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張飛兒子的下場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張飛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武將之一,想當年他曾橫矛當陽橋一聲喝退曹軍是多么的不可一世,也曾粗中有細、在四川境內智擒嚴顏,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死的那么窩囊,被兩個小人在睡夢中所殺,并帶著他的首級投奔了東吳。眾所周知張飛一生總共有兩個兒子:張苞、張紹,張苞年紀輕輕的便去世了,張苞的兒子也在綿竹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了,也就是張紹是張飛在世上留下的一根獨苗了,那么張紹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呢?
公元263年魏將鐘會帶兵伐蜀,姜維雖然將鐘會大軍攔在了劍閣一帶,但卻沒想到魏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鄧艾帶兵偷襲綿竹,最后取得到重大的成功。而鎮(zhèn)守綿竹的便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他的才能在蜀漢陣營中雖然不太出眾,但是對蜀漢也算是忠心一片,當時鄧艾派使者去納降諸葛瞻:若降者必表為瑯邪王。諸葛瞻聽后怒斬了鄧艾使者,由此來看他是要與蜀漢共存亡,奈何三國后期魏蜀實力差距太大,最后諸葛瞻和他的兒子諸葛尚皆戰(zhàn)死沙場。
綿竹失敗后鄧艾攜大勝之勢直逼成都,此時的后主劉禪已經決定投降魏國,當時勸說劉禪投降魏國的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是譙周、鄧良和張飛的兒子張紹。此時張紹已經官至侍中尚書仆射,按道理說張飛一生為了蜀漢出生入死,作為張飛的兒子應該弘揚老爹的意志,要么堅決抵抗魏國大軍、保衛(wèi)成都,要么戰(zhàn)死沙場、成就一世英名,但是為何張紹會選擇與他人一樣投降呢?其實細究下來原因也不過兩點。
第一、張紹本人并不想為蜀漢殉國,這一點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張紹按照現在的說法是“官二代,”他并沒有經歷過以前那種風雨飄零的日子,所以對于盡忠蜀漢的決定并不強,所以他選擇了投降鄧艾。第二、張紹是張飛在世上僅留的后代,如果張紹也在成都保衛(wèi)戰(zhàn)中死亡,那么張飛的骨血就斷了,當時張紹的姐姐(劉禪的張皇后)也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所以張紹才會代表劉禪投降,這其實也證明了張紹是同意投降的。
事情雖然這樣說,但是歷史總是看結果的,關羽的兩個兒子:長子關平隨父死于孫吳之手,次子關興二十度歲也病逝了;諸葛亮唯一的一個兒子諸葛瞻也為蜀漢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張飛的兒子張紹就顯得有些遜色了,不過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情況和選擇。張飛一生為蜀漢肝腦涂地,為何他兒子卻投降了曹魏?原因出人意料,對于張紹此人你有什么不一樣的看法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6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