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容人氣量大部分都依賴于后天的教育環(huán)境,它的大小直接關(guān)系到自身的修身養(yǎng)性
,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它也是一個人成材或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退一步海闊天空
,讓三分心平氣和
。這個簡單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卻是異常的艱難
,于是也便有了圣人與凡夫俗子的區(qū)別
。如果用圣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苛求自己,反倒會失去生活的真義
,只是在你生氣的時候
,想想周郎,想想自己生氣的價值意義
,這也就夠了
!
江浪拍打著岸邊的巖石,卷走了歷史的歲月
,那段勾心斗角的往事也早已成為封塵的記憶
,想一想,笑笑,也便罷了吧
!
楊 修
一千多年前的立秋日
,有一片無辜的樹葉被無情的秋風(fēng)掃落;有一根急奏的琴弦被纖指彈斷
;也有一個人望著蒼穹慘然的發(fā)出了“夫復(fù)無罪
,懷璧其罪;欲加其罪
,何患無詞”的憤慨
,繼而他在“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吟唱里踏上了黃泉路
。奈何橋上
,又多了一個年輕的過客。
奏一曲哀惋的琴瑟為他送行
,換來的卻是催淚滂沱
;譜一篇悼念的詞章為他留世鳴冤,卻又寫不出只言片語
。也只好由那南歸的大雁用玄色的羽翅劃痛我的眼睛。
他就是楊修
,那個自持其才
,敢把天下之士小覷的狂客;那個經(jīng)常在眉宇間流露出孤傲氣勢
,曹操麾下的謀士
。
他與名滿天下的大才子曹植交好,文章往來
,互抒己志
。而曹植在父親眼中的地位,更是讓這個謀士以為自己認(rèn)對了對象
,以為曹操之后
,曹植必為魏主,那么他們所推行的以仁義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負(fù)便可一舉實現(xiàn)
。然而他錯了
,錯在他自己低估了曹操,錯在他把一切看得太簡單
、太單純
。
以仁義治理天下或許在和平的年代可以行得通,但在那個諸多霸主都想對中原分一杯羹的亂世
,卻是最愚蠢的想法
。曹操大限時對眾人遺言:“……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
,因此不立
。……惟長子曹丕
,篤厚恭謹(jǐn)
,可繼我業(y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币源吮憧梢钥闯霾苊系孪氤删偷氖乔锇詷I(yè)
,而如果要讓他把曹植立為嗣子,必是一萬個不愿意
,因為治天下不是做文章
,而那樣做無疑是給蜀、吳兩國創(chuàng)造進(jìn)軍中原的良機(jī)
,必將導(dǎo)致曹操幾十年苦心經(jīng)營的北方天下劃上飲恨的句號
。至此,我們也只能用楊修生不逢時來給他個人做個牽強(qiáng)的定論
。
自以為是的人格缺陷蒙蔽了他的雙眼
,對花園門上的“活”字知曉其意,讓曹操面喜心忌
;對“一盒酥”的張揚(yáng)更讓曹操對他深惡痛絕
;而用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比喻
,說出曹操對關(guān)西的態(tài)度
,那份狂妄自大便足以讓他死上十次了。
雖然在今天
,“持才傲物”的態(tài)度還有待爭議
,但回到那個政治局勢混亂、視人命如草芥的年代
,任何一個政治統(tǒng)治者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屬下如此放肆
,即使他有再大的才能。行天下可以靠仁義
,而立天下靠的卻是威嚴(yán)
。
加上他小覷天下之士的狂妄,必然為同僚所不容
,這無疑也確定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劇
。國未報而身先死,業(yè)未立而命已亡
,三十四歲的楊德祖
,就像那片過早飄落的黃葉
,就像那根被無奈而撥斷的琴弦,生命在莫須有的罪名下也終結(jié)了
,一腔熱血因為不合時宜的政治
,灑在了歷史的舞臺上。
天邊一只落單的歸鴻
,在蒼穹下沿著祖先翅膀劃過的痕跡
,飛過這片浸潤過他熱血的土地,那聲聲啼血的哀鳴似乎在講述著那個曾經(jīng)無奈的故事
。
介紹十個三國演義里的人物
三國中的10個人物: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諸葛亮孫權(quán)周瑜曹操 司馬懿 姜維
劉備: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
,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
,廟號烈祖
東漢漢靈帝末年
,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臺,三顧茅廬后始得諸葛亮輔佐
。
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與孫權(quán)將周瑜等大勝曹操于赤壁
,其后得到荊州五郡,后又奪取益州
。奪取漢中擊退曹操后
,劉備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
,時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漢獻(xiàn)帝禪讓皇帝位
,蜀中又傳言漢獻(xiàn)帝已經(jīng)遇害
,劉備遂于成都武擔(dān)之南即皇帝位
,年號章武。次年伐東吳兵敗
,損失慘重
,退回白帝城。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因病崩逝
,享年六十三
,謚號昭烈帝。后人稱劉備為先主
。
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
,劉弘之子。早年喪父
,母親以販履織席為業(yè)
。十五歲時從師于當(dāng)世大儒同郡盧植
,并結(jié)識了公孫瓚。
漢靈帝末年爆發(fā)黃巾起義
,劉備因鎮(zhèn)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
,以鞭督郵故棄官亡命。其后曾任下密丞
、高唐尉
、高唐令之職。后為賊所破
,往奔公孫瓚
,被表為別部司馬,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敵冀州牧袁紹
,累次有功而實授平原縣縣令
,后領(lǐng)平原相,期間曾派三千兵解孔融被黃巾圍困之危
。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
,曹操借口為父報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
,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
。劉備以本部千余人從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擊敗
。恰好此時張邈
、陳宮叛迎呂布,曹操根據(jù)地失陷
,于是回兵兗州
。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
。
次年陶謙病故
,遺命將徐州交與劉備。劉備又得到糜竺
、陳登
、孔融等人擁戴,遂領(lǐng)徐州
。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袁術(shù)率大軍進(jìn)攻徐州,劉備迎擊
,兩軍在盱眙
、淮陰相持。這時
,為劉備收留的呂布偷襲了下邳
。劉備回軍
,中途軍隊潰散,乃收余軍東取廣陵
,為袁術(shù)所敗
,轉(zhuǎn)軍海西,困頓至極
,得從事東海糜竺以家財助軍
。于是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
。其后袁術(shù)派紀(jì)靈領(lǐng)步騎三萬攻小沛
,呂布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使兩家罷兵
。不久
,劉備再度召集萬余人的軍隊,呂布惡之
,于是率軍進(jìn)攻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