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吉是什么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我們經(jīng)常能在各種電視劇中發(fā)現(xiàn),很多的歷史上的事情,劇組都會進(jìn)行最大的程度,去還原這個真實的歷史。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宋朝時期的有一個大臣,他所在的年代就是宋仁宗時期,國家安定,國力強(qiáng)盛,百姓安居樂業(yè),一片祥和景象。在這個時期就出現(xiàn)了很多的文人能將,他們很多都是非常的才華橫溢,有著歐陽修、范仲淹等等大人物都在這個朝代出現(xiàn)了。而我們可能從別的渠道聽說過有一個大臣,名為龐吉,他就是龐太師。
他在各種地方給別人的印象似乎都是老奸巨猾的,為人非常奸詐,并且一生中做了非常多的壞事,還有自己的大野心。他還有著源源不斷的錢財為了滿足他自己的私欲。而且這也就算了,他還要去追求更高的權(quán)勢和地位,曾經(jīng)在名著里面被黑的很厲害
說他曾經(jīng)徇私舞弊,在科舉考試?yán)锩姘蛋挡僮?,所以使得很多有才華的人都被埋沒了。讓很多有才華的人都沒有辦法再去施展自己的抱負(fù)。而且還經(jīng)常跟別的大臣一起拉幫結(jié)派的,并且企圖去把握整個朝代的朝政。除了這件事情以外,他自己的兒子犯錯了,就趕緊找各種關(guān)系打通,想要保住他的兒子。甚至拉著家人一起去陷害包拯的侄子。
這樣的事情,可真的是罪大惡極了,而且一看感覺就是那種只會滿足自己的自私家伙,所以雖然龐太師在各種文學(xué)作品里面都出現(xiàn)了,可是他很少能有個好的結(jié)局,每一個結(jié)局都非常的慘。
當(dāng)時是有一個讓他成為了庶民,然后一輩子都不能進(jìn)入朝政里面當(dāng)個官,后來另外一種,那就是自己和家人都被殺掉了,這就是株連九族的罪。
但是這個龐太師叫做龐吉,大家總是把他跟有個名宰相給弄混了,這個有名的宰相就是龐籍。這倆人是剛剛好重名了,但是很多人都弄混了。當(dāng)時歷史上的龐籍是宋仁宗時期的一個很有名的宰相,他本身出生在一個當(dāng)官的家里,而且幼年的時候刻苦學(xué)習(xí),后來科舉及第,又受人提攜入朝為官。
我們都知道做官的俸祿也沒那么多,而且也有很多的誘惑等著他,可是他始終保持初心,就只想為朝廷做貢獻(xiàn)。除了這個,還曾經(jīng)跟狄青一起鎮(zhèn)守邊疆,抵御西夏的侵犯。到了他老了的時候,由于宋仁宗子嗣稀少無繼位者,他又趕緊去勸仁宗盡快選宗室子為太子,要以江山社稷為重。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忠臣,是勤勤懇懇的過完了一輩子,最后因為生病所以就去世了,一輩子度過了76歲。
所以他只是被借了名字,而真正的奸臣原型其實是張曉佐,他仗著皇帝寵愛,各種囂張跋扈,干了很多壞事。所以其實龐籍的名聲莫名其妙的受損了,就是因為這個文學(xué)作品,所以我們平時看任何的東西都要有著自己的想法。
這都是文學(xué)形象
在中國古典小說以及評書里,以龐籍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人物龐太師的出鏡率很高。在《呼家將》里龐太師叫龐文,女兒龐賽花是仁宗的西宮娘娘,跟呼延家過不去,陷害忠良制造了肉丘墳冤案,斬了呼家三百多口。呼延慶三鬧京城,龐文與寇準(zhǔn)、包公、高家、楊家斗法。
在《七俠五義》里,“龐太師”名叫龐吉,也是國丈,仍然是奸臣,專和包公領(lǐng)導(dǎo)的開封府及三俠五義為難,而且龐昱、龐虎兩個兒子也都是作惡多端。
龐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單州成武(今山東成武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jìn)士及第后,任黃州司理參軍,深得知州夏竦的贊許,認(rèn)為龐籍極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龐籍又先后升任為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刑部詳復(fù)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遷至樞密副使、樞密使,宰相等。 龐籍還是韓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馬光、狄青等人的恩師
龐籍后被冊封為“潁國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歲時去世(此時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縣(今河南杞縣),仁宗贈他司空,加侍中,謚號“莊敏”。
這里所說的狄青的恩人,一代賢相指的是龐籍貫,龐太師??催^包拯的電視劇或古典小說《三俠五義》都知道龐太師被塑造成了跟一代忠臣包拯作對的反派,而真實的歷史中,跟包拯作對的是陷害忠良的張堯佐。龐籍非但不是小人奸臣,還是一代名相??梢?,歷史是可以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如果得罪了文人墨客,其手中的那支筆可以讓你由白變黑,永世不得翻身。龐太師估計得罪了陰險的文人才得此惡名。
之所以說龐籍是一代名臣,是因為他知人善任,保薦了狄青和范仲淹,所以他不只是狄青的恩人,還是范仲淹的恩人,可見其胸懷天下,一直在為大宋物色社稷之臣。為了平定嶺南儂智高的叛亂,龐籍頂住諫官韓絳的壓力,力保狄青出任平南主帥,說服宋仁宗不要派文官去制衡狄青。注意,大宋可是重文抑武的朝代,龐籍敢說這話是需要足夠的膽色的。龐籍成功了,但卻為此還和韓絳結(jié)下了梁子。后來龐籍被韓絳誣告,被罷免了宰相官職,發(fā)配到了地方當(dāng)官。
二是其政績卓著。當(dāng)他在西北守衛(wèi)跟西夏接壤的國土?xí)r,軍紀(jì)嚴(yán)明,嚴(yán)禁騷擾百姓,不惜嚴(yán)刑峻法,10萬宋軍畏懼龐籍的執(zhí)法嚴(yán)明,秋毫無犯。還讓狄青率軍就地結(jié)營寨,進(jìn)行軍屯,減輕當(dāng)?shù)乩习傩盏呢?fù)擔(dān)。光在西北,龐籍就職期間就修筑了11座堅固的城池,對西夏軍隊嚴(yán)防死守,積極備戰(zhàn),最后迫使西夏退還了侵占大宋的土地,宋夏結(jié)成同盟,史稱?慶歷和議?。龐籍為大宋西北邊境線的安寧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
龐籍被貶到地方當(dāng)官,當(dāng)宋仁宗想起他時,他已經(jīng)年過古稀,不能再為國家效力。龐籍是絕對的正面人物,千萬不能篡改歷史人物的本性。
北宋政治家軍事家——一代賢臣龐籍
“敏而好謀,果而不惑”:歷史上真實的龐籍
由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在上世紀(jì)90年代風(fēng)靡大陸的臺灣電視劇《包青天》中,龐籍被作為包公的對立面出現(xiàn)。但凡看過這部電視劇的,無不對龐籍恨之入骨。然而,戲說害死人?!栋嗵臁窞榱送怀霭恼嫘蜗?,將很多人無情地打入了“反派”。龐籍就是這一批無辜人的代表。那么歷史上的龐籍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和龐籍同時代的著名科學(xué)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宋仁宗景佑年間,龐籍任殿中丞審刑院評議官。有一次,他和刑院主判官一同向仁宗皇帝進(jìn)呈案卷。仁宗指著案卷中“何次公”這個名字隨口問道:“此人名叫‘次公’是什么意思?”主判官一時語塞,不能回答。站在他身后的龐籍越級回答道:“臣讀《前漢書》(即班固所著的《漢書》),黃霸,字次公。大概是因為‘霸’和‘王’比較,等級稍次吧。此人必定仰慕黃霸的為人?!比首诨实埸c(diǎn)頭稱是。后來有一天,又進(jìn)呈案卷,仁宗問知院官:“前些時日那個姓龐的評議官為什么沒來?”知院官回答說:“任期滿了。已經(jīng)出京城到地方上做官去了?!比首隈R上援意中書省讓龐籍在京城任職。龐籍被任命為三司檢法官,不久又被提升為三司判官。慶歷年間,最終做了宰相。
如果沒有電視劇的影響,你看這多像一個賢臣的名人軼事啊。最起碼,它說明仁宗皇帝是非常欣賞和信賴敏而好學(xué)的龐籍的。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龐籍非但不是奸臣,反而是賢臣,是名相。至今,在陜西延安城東北隔延河與寶塔山對峙的清涼山上,在山東青州松林書院內(nèi),一代賢相龐籍的塑像、禮位赫然在目。他杰出的風(fēng)范,傳世的業(yè)績,多少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祭奠和景仰。
龐籍,字醇之。單州成武(今山東成武)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出生,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去世。終年七十六歲,他比包公大十一歲,但比包公晚死一年。
龐籍自幼聰明好學(xué),博覽群書,尤其精通文辭。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jìn)士及第,比包公早十二年。慶歷五年(1045)出任樞密副使。慶歷八年(1048)任參知政事?;视尤辏?051)出任宰相?;视游迥辏?053)罷相。前后在中央政府任職達(dá)九年。在此期間,他建議朝廷淘汰老弱兵員,以節(jié)省軍費(fèi),在與西夏接壤的陜西地區(qū)及其他地區(qū),淘汰六萬多士兵,節(jié)省軍費(fèi)幾百萬貫,使陜西百姓負(fù)擔(dān)大為減輕,國家財政大為寬松。宋代的宰相,一般都有二至三個,以便互相監(jiān)督,皇帝從中制衡,但龐籍擔(dān)任宰相時,只有他一個,可見宋仁宗對他的信任。他任宰相期間,推薦名將狄青領(lǐng)兵出征,并且不派文臣監(jiān)軍分權(quán),結(jié)果一舉平定了廣西的儂智高之變。連仁宗都稱贊他道“青破賊,卿之力也?!饼嫾坏珱]有女兒在宮內(nèi)當(dāng)貴妃,和皇室也沒有任何親屬關(guān)系。他多次向皇帝建議禁止后宮干政,還壓制內(nèi)侍宦官,上書仁宗皇帝不能濫封宦官官職。雖然為相僅兩年,但還是頗有建樹的,在宋代稱得上一位賢相。
龐籍不但是一位賢相,還是一個像包公那樣的諍臣,一位老成謀國的忠臣。明道二年(1033),已垂簾聽政長達(dá)十一年的章獻(xiàn)劉太后駕崩。此時仁宗皇帝已然二十三歲,完全具備親政的能力。然而,劉太后卻留下遺誥,命章惠太后,即仁宗皇帝的保姆皇太妃楊氏繼續(xù)垂簾聽政。當(dāng)時,身為殿中侍御史的龐籍以大無畏的精神,大膽上書陳言,說仁宗有能力親政,倘若再一次垂簾,將會使龍顏盡失,“請下閣門,取垂簾儀制盡燔之”。最終,在龐籍和一批大臣的力諫下,仁宗得以順利親政。嘉佑二年(1057),仁宗生病,遲遲未愈,大有日薄西山之勢。但是,仁宗一直沒有養(yǎng)成的兒子,一旦病逝,皇位由誰來繼承,將是個大問題。這時龐籍已在地方任官,但仍然挺身而出,上書仁宗,要盡快從宗室中選拔賢能者作為繼承人,以安定天下人心。仁宗看了他的上書,很是感動,不久即選宗室濮安王趙允讓之子趙曙為皇子,作為接班人。這就是后來的宋英宗。
宋人多以文章見長,而武略不足。難能可貴的是,龐籍不但精通文辭,在武略方面也頗有建樹。他在擔(dān)任陜西軍政長官期間,修筑堡寨,招募百姓,修武練兵,發(fā)展生產(chǎn),屢次擊敗西夏的內(nèi)侵,逐漸收復(fù)了一些為西夏侵占的土地。在陜西的七八年間,由于龐籍經(jīng)營有方,西夏無機(jī)可乘。連一代雄主元昊都很無奈,最后只好同宋朝通好,我西北邊疆,得以安寧。
雖然,龐籍是一位在中央和地方都很有政績的大臣,也很受皇帝信賴,但他卻不貪戀權(quán)勢。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仁宗仍然想用他為尚書左丞,但是龐籍堅持不就,屢次上表求退。仁宗無法,只好恩準(zhǔn)。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趁現(xiàn)在身體康寧去當(dāng)天子近臣呢。他回答說:“如果等到筋力衰退,皇上厭棄,然后再退,那不是不得已而退嗎?”
1063年,北宋最好的皇帝宋仁宗死了,龐籍也死了,朝廷賜予龐籍的謚號為“莊敏”,這是歷代封建朝廷賜給賢臣的謚號。而龐籍的得意門生司馬光在為他寫的墓志銘中說:“敏而好謀,果而不惑”,這八個字則是龐籍一生功業(yè)的絕好寫照。
是的,這就是歷史上真正的龐籍。鐧懼害鍦板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4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