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很有名的故事。伍子胥,名員(讀音為云),字子胥,楚國人。伍家?guī)状际浅蠓颍◤奈閰?、伍舉到伍奢),伍奢就是伍子胥的父親,擔任太子建的太傅。
楚平王聽信小人費無忌的讒言,奪太子之妻,又疑太子不忠,于是派人殺太子(出逃),囚伍奢,并召伍奢二子,欲一齊殺之,以絕后患。但只有伍尚一人來,最終楚王將伍奢、伍尚殺害,伍子胥出逃。知子莫若父,伍奢深知兒子伍子胥”剛戾忍垢,能成大事“,死前說:“日后楚國君臣恐怕要遭受刀兵之苦了”。
所謂父仇不共戴天,伍子胥為了報楚平王殺其父兄之仇,過昭關(guān),奔吳國,助公子光奪位,舉兵伐楚,導吳入郢,掘其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掘墓鞭尸過分嗎?仇恨可以讓一個人變得瘋狂,正如司馬遷所說:“怨毒之于人甚矣哉!”這也怪不得伍子胥,若非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害忠良,伍子胥又何必復仇?仇恨從何而來?
我很敬佩伍子胥能報父仇,以匹夫之身得報大國君主殺父之仇,這不是他能力的體現(xiàn)嗎?。伍子胥豈不是一偉烈丈夫?想到伍子胥回申包胥的那句話:“我日暮途遠,故倒行逆施之!”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他才終于得報大仇,而此時他也已經(jīng)年過半百……想來真是讓人感慨不已。
太史公曰:“……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這對于伍子胥來說是很公正的評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4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卦史記之三十五:聽音樂預言未來
下一篇: 歷史難解之謎:孔子到底是不是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