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質(zhì)本以文學見長
有一次
楊修等運作立曹植為太子最賣力的時候
楊修得到消息
,就向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尚未著手調(diào)查,曹丕已得到消息,緊急通知吳質(zhì)。吳質(zhì)說:“那有什么問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隔天
,又有裝載綢緞的牛車低調(diào)進入曹丕府邸。楊修立即報告曹操,曹操下令搜索,卻搜不到人,自此曹操開始懷疑楊修。你沒讀到的三國
三國演義只寫楊修聰明絕頂
,暗示曹操是忌才而殺楊修。但事實上不是楊修的確聰明過人
由前述故事可以看到,曹丕其實布置得很密
,才能在第一時間得悉楊修打小報告—楊修是魏王府行軍主簿,他向魏王報告,消息卻外泄,可見曹丕在魏王身邊布置了眼線。這件事如果被曹操察覺
,曹丕不但太子肯定被廢,搞不好還會被賜死,但曹操始終未曾察覺。單憑這一點,曹丕就比曹植適合“搞政治”,而曹操選擇曹丕為繼承人,顯然是正確的決定。【原典再現(xiàn)】
(曹丕)以車載廢簏①內(nèi)②朝歌長吳質(zhì),與之謀
。修以白魏王操,操未及推驗。丕懼,告質(zhì),質(zhì)曰:“無害也。”明日,復以簏載絹以入,修復白之,推驗③,無人操由是疑焉
—《資治通鑒·漢紀六十》
①簏:音“路”,一種竹子編成的高篋
②內(nèi):音義同“納”
③推驗:檢查
三國時期
,為了爭奪魏王之位,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摩拳擦掌,上演了一出奪位大戲。最終,為人低調(diào)、陰險毒辣的曹丕獲勝,繼承了曹操的衣缽。在與曹植爭奪王位的過程中
,有四個人起了重要作用,他們是曹丕的忠實黨羽,被稱為曹丕“四友”。這四個人分別是司馬?1?6
一次
,曹操率軍出征。曹丕于是
一次,曹真
朱鑠見狀趕緊勸架,吳質(zhì)馬上就改口大罵朱鑠
曹丕駕崩后
在內(nèi)政上
,他注重水利、屯田,提高了國家的經(jīng)濟實力,并且善于辨別人才,發(fā)現(xiàn)并啟用了鄧艾,后來成為伐蜀名將。后期又突然發(fā)動高平陵政變
,誅殺曹爽,成為把持魏國的權臣,這為日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權奪位、建立西晉奠定了基礎。司馬懿于七十三歲時逝世,謚號宣文。司馬炎篡魏稱帝后,尊司馬懿為宣皇帝亦師亦友的司馬懿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
,字子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2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劉備后代為何處這樣貶低關羽,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