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森下敬一博士曾言:“長生不老是不存在的幻想,但延長我們的壽命卻是真實的。延長壽命的理論和方法盡管很多,但一個基本的事實卻是公認的,即人的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習慣可以延長(或縮短)人的壽命?!?/p>
而這種思想,最早卻是由東晉著名道學家、思想家、醫(yī)學家葛洪在《抱樸子·內篇》中提出來的,他明確地說:“壽命在我,而不在神仙?!别B(yǎng)生之道,其“訣在于志”,壽命不取決于天命、富貴,而取決于自身,正確的養(yǎng)生原則,在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大量調查表明,只要人們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預防威脅人們生命的疾病,從而延長自己的壽命。這正是葛洪所說的“養(yǎng)生以不傷為本”、“身體不傷”方可延年的基本理念。這種養(yǎng)生理念的科學性已經為長壽生物學和預防醫(yī)學的研究所一再證實。
葛洪的養(yǎng)生理念是建立在調節(jié)日常的生活之中的,他從預防為主的角度,首先提出了“養(yǎng)生以不傷為本”的論點,具體論述了傷身的十三個方面,即“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也;汲汲所欲,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臥,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不交,傷也”。這十三個方面的任何一個方面,如果傷之太久,都會影響壽命。所以,他進一步指出:“凡言傷者,亦不便覺而,謂久則壽損耳”,“積傷至盡則早亡”。
葛洪針對這不知不覺而容易產生的“十三傷”,制定了“不傷身”的“養(yǎng)生之方”三十條,其內容如下:
唾不及遠;
行不及步;
耳不極聽;
目不久視;
坐不至久;
久臥不及疲;
先寒而衣;
先熱而解;
不欲極饑而食;
不欲極渴而飲;
食不過飽;
飲不過多。凡食過則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不欲甚勞甚逸;
不欲起晚;
不欲汗流;
不欲多睡;
不欲奔車走馬;
不欲極目遠望;
不欲多啖生冷;
不欲飲酒當風;
不欲數數沐??;
不欲廣志遠愿;
不欲規(guī)造異巧;
冬不欲極溫;
夏不欲竊涼;
不露臥星下;
不眠中見肩;
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不欲冒之;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
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咸多傷心,甘多傷腎。
這些措施,看似繁瑣,實乃簡易,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只要稍加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會習以為常,寓養(yǎng)生于日常生活之中。但這些生活瑣事,往往又為人們所忽視。所以,葛洪強調指出“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若能愛之于微”就必然會“成之于著”,達到延年益壽之目的。其實,只要自身的免疫力強,任何病邪都難以侵襲,即使被襲,對機體的傷害也會很輕,甚至沒有。增強自身免疫力,是每一個人終極一生的要務。葛洪提出“善養(yǎng)生者,必保其精”,這個“精”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人體的正氣(抵抗力),就是所謂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光靠藥物是不能完全預防和戰(zhàn)勝疾病的,我們還要靠科學的生活、運動和營養(yǎng),這就要從平時做起,于細微之處點點滴滴地培育我們的抗病能力,而這正是葛洪養(yǎng)生理念的精髓所在。
1
2
睡覺不點燈,早起頭不暈。
3
要想睡得人輕松,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
4
藥補食補,莫忘心補。以財為草,以身為寶。
煙熏火燎,不吃為好。油炸腌泡,少吃為妙。
5
臭魚爛蝦,索命冤家。食服常溫,一體皆春。
冷勿冰齒,熱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飲。
6
多食果菜,少食肉類。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時。
頭部宜冷,足部宜熱。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7
養(yǎng)生在勤,養(yǎng)心在靜。
8
人到老年,必須鍛練。散步慢跑,練拳舞劍。
莫怕嚴寒,清掃庭院。繪畫添趣,心胸廣寬。
9
聞雞起舞,床不可貪,種花養(yǎng)鳥,習書覽篇。
奕棋唱戲,房事莫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
活動身體,貴在經常,心情舒暢,長壽健康。
遇事勿怒,勞勿過偏,茶水勿濃,學習勿念。
11
飲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飯勿語,切勿吸煙。
低鹽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飯莫過量。
12
每日三餐,調劑適當,蔬菜水果,多吃無防。
按時入睡,定時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見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3
飲酒勿過,名利勿鉆。
閑氣勿生,胸懷要寬。
感情不是做買賣,失意了就要傾家蕩產;感情也不是下賭注,輸掉了就變成窮光蛋。感情是兩顆心的碰H和相許,如同和諧的樂譜的音符,譜寫人間的圣潔。
14
心無病,防為早,心里健康身體好。
心平衡,要知曉,情緒穩(wěn)定疾病少。
五十自然中的萬物都可以用圓柱體椎體和球體來表現,那就是根據透視法則,使物體塊面的前后左右都集中在中心的焦點上。
15
練身體,動與靜,彈性生活健心妙。
要食養(yǎng),八分飽,臟腑輕松自疏導。
16
人生氣,易衰老,適當宣泄人歡笑。
品書畫,溪邊釣,選擇愛好自由挑。
17
動腦筋,不疲勞,思睡養(yǎng)心少熱鬧。
有規(guī)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協調。
18
常搓手,可健腦,防止凍瘡和感冒。
19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臍,冬不蒙頭。
白天多動,夜里少夢。
20
睡前洗腳,勝吃補藥。
晚上開窗,一覺都香。
貪涼失蓋,不病才怪。
21
早睡早起,怡神爽氣。
貪房貪睡,添病減歲。
人生如逆旅,一程接一程,山一程,水一程,風一程,雨一程,悲一程,喜一程,窮一程,富一程,聚一程,別一程,幼稚一程,成熟一程,失敗一程,成功一程,甜蜜一程,沮喪一程,平淡一程,輝煌一程。中秋就要到了,愿皎潔明月照亮你每一程,愿甜蜜幸福陪你每一程。
夜里磨牙,肚里蟲爬。
22
一天吃一頭豬,不如床上打呼嚕。
23
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腳再上床。
24
枕頭不選對,越睡人越累。
先睡心,后睡人,睡覺睡出大美人。
25
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
愿你是風,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開藍色的波瀾。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將彩色的人生擁抱。
夏季養(yǎng)生格言
1、手指常動,百脈皆通。
2、夏季炎熱潮濕,需防風濕暑濕。
3、槍不擦不亮,身不練不壯。
4、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5、早起練長跑,老年變少年。
6、夏季酷熱熏蒸,須防中暑傷津。
7、勤洗澡,去塵埃。
8、飯后三百步,不用進藥鋪。
9、若要身體好,肚子八成飽。
10、勞其形者長壽,安其樂者命短。
11、昧用者壽短,善用者延年。
12、常擦背,可防癌。
13、睡覺不蒙頭,清早戶外走。
14、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15、人老先從腿上老,防老須從腿上找。
16、夏季飲食清淡,少吃油膩生冷。
17、及時補足水分,避免津液耗凈。
18、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9、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
20、人活百年并不難,養(yǎng)生保健是關鍵。
21、忌在日下暴曬,或做劇烈活動。
22、夜晚不宜露宿,空調風扇濕度。
23、多吃五谷雜糧,勝服人參鹿茸。
24、惜未危之命,治未病之玻。
25、可選釣魚散步,旅游太極游泳。
26、能動能靜,可以長生。
27、大汗冷水沖洗,隨便躺臥濕地。
28、笑口常開,少病少災。
29、靜以養(yǎng)神,動以練形。
30、運動運動,病魔難碰。
31、陰氣侵襲機體,誘發(fā)腸炎濕痹。
32、鐵不煉不成鋼,人不練不健康。
33、不用打針和吃藥,日行萬步有奇效。
34、吃飯即睡,易病減歲。
35、喝些熱茶熱湯,注意飲食衛(wèi)生。
36、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玻。
37、懶惰催人老,勤勞可延年。
38、觀數夏夜繁星,保持好的心情。
39、心靈手巧,手巧心靈。
古人養(yǎng)生格言
1、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善養(yǎng)生者,先除欲念。
4、笑口常開,百病不來。
5、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
6、三分醫(yī)治,七分調養(yǎng)。
7、樹怕剝皮,人怕傷心。
8、體欲常勞,食欲常少。
9、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10、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11、久立先養(yǎng)足,久夜先養(yǎng)目。
12、蘿卜上了街,藥方把嘴撅。
13、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
14、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15、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16、生活上適度,精神上大度。
17、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
18、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
19、多言則背道,多欲則傷生。
20、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
21、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yǎng)陽氣。
22、養(yǎng)生必先養(yǎng)德,大德必得其壽。
23、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fā)不易白。
24、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
25、食過則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26、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27、治病必先治神,藥療必先心療。
28、呼吸吐納,熊經鳥伸,為壽而矣。
29、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
30、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
31、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
32、枕上愁煩多發(fā)病,床上歡笑勝尋醫(yī)。
33、要活好,心別?。簧浦婆?,壽無數。
34、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35、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
36、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來心體寬。
37、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
38、心胸里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
39、忠誠是長壽之本,善良是快樂之源。
40、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41、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
42、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
43、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44、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養(yǎng)心貴寡欲。
45、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兩鞭之。
46、涌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
47、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48、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于急促。
49、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yǎng)生。
50、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51、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先。
52、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53、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
54、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55、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56、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
57、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58、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yǎng)德尤養(yǎng)生之第一要也。
59、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
60、養(yǎng)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
古代養(yǎng)生格言
1、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端貑栐u熱病論》
2、心要常操,身要常勞。明呂坤《呻吟語》
3、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端貑栠z篇刺法論》
4、君若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馬王堆漢墓帛醫(yī)書
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晉皇甫謐《帝王世紀》
6、縱欲戕生,古今同慨。清梁章鉅《退庵隨筆》
7、善攝生者,先除欲念。明陳繼儒《食色紳言》
8、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yǎng)。宋陳直《養(yǎng)老奉親書》
9、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明高濂《尊生八箋》
10、養(yǎng)生者,心欲求寐愈難。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11、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12、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fā)不易白。明王文祿《醫(yī)先》
13、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yǎng)陽氣。晉葛洪《抱樸子》
14、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额愋抟E》明胡文煥
15、養(yǎng)生之道,莫先于飲食。清劉承干《嘉業(yè)堂叢書》
16、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17、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明高濂《尊生八箋》
18、男貴寡欲養(yǎng)精,女貴平心養(yǎng)血。明萬全《廣嗣紀要》
19、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20、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清吳瑭《溫病條辨》
21、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元羅天益《衛(wèi)生寶鑒》
22、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明陳繼儒《養(yǎng)生膚語》
2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道。春秋李耳《老子》
24、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清王世雄《隨息居飲食譜》
25、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26、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清程杏軒《醫(yī)述》
27、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睹鲄卫ど胍髡Z》
28、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內,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外。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29、讀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李耳《老子》
31、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睹鼾復①t壽世保元》
32、生身以養(yǎng)壽為先,養(yǎng)身以卻病為急。明高濂《尊生八箋》
33、發(fā),血之窮也,千過梳發(fā),發(fā)不白。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34、斗一斗,瘦一瘦;讓一讓,胖一胖。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35、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6、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養(yǎng)心貴寡欲。明王文祿《醫(yī)先》
37、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煥《養(yǎng)心要語》
38、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39、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明高濂《尊生八箋》
40、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于急促。明呂坤《呻吟語》
41、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戰(zhàn)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
42、節(jié)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明胡文煥《續(xù)附養(yǎng)生要訣》
43、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西漢劉安等《淮南子》
44、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45、寒暖適體,勿侈華艷,可以延年?!赌铣禾蘸昃梆B(yǎng)性延命錄》
46、涌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清尤乘《壽世青編》
47、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明王蔡《修真秘要》
48、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49、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明陳繼儒《食色紳言》
50、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明萬全《養(yǎng)生四要》
51、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素問五常政大論》
52、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其亦由是。《宋官修圣濟總錄》
53、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明鄭宣《昨非庵日纂》
54、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5、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端貑栮庩枒蟠笳摗?br>
56、善養(yǎng)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57、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58、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59、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yǎng)生。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60、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老年人保健養(yǎng)生格言大全
只要心態(tài)調整好,人體免疫就提高。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云舒。
世事滄桑習事定,胸心海岳夢中飛。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理不好,病治不好。心理健康,身體健康。不生百病,不用藥方。
任憑世間滄桑變,我心平靜身體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為浮名羈絆我。
人生若戲,有緣相聚。彼此情誼,務須珍惜。瑣事毆斗,庸人之舉。大智若愚,舍私取義。俯仰無愧,心曠神怡。隨遇而安,自成天趣。
舒心謠: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樂也一天。每月領取退休金,多也喜歡,少也喜歡。相聚談論天下事,古也談談,今也談談。別人有難我去管,于人方便,于己方便。閑著沒事街上轉,這里看看,那里看看。你我對弈圖消遣,贏也三盤,輸也三盤。不攀不比不惱煩,心也舒坦,身也舒坦。外甥孫子同樣看,女兒喜歡,兒也喜歡。夫妻關心互照管,你也坦然,我也坦然。天天歡樂笑開顏,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養(yǎng)心八珍湯 八味藥:慈愛心一片,好肚腸二寸,正氣三分,寬容四錢,孝順常想,老實適量,奉獻不拘,不求回報。把這八味藥,放在 寬心鍋 里炒,文火慢炒,不焦不燥。再在 公平缽 里研,細磨慢研,越細越好,三思為末,淡泊為引,早晚分服,和氣湯送下??蓛艋撵`,升華人格,平靜心態(tài),榮辱不驚。 養(yǎng)心八珍湯 有六大功效:誠實做人,認真做事,奉獻社會,享受生活,延年益壽,消災免禍。
有病的皇帝,不如無病的乞丐。
人生四最:因氣生病最不該,身患重病最悲哀,絕癥康復最舒暢,死于無知最冤枉。
病有五來:吃出來,喝出來,吸出來,懶出來,氣出來。
神療重于食療,食療重于藥療,防病重于治病。
經風雨,見世面,勤活動,多鍛煉,精神安,體魄健。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多吃水果多吃菜,防病健身心愉快。飲食活動要適量,恰到好處身體壯。天天堅持萬步走,能夠活到九十九?;顒痈栟D,早晨最好不鍛煉。
人老三不四有:不閑著,不累著,不氣著;有老伴,有老友,有老窩,有老底。
夫婦三從四得:說的正確聽從,指揮對的服從,老伴外出跟從;一時沖動忍得,買必需品舍得,相互好處記得,生活保健懂得。
健康長壽之法: 保健鍛煉,快走慢跑 ;健康長壽之道: 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健康長壽之秘訣: 按時作息,規(guī)律生活 ;健康長壽金鑰匙: 心理平衡,天天歡樂 。
十者壽,即:合理膳食者壽,體動心靜者壽,清心寡欲者壽,勤于動腦者壽,修身養(yǎng)性者壽,與人為善者壽,謹慎認真者壽,忘病忘憂者壽,聽樂觀景者壽,老有所為者壽。
健康長壽四句話,十六個字。即:一個中心,兩個基點,四大作風,八項注意。一個中心是健康;兩個基點是糊涂一點,瀟灑一點;四大作風是: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天倫之樂;八項注意是: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保健四個最好: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態(tài)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甜語甜食,奪志壞齒。生活有度,人生添壽。吃飯有度,不胖不瘦。
四莫忘:養(yǎng)生莫忘養(yǎng)心,養(yǎng)心莫忘寡欲;至樂莫忘求知,求知莫忘讀書。
保持“三樂”心態(tài):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
天天微笑容顏悄,七八分飽人不老,相逢莫問留青術,淡薄寧靜比藥好。
平和、豁達、謙虛、珍惜。
慈:就是心底慈善;儉:儉于飲食則養(yǎng)脾;和:和者致祥之道;靜:身不可過勞,心不可輕動也。
寬心、順心、孝心、童心。
窮不愁、苦不愁、困難不愁、死也不愁。
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常吃一點蒜,消毒又保劍
多吃一點姜,益壽保安康,每天一只果,老漢變小伙。
飲前一碗湯,勝似好藥方,飯后一支煙,傷胃又傷肝。
練出一點汗,小病看不見,干凈一身輕,不凈生百玻
多食一點醋,不用上藥鋪,亂吃一頓傷,會吃千噸香。
多練一瞇功,老來少得病,一藥一個性,亂用會喪命。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老祖宗留下的養(yǎng)生格言大全》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句子大全 專題。
1、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端貑栐u熱病論》
2、心要常操,身要常勞。明呂坤《呻吟語》
3、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端貑栠z篇刺法論》
4、君若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馬王堆漢墓帛醫(yī)書
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晉皇甫謐《帝王世紀》
6、縱欲戕生,古今同慨。清梁章鉅《退庵隨筆》
7、善攝生者,先除欲念。明陳繼儒《食色紳言》
8、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yǎng)。宋陳直《養(yǎng)老奉親書》
9、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明高濂《尊生八箋》
10、養(yǎng)生者,心欲求寐愈難。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11、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12、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fā)不易白。明王文祿《醫(yī)先》
13、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yǎng)陽氣。晉葛洪《抱樸子》
14、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额愋抟E》明胡文煥
15、養(yǎng)生之道,莫先于飲食。清劉承干《嘉業(yè)堂叢書》
16、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17、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明高濂《尊生八箋》
18、男貴寡欲養(yǎng)精,女貴平心養(yǎng)血。明萬全《廣嗣紀要》
19、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清曹廷棟《老老恒言》
20、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清吳瑭《溫病條辨》
21、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元羅天益《衛(wèi)生寶鑒》
22、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明陳繼儒《養(yǎng)生膚語》
2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道。春秋李耳《老子》
24、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清王世雄《隨息居飲食譜》
25、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26、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清程杏軒《醫(yī)述》
27、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明呂坤呻吟語》
28、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內,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外。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29、讀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李耳《老子》
31、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2、生身以養(yǎng)壽為先,養(yǎng)身以卻病為急。明高濂《尊生八箋》
33、發(fā),血之窮也,千過梳發(fā),發(fā)不白。唐張湛《養(yǎng)生要集》
34、斗一斗,瘦一瘦;讓一讓,胖一胖。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35、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6、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養(yǎng)心貴寡欲。明王文祿《醫(yī)先》
37、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煥《養(yǎng)心要語》
38、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39、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明高濂《尊生八箋》
40、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于急促。明呂坤《呻吟語》
41、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戰(zhàn)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
42、節(jié)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明胡文煥《續(xù)附養(yǎng)生要訣》
43、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西漢劉安等《淮南子》
44、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45、寒暖適體,勿侈華艷,可以延年。《南朝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46、涌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清尤乘《壽世青編》
47、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明王蔡《修真秘要》
48、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宏景《養(yǎng)性延命錄》
49、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明陳繼儒《食色紳言》
50、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明萬全《養(yǎng)生四要》
51、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端貑栁宄U笳摗?br>
52、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其亦由是?!端喂傩奘備洝?br>
53、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明鄭宣《昨非庵日纂》
54、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端貑栮庩枒蟠笳摗?br>
55、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端貑栮庩枒蟠笳摗?br>
56、善養(yǎng)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57、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宋蒲虔貫《養(yǎng)生要錄》
58、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59、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yǎng)生。明胡文煥《類修要訣》
60、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端貑栮庩枒蟠笳摗?br> 夏季養(yǎng)生格言
1、手指常動,百脈皆通。
2、夏季炎熱潮濕,需防風濕暑濕。
3、槍不擦不亮,身不練不壯。
4、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5、早起練長跑,老年變少年。
6、夏季酷熱熏蒸,須防中暑傷津。
7、勤洗澡,去塵埃。
8、飯后三百步,不用進藥鋪。
9、若要身體好,肚子八成飽。
10、勞其形者長壽,安其樂者命短。
11、昧用者壽短,善用者延年。
12、常擦背,可防癌。
13、睡覺不蒙頭,清早戶外走。
14、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15、人老先從腿上老,防老須從腿上找。
16、夏季飲食清淡,少吃油膩生冷。
17、及時補足水分,避免津液耗凈。
18、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9、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
20、人活百年并不難,養(yǎng)生保健是關鍵。
21、忌在日下暴曬,或做劇烈活動。
22、夜晚不宜露宿,空調風扇濕度。
23、多吃五谷雜糧,勝服人參鹿茸。
24、惜未危之命,治未病之玻。
25、可選釣魚散步,旅游太極游泳。
26、能動能靜,可以長生。
27、大汗冷水沖洗,隨便躺臥濕地。
28、笑口常開,少病少災。
29、靜以養(yǎng)神,動以練形。
30、運動運動,病魔難碰。
31、陰氣侵襲機體,誘發(fā)腸炎濕痹。
32、鐵不煉不成鋼,人不練不健康。
33、不用打針和吃藥,日行萬步有奇效。
34、吃飯即睡,易病減歲。
35、喝些熱茶熱湯,注意飲食衛(wèi)生。
36、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玻。
37、懶惰催人老,勤勞可延年。
38、觀數夏夜繁星,保持好的心情。
39、心靈手巧,手巧心靈。
古人養(yǎng)生格言
1、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善養(yǎng)生者,先除欲念。
4、笑口常開,百病不來。
5、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
6、三分醫(yī)治,七分調養(yǎng)。
7、樹怕剝皮,人怕傷心。
8、體欲常勞,食欲常少。
9、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10、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11、久立先養(yǎng)足,久夜先養(yǎng)目。
12、蘿卜上了街,藥方把嘴撅。
13、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
14、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15、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16、生活上適度,精神上大度。
17、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后。
18、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
19、多言則背道,多欲則傷生。
20、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
21、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yǎng)陽氣。
22、養(yǎng)生必先養(yǎng)德,大德必得其壽。
23、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fā)不易白。
24、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
25、食過則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26、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27、治病必先治神,藥療必先心療。
28、呼吸吐納,熊經鳥伸,為壽而矣。
29、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
30、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
31、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
32、枕上愁煩多發(fā)病,床上歡笑勝尋醫(yī)。
33、要活好,心別?。簧浦婆?,壽無數。
34、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35、惜氣存精更養(yǎng)神,少思寡欲勿勞心。
36、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來心體寬。
37、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
38、心胸里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
39、忠誠是長壽之本,善良是快樂之源。
40、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41、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
42、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
43、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44、養(yǎng)生貴養(yǎng)氣,養(yǎng)氣貴養(yǎng)心,養(yǎng)心貴寡欲。
45、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兩鞭之。
46、涌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
47、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48、天地萬物之理,皆始于從容,而卒于急促。
49、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yǎng)生。
50、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51、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yǎng)于無疾之先。
52、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53、五谷為養(yǎng),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
54、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55、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56、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
57、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58、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yǎng)德尤養(yǎng)生之第一要也。
59、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
60、養(yǎng)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古代養(yǎng)生格言》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堅持養(yǎng)生的正能量句子 專題。
頂天立地的來源
最早源于:道家有個傳說,最早這個動作是源自盤古開天辟地的時候,當初天和地是不分的,后來盤古用兩個胳膊撐了起來,將天和地分開,后來盤古堅持不住了,天再次壓下來,盤古又不斷的用雙臂去支撐,這樣反反復復直到支撐了七次后,天和地就徹底分開了,后來盤古擔心自己老去的一天,天地再次重合,就一口氣使勁向上托了2次,才徹底的把天給支撐上去,這也就是為什么老百姓都說,九天之外,九霄云外,就是源于這!后來到家人覺得這是盤古把天和地分開,用自己的身軀頂在天地之間,就有了頂天立地之說。
道家養(yǎng)生學鼻祖葛洪不斷的研究和修煉,發(fā)現了動物中最長壽的仙鶴,老年人以前家里面都掛過這樣的年畫——松齡鶴壽,就是因為仙鶴是最長壽的鳥類,為什么仙鶴最長壽,源于仙鶴經常有個動作,也經常會這樣煽動翅膀,我在道院看過仙鶴振翅,不是和母雞一樣撲哧翅膀,而就是翅膀向上抖動,而且是一直不斷的抖動,而仙鶴又是壽命最長的鳥類,后來葛洪得到了更大的啟發(fā),結合道家傳說和自己的觀察,最終確立了這套功法。就是通過雙臂不斷的上舉,就像仙鶴一樣向上扇動著自己的翅膀!
在道醫(yī)中,認為天為乾,地為坤,身體里面也是一樣,什么代表乾?就是先天之本腎臟,什么代表坤,就是后天之本脾臟,那么這兩個臟器恰恰與肝臟有著密切關系。本身這個動作就是打通人體生命的兩個本源的健康通道,所以叫頂天立地!
動作要領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平視,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雙手十指相對,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經胸前上托。托至下顎時,仰頭、轉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舉,慢慢頭回正,雙手掌經體側輕輕放下。重復上述動作,反復七次。
做完后,將雙手搓熱,輕按在眼部,雙手掌心勞宮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對準眼球,然后運動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順時針三圈、逆時針三圈,雙手移開為一組。反復七次;閉目一分鐘后睜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功能主治
恢復肝臟功能,經常操作對肝區(qū)不適,更年期綜合癥,高血壓,兩肋脹痛,手臂發(fā)麻,脂肪肝,老花眼,老年性眼病有著很好的緩解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00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廣陵散于今絕矣——歷史的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