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一:閨房之樂,張敞畫眉
西漢張敞(公元前
?-公元前48年),字子高,西漢大臣,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祖父張孺為上谷太守,徙居茂陵(今陜西省興平縣一帶)。父張福事漢武帝,官至光祿大夫。張敞事宣帝時,徙居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吳嘉紀(1618年-1684年)字賓賢,號野人
,江蘇東臺人(清代屬于揚州府泰州)。出生鹽民,少時多病荀粲(209?~238
“三種境界”論出自晚清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
古詩詞中人生“三種境界”是: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人生“三種境界”分析: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戀花》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
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
談境界:
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的創(chuàng)作上有一個最顯著的特色
,就是化用前人詩詞,借用前人“境界”,再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意”,以西方哲學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思想,堪稱近代西方哲學和傳統(tǒng)文藝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在王國維的化用中
,有些是直接借用前人的詞語“點鐵成金”,有些在引用時作了細微修改,使之與自己的作品更加融合,還有更為隱蔽一些的化用方式——套用句式,等等。借用前人的境界,來表達自己的境界,古為今用,西為中用,人為我用,時至今日仍在給予人們啟發(fā)。古人之境界與我之境界
借用前人成句來表達自我
,并非王國維首創(chuàng)。北宋名士晁迥評詩,會融合儒王國維借用前人成句來表達的“我之境界”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三種境界”。在“予心愜當”這一點上,王國維與晁迥并無差別。雖是斷章取義,卻同新的語境完美結(jié)合。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以“境界”立說
,而“三種境界”能夠貫穿王國維的境界說理論,的確實發(fā)人深思。《人間詞話》初版于1908年
,在這之前的1906年從1905到1913年的8年中
在《文學小言》和《人間詞話》中
在《文學小言》中
,王國維重點闡述了“三種階級”之間的遞進關(guān)系,以及在天才之外仍需要莫大的修養(yǎng),但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說“三種境界”
王國維在《靜安文集續(xù)編自序》中曾這樣解剖自己的“性質(zhì)”,說:“余之性質(zhì)
王國維構(gòu)建“三種境界”體系
曾有學者將“三種境界”概括為從漸修到頓悟的過程
然而
第三境確實有漸修后的頓悟之意,可要注意的是
此外,還當注意
王國維雖謙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98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歷代五虎上將
下一篇:
后主劉禪不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