。病不見好,反而更甚了。我想要殺掉這兩個人求得上帝的歡喜。這樣可行嗎?”
會譴、梁丘據(jù)答道:“可行?!?br>
晏子不答言。
景公問:“晏子你以為如何?”
晏子道:“國君認為祝禱有好處嗎?”
景公答:“是的?!?br>
晏子摘下帽子,說:“要是認為祝禱會有好處,那么詛咒也是會有損害的。國君疏遠左輔右弼,忠臣受到阻塞,規(guī)諫之言無處表達。臣聽說:‘同姓的大臣沉默不語,異姓的大臣啞口不言,民眾的輿論勢如烈火可使金石銷熔?!?dāng)前齊國自聊、攝以東,姑水、尤水以西,這地面上人民眾多,百姓紛紛責(zé)怪抱怨、出言誹滂,對上帝咒罵國君的人太多了。一國的人都在詛咒,只有兩個人在祝禱,即使最善于祝禱的人也是勝不過民眾的。況且,祝禱者照直說出國君您的罪過,那就是犯謗君之罪;如果隱瞞國君的過錯,那就是欺蒙上帝。上帝有靈,就不能欺騙;上帝不靈,那么祝禱也沒用。希望國君認真想一想。不然,濫殺無罪的人,這便是夏桀商紂自取滅亡的做法。”
景公道:“你善于解除我糊涂的想法,戴上帽子吧!”
景公命令會譴不許再掌管齊國的政務(wù),梁丘據(jù)不許再過問接待賓客的事務(wù),這兩項要職全都交付給晏子。
晏子推辭不受,不得景公的允許,接受相位而退,從此執(zhí)政。過了一個月,景公的病全好了。
齊景公對晏子說:“昔日我先君桓公,因為管子有功,所以設(shè)狐、谷兩地作管子的封邑,借以供給祭祀宗廟時用的野牲。賞賜忠臣,這是嘉獎忠臣的做法。晏子你是當(dāng)今的忠臣,寡人想要賜給你州款作封邑?!?br>
晏子辭謝道:“管子有一美,晏嬰我不及他;有一惡,晏嬰我不忍照辦。他祭宗廟進獻野牲是僭越禮數(shù)的。”
晏子推辭,始終不肯接受。
【集評】 明·楊慎評《晏子春秋》:“奪喜與懼,反得其理。(晏子論祝、詛)何其警醒!班婕妤只得末二語(上帝神、不神句)已足傳。(晏子辭州款)善讓人,善自頌!”
明·陳仁錫《諸子奇賞》:“(一國詛,兩人祝)議論絕倒。(晏子辭州款)特立獨行。”
明·姜思?!吨T子鴻藻》:“(此文)比《左傳》更蒼。(晏子)以宗廟之養(yǎng)鮮為惡,其己也嚴矣?!?br>
【總案】 《左傳》昭公二十年有與本文相同的記事,細節(jié)與文字互有差異。本文當(dāng)是根據(jù)不同的傳聞記述的歷史故事。
齊景公“疥且瘧”,久病日重。他忽然想要殺掉祝史,取悅天帝,禳災(zāi)除病。顯然,這是以“人牲”祭天的愚昧習(xí)俗的殘余。晏子不贊同這種兇殘而不人道的作法。他機智地就祭?;顒颖硎玖恕疤焐駸o靈”的思想,還嚴肅地陳說了齊國百姓詛咒暴君的忿恚之情。這便是本文最鮮明而富有戰(zhàn)斗精神的主題。晏子明言:“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叭粢詾?祝)有益,則詛亦有損也”。對齊國的現(xiàn)實,晏子指出:“百姓之咎怨誹謗,詛君于上帝者多矣”。晏子他毫無夸張地點明:“眾口鑠金”,“一國詛,取人祝,雖善祝者不能勝也”。晏子認為百姓憤怒的輿論中便積蘊著巨大的力量,這力量是任何人所戰(zhàn)勝不了的。故事的內(nèi)容表明,這是閃耀著無神論思想和人民精神的優(yōu)秀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87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季梁:往北的馬車到不了楚國
下一篇: 孫武和《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