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建成老婆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在歷史上,唐王李世民一直都是毀譽參半的皇帝,特別是他皇帝之位的由來,那是極富爭議性的,畢竟兄弟之間手足相殘不算什么光彩的事。不過,我們今天討論的不是他的榮譽與敗績,而是他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女人們。當(dāng)大廈已覆,這兩位昔日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女性結(jié)局會如何呢?
忍無可忍,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兄、弟皆亡,李世民成就一家霸業(yè)
雖然我們今天站在這里說殘殺手足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在那個時代,哪怕是父子也有可能兵戈相向。這固然有著權(quán)益之間的問題,也有歷史造成的原因。
李世民作為一手促進(jìn)父親李淵登上皇位的有功之臣,內(nèi)心得到肯定的愿望是真實的。而李淵更是個大嘴巴,曾經(jīng)表達(dá)過誰對大業(yè)得成的功勞大,誰就可以被立為接班人。
可我們都知道,當(dāng)時李世民在一班弟兄的幫襯之下,大功卓越,有效推動李淵成功成為皇家身份的事實。
李淵在成為皇帝之外,卻忘了自己當(dāng)初的承諾,一回身便將太子之位給了自己的大兒子李建成。這對李世民來說,就意味著失信,他身后的弟兄們個個為其不憤。
李建成沒感覺自己太子之位來得莫明,竟然還沒事還老想將這個有著功績與能力的弟弟干掉。這恐怕是誰也沒辦法接受的事實,對李世民來說,這就是一道選擇題:默默承受兄長的欺壓至死或者站出來再次大干一場。
當(dāng)年在李世民身后的人馬,雖然出身草根較多,但個個勇不可擋。冒險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人生常態(tài),反而是忍受讓他們難以承受。
于是,在李建成準(zhǔn)備發(fā)動打壓李世民的當(dāng)口,以杜如晦、房玄齡以及秦叔寶、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為首的班底幫助李世民挑起了大梁,助其發(fā)動上位之攻勢。
這件事就是歷史有名的玄武門之變,《舊唐書·太宗本紀(jì)》記載的很清楚:“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髙士廉、侯君集、程知節(jié)、秦叔寶、叚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于玄武門誅之?!?/p>
李建成作為太子,當(dāng)時也有不少的輔佐之人。其中他的弟弟李元吉就是他的頂梁柱之一,可惜大將也怕突然襲擊,武藝高強的李元吉在玄武門被尉遲敬德一箭取命。而李建成,則死于李世民手下。
面對自己親手釀下的苦果,李淵無言對對,被迫退居二線。就此,李世民搖身成為大唐之帝,從此坐擁大唐山河,開啟大唐盛世之治。
李元吉之妻得以宮,雖無名分,卻一度受到李世民厚愛,還差一點成為皇后
李建成死了,李元吉死了,可他們的家屬怎么辦呢?所謂成王敗寇,昔日風(fēng)光的太子妃,在這個時候又當(dāng)如何自處?李元吉當(dāng)年懟得李世民沒有出路,他一死自己的妻子又該如何面對呢?
其實,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元吉,他們的孩子還是很慘的,誰讓古人講究“斬草除根”的說法呢。自古父仇大如天,李世民可不愿給自己留下隱患。不過,李世民雖然殺了一部分李氏男性,但對他的弟媳、大嫂卻并沒有過分為難。
當(dāng)時李元吉的妻子揚氏以及其他姬妾都被囚于后宮的一所小房子里,生活方面雖然不至于死去,但生活質(zhì)量大打折扣。
可當(dāng)時李世民的妻子長孫皇后是非常善良的,她看到楊氏等人過得不好,就隔三差五將楊氏請到自己的宮里來玩。如此一來,楊氏碰到李世民的機會便增加了。
人家說見面三分情,更何況楊氏還有著花容月貌呢。其實李世民愛美人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原因在楊氏自己的善緣。當(dāng)年李元吉為難李世民的時候,她并沒有火上澆油,相反是勸合李元吉罷手,不要與李世民爭斗。
不管這是出于政治立場還是出于家庭親情觀念,反正楊氏站隊的態(tài)度是對的。這至少不讓李世民生厭,如此再一來二去的接觸,他也就對楊氏產(chǎn)生了好感。
楊氏很快成為了繼李元吉之后李家第二位男人——李世民的女人。只不過在當(dāng)時李世民還顧及聲名,一直沒能給楊氏一個合理的位份。但楊氏似乎對此并不以為意,心甘情愿地成了李世民身后沒有任何名分的女人。至長孫皇后去世,楊氏的寵愛已經(jīng)明顯超越了其他妃嬪,李世民也開始念及楊氏身份,想給她一個位分了。
只是李世民的出發(fā)點有點高,一出手就想給個后位。這樣大臣們可接受不了,想一想,誰會對立楊氏沒有忌憚呢?當(dāng)年李元吉怎么死的,大家心里有數(shù),就算楊氏不找李世民的錯,其他人恐怕也不會好過。
以魏徵為首的大臣極力上諫:“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李世民其實不可能心里不顧忌楊氏的身份,所以只好就此做罷。但楊氏一生沒出過宮,也算過得衣食無憂,還為李世民生了個兒子,后來被封為曹王。
李建成之妻姿色美麗,為何不受李世民青眼?一生居于長樂門,高壽而終
既然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得以善終,那李建成的妻子鄭氏呢?不管怎么說,鄭氏不同于楊氏,她曾是以太子妃自居的人,一朝被人奪盡權(quán)勢,心里的滋味恐怕要更多一些。
李世民是一個很顧及自身形象的人,納弟媳于宮中,可能也就是被臣民議論幾天,但若將鄭氏也拘于自己宮內(nèi),其清譽也就蕩然無存了。
為什么這么嚴(yán)重?因為古人云:長嫂如母。而且事實上,鄭氏也確實大李世民不少歲數(shù),縱然生的沉魚落雁,可也無法讓人忽略其年紀(jì)的事實。
李世民就算再好色,再沉迷于大嫂的美色,不在乎所謂的姐弟戀關(guān)系,可卻怕堵不住眾人悠悠之口呀。所以,思來想去,李世民最終將鄭氏送去了長樂門,讓她帶著自己的女兒一起生活。
其實,李世民不能染指大嫂除了輿論方面的影響,就鄭氏自己的出身也有一定的說法。因為鄭氏本為山東貴族滎陽鄭氏的女兒,滎陽鄭氏對于當(dāng)時國家來講,那是舉足輕重的。
根據(jù)記載,當(dāng)時的滎陽鄭氏一門一直地位非凡,從漢朝到隋唐,可稱得上北方一霸。鄭氏與當(dāng)年的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隴西李氏以及趙郡李氏、太原王氏被稱為“五姓七家,其顯赫地位由此可見一般。據(jù)說當(dāng)年大唐朝堂上,有十一個宰相都來自于滎陽鄭氏。
假若李世民將鄭氏輕率對待,無疑就是折損了山東門閥的聲譽,如此還想保持治世平衡的現(xiàn)狀就有些不那么容易了。出于政治上的考慮,李世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輕待了鄭氏的。
由此可見,身份背景在那個時候是一個大問題,在很多時候是直接導(dǎo)致命運改變的事實。鄭氏就因為自己的有力背景,從而在長樂門與女兒生活無憂。
據(jù)說李世民當(dāng)年非常禮遇鄭氏,不但沒給過她任何的小鞋穿,還經(jīng)常去拜會,為其提供生活上的物質(zhì)。鄭氏在無憂的生活狀態(tài)下,一直活了七十八歲,同樣算是得以善終。
其實,不管是被納入后宮,還是禮遇長樂門,對于李世民來說,那都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結(jié)果。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天子,李世民不可能為色沉迷,也不可能利令智昏,保持公眾形象的同時,也要享齊人之福,不同人不同對待,于他實在不是難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