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傳書】的故事源于蘇武牧羊。漢武帝時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被囚禁于北海。后來漢匈和好要求釋放蘇武,匈奴卻詐稱蘇武已死,而后漢朝得到一只從北飛來的鴻雁,鴻雁腳上系有帛書稱蘇武還在北海,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蘇武。從此,鴻雁便成為了信使的象征。
我們常說的鴻雁傳書源自于漢武帝時期蘇武的故事。 漢武帝時期,有個特別有名的人物叫蘇武。蘇武那時候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不過匈奴兵沒有按來使的禮節(jié)對待蘇武,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勸蘇武投降。
不過蘇武并沒有出賣漢武帝,這種態(tài)度惹得匈奴的首領(lǐng)非常氣憤,但是他又不敢殺了蘇武,就把蘇武安排在北海邊,讓蘇武放羊,有個非常出名的故事名字就叫“蘇武牧羊”。
在蘇武牧羊遭受威逼利誘期間,漢武帝和他的臣子們也是想盡各種辦法希望能把蘇武救回來。但是中原地帶距離匈奴何止千里,漢武帝幾次派使臣希望對方把蘇武放回來,但是匈奴一直回復的是蘇武已經(jīng)死了。
使臣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告知他蘇武還沒有死,只是被流放到北海放羊。于是使臣便告訴匈奴首領(lǐng),謊稱漢武帝在狩獵的時候射下來一只鴻雁,這只鴻雁的腳上有蘇武寫給漢武帝的書信,蘇武肯定沒有死。匈奴首領(lǐng)至此才承認蘇武的事情,放蘇武回去。
鴻雁傳書源自于蘇武牧羊的典故。
據(jù)《史記》記載,漢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帶多年。后來,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于謊稱蘇武已死。
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并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單于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稱。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的歷史有:
1、傳說漢高祖劉邦被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
2、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
3、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qū)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只參加,賽距約400華里。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
4、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于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鵠傳書的出處:鴻鵠傳書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在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后被單于扣留,蘇武不肯就范,于是流放到北海放羊數(shù)十年;漢昭帝繼位時,漢匈和親,漢朝使者要求釋放蘇武,而單于謊稱蘇武已死;同蘇武一起被扣留的副使?;莅烟K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讓漢使對單于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大雁,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蘇武未死。單于聽后十分驚奇,又無法抵賴,只得把蘇武放回漢朝。
鴻雁傳書的意思
鴻雁傳書又叫做飛鴿傳書。鴻雁傳書一般用來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鵠飛得很高,也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鴻雁原本是大型候鳥,每年在秋季時就會南遷,因此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鴻雁傳書的典源
《漢書》卷五十四:數(shù)月,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9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左車獻計韓信攻燕
下一篇: 陳平離間項羽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