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發(fā)明了紙幣的人是中國人,他的名字叫做張詠,是北宋時期的官員。據(jù)說倫敦的英格蘭銀行的中央天井里種著一棵在英國少見的中國桑樹,因為最早的紙幣的原材料就是桑葉,這是為了紀念張詠發(fā)明了紙幣的這段歷史。
張詠是一個很有趣的人,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他給自己的自評只有八個字:乖則違眾,崖不利物。因此,張詠自號乖崖,時人也稱其為張乖崖。
張詠很隨性,有人說,幸好張詠生在太平盛世,為人還挺自律的,要是生在了亂世,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之所以會這樣說,就是因為張詠實在是太隨心所欲了,他做的事都是好事,但就是使用的手段太直接干脆了,有一種無法無天的感覺。
舉個例子,當時張詠得知有個小官虧空了公款,但是他家里的強悍奴仆卻以此相要挾,逼迫小官將美貌的長女嫁給他,否則他就去告發(fā)這個小官。張詠見此,便向小官借走了這名悍仆,兩人騎馬走到了郊外,張詠見四周無人,揮劍就將悍仆殺了,然后回來告訴小官說,悍仆已經(jīng)被他解決掉了,還告誡小官以后切不可貪污犯法。
張詠做事的風(fēng)格就是這樣,他意氣用事,不喜歡受條條框框的約束。他極其不喜歡賓客向他行跪拜大禮,如果有賓客上門,他都會提前派人告知這件事,如果有賓客堅持要向他下跪行禮,那他就會非常生氣,有時候還會直接跪在地上向客人磕上幾十個頭,讓客人難堪不已,下不來臺。張詠想的大概就是,你向我磕頭,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既然這么想磕頭,那我就給你磕頭,讓你切身體會我的感受!
相傳,張詠在四川任上的時候,有一次他戴著帽子埋頭吃面,帽子上的長布條總是落到碗里,一開始張詠還耐心的把布條撩到身后,可幾次之后張詠就失去了耐心,他怒了,直接摘下帽子,使勁的扔進面碗里,生氣的說:“你吃!你吃!這一碗都讓給你!吃個夠!”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卻體現(xiàn)出了張詠這個人的真性情。
張詠不壞,他只是做起事來不按常理出牌,在世人眼里他是個怪人!就比如說,當初他在四川做益州知州的時候,就做了一件怪事。自李順亂蜀之后,去四川當官的官員都不許帶著家眷赴任,張詠也是這樣。張詠自己倒不覺得這有什么,他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但張詠的下屬們的日子就過得有些苦悶了,他們見張詠既沒娶妾室也沒買婢女,所以他們也不敢這樣做。
張詠很體貼下屬,他見他們的日子難過,就只好大搖大擺的買了幾名侍妾回來,下屬們見張詠都開始納妾了,他們才敢跟著納妾。
四年之后,張詠被召還京,離開四川的時候,張詠把幾位侍妾的父母都叫來,他告訴他們,他們的女兒還是完璧之身,他從來都沒碰過,然后自己出了錢,讓她們能夠另外嫁人,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張詠的良苦用心。
張詠看到當?shù)貋硗目蜕藤徺I東西要攜帶大量金錢,極其不方便,也容易引發(fā)搶劫。于是,一氣之下要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經(jīng)過一番苦思冥想和實驗,張詠發(fā)明用桑葉制成紙張,寫有金額,再到別處可以兌換金錢的紙幣“交子”。后來他將這個方便攜帶的貨幣創(chuàng)意上報給朝廷,宋朝朝廷大力推廣、普及稱作“官交子”,這就是世界上最早鈔票的由來。 希望對您有幫助, 望采納 ,您的采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紙幣是交子,它是宋、金紙幣名稱之一。交子最早出現(xiàn)于四川地區(qū),發(fā)行于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北宋初年,四川用銅錢,體重值小,1000個大錢重25斤,買1匹絹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銅錢,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發(fā)行一種紙幣,命名為交子,代替銅錢流通。
宋朝,四川省成都市出現(xiàn)了為不便攜帶巨款的商人經(jīng)營現(xiàn)金保管業(yè)務(wù)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xiàn)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shù)額填寫在用楮紙制作的紙卷上,再交還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費。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lián)合成立專營發(fā)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并在各地設(shè)分鋪。由于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交子逐漸贏得了很高的信譽。
隨著交子影響的逐步擴大,對其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詠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16戶富商經(jīng)營。至此交子的發(fā)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認可。1023年,政府設(shè)益州交子務(wù),以本錢36萬貫為準備金,首屆發(fā)行官交子126萬貫,準備金率為28%。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53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李清照的家庭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