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宗時名相,他領導了一場轟烈而悲壯的熙寧變法,變法前被為“當世圣人”,變法后,司馬光大罵其謀朝篡位大奸臣。后徽宗對他推崇備至,欽宗卻把他作為北宋滅亡的魁首;朱熹斥之為心懷叵測、沽名釣譽的偽君子,陸九淵贊其為“潔白之操,寒于冰霜”。
北宋北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jīng)濟產(chǎn)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xiàn)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游褒禪山記》。
慶歷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簽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jié)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qū))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逝于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謚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一:齊桓公之相——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公元前645年)漢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被稱為“春秋第一相”,執(zhí)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
二:秦朝名相——李斯
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xié)助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為秦朝丞相,參與制定了法律,統(tǒng)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與趙高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趙高所忌,腰斬于市。
三:西漢開國名相——蕭何
蕭何,江蘇豐縣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shù)。
四:漢初名相——陳平
陳平(?-前178年),漢族,陽武戶牖鄉(xiāng)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史記》稱之為陳丞相。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于職守,受到文帝贊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順平東),死后謚獻侯。
五:初唐名相——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齡跟隨秦王十年艱辛征戰(zhàn);終生“效父清白”的飽學之士,輔佐太宗二十載穩(wěn)任首宰。房玄齡智能高超、功勛卓越、地位顯赫。但他善用偉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讓賢。
六:大唐名相——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chuàng)建“貞觀之治”的大業(yè),被后人稱為“一代名相”。
七:北宋名相——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八:北宋名相——寇準
寇準,北宋政治家、詩人,漢族。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任北宋真宗宰相時,主張真宗親征抗遼,在“澶淵之役”中戰(zhàn)功卓越。為人剛正不阿,禮賢下士,不趨炎附勢,敢直言進諫,故被排擠陷害,而致兩度罷相,后貶為雷州司戶參軍。
九:元代名相——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晉卿,漢化契丹貴族,蒙古成吉思汗、窩闊臺汗時重臣。任職近30年,官至中書令,備受重用。有《諶然居士集》。
十:王朝名相——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湖北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今湖北荊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歷時期的內(nèi)閣首輔,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開創(chuàng)了“萬歷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07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榜下捉婿
下一篇: 宋朝的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