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5月18日(萬歷二十八年),利瑪竇帶著龐迪我(DidacedePantoja)神父和準備好獻給皇帝的禮物再度赴京
(利瑪竇)
(利瑪竇-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利瑪竇在南昌)
(利瑪竇在南京)
(徐光啟與利瑪竇講道)
之后利瑪竇在北京以豐富東西學(xué)識
利瑪竇(Matteo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
利瑪竇之評價: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利瑪竇到北京四百周年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致詞》中對利瑪竇的評價可以代表天主教會的觀點:“利瑪竇神父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化交融’的領(lǐng)域上
。他以中文精編了一套天主教神學(xué)和禮儀術(shù)語,使中國人得以認識耶穌基督,讓福音喜訊與教會能在中國文化里降生。由于利瑪竇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國人中間的中國人’,使他成為大‘漢學(xué)家’,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義來說的,因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鐸與學(xué)者,天主教徒與東方學(xué)家,意大利人和中國人的身份,令人驚嘆地融合在一起。”他又說:“利瑪竇神父確信信奉基督日本作家平川佑弘:利瑪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集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諸種學(xué)藝
美國《生活》雜志:將他評為公元第二千年內(nèi)(1000年—1999年)最有影響力的百名人物中的一員
羅馬天主教會:“利瑪竇神父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化交融’的領(lǐng)域上”。
丘成桐:“400多年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32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清北京傳教士利瑪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