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妒酚洝す荜塘袀鳌?/p>
譯文:
(晏子)輔佐了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由于節(jié)約儉仆又努力工作,在齊國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做了齊國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絲綢衣服。在朝廷上,國君說話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國君的話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辦事。國君能行正道,就順著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時,就對命令斟酌著去辦。
一
小小身軀,卻讓別人仰視膜拜。
一張利嘴,能讓別人無話可說。
但他終究無法阻止姜太公的子孫們走向沒落。
這就是小身材大能量的宰相晏子。
二
先扒一扒晏子的身高。
從史料上看,關于晏子的身高一共有三種版本。
《史記》說六尺,《晏子春秋》說五尺,《東周列國志》更離譜,只有三尺。
周代的一尺,相當于現(xiàn)在的23.1厘米,這樣算來晏子的身高分別是138.6厘米、115.5厘米和69.3厘米。
《東周列國志》有些演義的成分,《史記》也經(jīng)常有些春秋筆法,相比之下,作為有些晏子傳記性質(zhì)的《晏子春秋》可信度更高些。
所以,晏子的身高大致應該在一米二左右。雖然那時候的人身高普遍不高,但是一米二也絕對屬于小身材了。
三
晏子是山東高密人,是莫言的老鄉(xiāng)。晏子是對他的尊稱,他的名字是晏嬰。
如果晏子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以他的身材,要想當上宰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晏子有一個好爸爸,晏子的爸爸晏弱是齊國的上大夫,加上那時候有個世襲的好制度,所以小身材的晏子進軍政壇毫無難度。
進了政壇,不好好混,同樣沒戲。沒有顏值的晏子要出人頭地更是要拼實力。
晏子先后輔佐了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兩代三朝國王,時間長達50多年。但是這幾個國王都不咋樣,完全沒有他們祖先姜太公的英明神武。
所以,盡管晏子很辛苦很努力地為國護盤,盡管齊景公時期出現(xiàn)了短暫的牛市,齊國還是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晏子死后又茍延殘喘了幾任國王之后,齊國雖然還是齊國,但當家的國王已經(jīng)不姓姜,而是姓田了。
四
晏子是歷史上有名的宰相,但是他的宰相之路卻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簡單說一下晏子所經(jīng)歷的三位國王。
齊靈公就不評價了,謚號是“靈”的不會是什么好鳥;
齊莊公窮兵黷武不自量力,還跟大臣的老婆瞎搞,結果被捉奸在床,被大臣一刀干掉;
齊景公也是一個窮奢淫欲的暴君,齊國的鞋店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鞋子滯銷,反而是假肢大賣,就是因為好多人的腳被齊景公剁掉了。
國王不給力,大臣們一個個也不是善茬。當時齊國的家族勢力有好幾個,爭權奪利,無所不為,連國王都被架空了。
晏子在夾縫中求生存,曾經(jīng)激流勇退辭官隱居,曾經(jīng)到基層當了六年小小縣令,有好幾次,晏子都在家族爭斗中距離死亡僅僅一步之遙。
一直到公元前532年,齊景公當政的時候,四大家族火拼,晏子才撿了個便宜,火中取栗,當上了宰相,得以在政事上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之后,晏子又曾經(jīng)下野七年,然后再度復出,一直到公元前500年去世。
所以,晏子從政50多年,當宰相的時間大約是25年的樣子。
五
晏子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不少第一,這里說兩個。
第一,晏子是第一個提出“廉政”的政治家。
晏子說,“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晏子提出的“廉政”思想的核心是公正和節(jié)儉,和現(xiàn)在的“廉政”有一些區(qū)別,但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晏子從政秉公無私,親朋好友求他辦事,合法的就辦,不合法的堅決不辦,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封地、住房,小到車馬、衣服,一律不收。
晏子自己就是一個節(jié)儉的模范,是執(zhí)行N項規(guī)定的楷模。他吃飯吃的是脫殼的粗米、海苔,飯桌上最多一個肉菜,堂堂宰相夫人數(shù)十年如一日穿著粗布衣服。
第二,晏子是中國第一個裸捐的人。
晏子在從宰相位置上告老的時候,提出把自己的封地退還給國王,齊景公說了這不合規(guī)矩啊,堅決不同意,但晏子最后還是找到辦法做到了“裸捐”。
《百家講壇》稱晏子是“裸捐始祖”。
六
晏子的嘴很厲害,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說不同的話,要么鋒芒畢露,要么非常含蓄;要么嚴肅莊重,要么滑稽幽默,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晏子是一個小故事制造機器,在他身上發(fā)生了許多小故事(包括成語),一直流傳至今。
“折沖樽俎”、“坐地訟公”、“南橘北枳”、“紀國金壺”、“華而不實”、“死馬殺人”、“燭鄒養(yǎng)鳥”、“挨肩接踵”、“揮汗如雨”、“二桃殺三士”、“掛牛頭賣馬肉”等等。
這里想說一下“二桃殺三士”,個人認為這是晏子完美品格的一個瑕疵。
故事說,齊王身邊有三個勇士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都特別厲害,但是很不講禮貌,晏子跟他們打招呼,人家鼻孔朝天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晏子就建議齊景公殺了他們,并用兩個桃子作為賞賜,結果一番爭斗下來,三個勇士都自殺了。
豬哥亮就曾經(jīng)對晏子的做法嗤之以鼻。人家只不過不懂禮貌而已,至于用計謀殺了人家嗎?人家又沒有犯下什么大罪,只是說難以控制就動殺心,不合適吧?
你晏子的嘴不是很厲害嗎?是不是可以說服這三個勇士呢?
后世分析,這可能是勇士們的“武”和晏子推崇的“禮”有沖突,才導致了這個故事的發(fā)生。
七
晏子是個有遠見的人。
他很早就預言田家會成為齊國的大患,但是他不但勸說田家在家族爭斗大勝之后要韜光養(yǎng)晦,還推薦了田家旁支子弟擔任重要的軍職。
為什么呢?
或許,晏子只是根據(jù)當時的形勢作出他覺得合適的策略。又或許,他覺得有些東西無法阻擋,自己已經(jīng)盡到了提醒的責任。
晏子死后,他的兒子晏圉輔佐新的國王,但還是被其他家族勢力成功篡權,扶植了一個傀儡國王齊悼公,晏圉也只好開啟流亡生涯,齊國的晏氏家族就此消亡。
八
被迫政治避難的晏圉流亡魯國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起晏子:如果自己的小個子爸爸還在的話,會如何處理紛亂的局勢?
被徹底架空的齊悼公在位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起晏子:如果這個大能量的宰相還在的話,自己的日子是不是會好過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91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