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個(gè)故事,葉公告訴孔子:楚國有人,其父偷羊,就向官府告發(fā),父被抓。意即楚人不徇私情??讋t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币愿婷?、舉報(bào)之名傷害人性,這樣的制度無疑是惡制度!
附: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歷代追謚孔子: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弟子心喪三年,廬于墓旁者百余室,因名其地為“孔里”,并各植樹一棵??鬃雍笠岢欣^其儒學(xué),為名相、博士、大儒。臺灣之孔垂長先生,為其79代嫡孫??鬃邮墙逃?、亦是政治家,孔子去世后,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謚。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褒成”褒獎(jiǎng)其功勞,“宣尼”是謚號,“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元宏稱孔子為“文圣尼父”?!拔氖ァ笔亲鹛?,“尼父”是敬稱。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靜帝宇文衍追封孔子為“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
隋開皇元年(581年),文帝楊堅(jiān)稱孔子為“先師尼父”;乾封元年(西元666年),高宗李治贈(zèng)孔子為“太師”,“太師”為官位。
武周天綬元年(690年),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奥〉馈笔欠馓?,“公”是爵位。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拔男睘橹u號,“王”是爵位。這兒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文宣公為衍圣公,后代相沿不改。
西夏仁宗三年(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頒布詔令:“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據(jù)《宋史·夏國傳》和吳廣成《西夏書事》記載)這一封號是給歷朝歷代最高級別的人的。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銜“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圣先師”。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尊“大成至圣先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90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