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么出生的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有關(guān)出身,對于一個人而言,無論古今中外,一直都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對于普通人而言,好的出身不僅是面子問題,更意味著一個好前程。但對于一些特殊人物而言,比如千古圣賢孔子,其出身不僅是個問題,更成了一個頗為費解的謎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野合而生孔子”,此“野合”之意思真的很污嗎?古今史家學者竟然有8種解釋。
孔子像
第1種解釋出自著名的史學大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孔子世家》。
其中載曰: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合,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在野外發(fā)生性關(guān)系。引申一下,就是指在違背倫理的情況下發(fā)生性關(guān)系。
前者的解釋側(cè)重的是發(fā)生關(guān)系的地方,即野外。
后者的解釋側(cè)重的是發(fā)生關(guān)系的社會背景,即倫理。
那么孔子父親和生母到底是屬于哪種情況呢?
司馬遷《史記》
司馬遷如此記載,到底是傾向于第一種解釋?還是第二種解釋?以嚴謹著稱的司馬遷并未給出確定的結(jié)果,大概是他也不能確定,或者在他看到的已知史料中,兩者情況兼而有之。
第2種解釋來自漢代鄭玄的(《禮記·檀弓》注釋)。
鄭玄,是漢代的一位大學問家、大儒,自創(chuàng)鄭學。他做學問應(yīng)該是比較嚴謹?shù)?,對儒學方面的經(jīng)典著作都做過注釋,在對《禮記·檀弓》做注釋的時候,鄭玄認為孔子確系其父和其母顏氏野合而生,并且孔子的母親顏氏把這一行為視為是恥辱的,所以當孔子長大后,因為本能的好奇,就問父親的安葬之地時,他的母親并沒有告訴他。所謂:
“孔丘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p>
漢鄭玄注釋《禮記》
第3種解釋出自清朝雍正時期的進士孫濩孫。
他對《禮記·檀弓》進行了另一種解讀。
同樣是《禮記·檀弓》的記載: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殯于五父之衢。人之見之者,皆以為葬也。其慎也,蓋殯也。問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p>
清進士、學者孫濩孫在其論著《檀弓論文》中對于第二句話進行了另外的解讀,與鄭玄的理解的差別在于,對于第二句話的斷句。鄭玄的斷句為:
“(孔子)不知其墓,殯于五父之衢?!?/p>
孫濩孫《檀弓論文》原文截圖
因為斷句的不同,意義也跟著變化,這就是漢語的博大之處。鄭玄斷句法的意思是孔子不知道老爸的墓穴之地在何處,而清進士孫濩孫的理解點則是孔子之父安葬的方式,而非安葬地點。也就是說,孔子只是不知道父親是怎么安葬的,而非不知道父親安葬何處。
如此以來,“野合而生孔子”之說的“野合”便要另作解釋了。
第4種解釋出自唐朝司馬貞的史學著作《史記索隱》。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著名的史學家叫司馬貞,史稱“小司馬”。他寫過一本史書,叫《史記索隱》,很長,有三十卷之多。在自己的著作中,他也提到了有關(guān)孔子是否野合而生的問題。
《史記索隱》
對于司馬遷《史記》中“野合而生孔子”的“野合”二字,他是這樣理解的:
“今此云‘野合’者,蓋謂叔梁紇老而征在(顏氏)少,非當壯初笄之禮,故云野合,謂不合禮儀。”
如果按照司馬貞的理解,則是古男子三十謂之壯,女子十五及笄,這是正好的結(jié)婚年齡段,而孔子的老爸叔梁紇當時已經(jīng)是老頭了,而顏氏還是少女,不到結(jié)婚的年齡,這是不合乎倫理的,故此謂之“野合”。
第5種解釋認為缺禮。
有史家對叔梁紇時期的歷史風俗做過研究,認為當時人婚娶,都要按照要求贈送禮物,而叔梁紇當時因為經(jīng)濟不好,拿不出豐厚的聘禮,在禮物上有些短缺,故被人稱之為“野合”。
第6種解釋崔適《史記探源》。
近代有個史學家,叫崔適,跟章太炎是同學,曾任教于北大,經(jīng)學、古學造詣很深厚,他寫過好多有關(guān)古代文史的書籍,其中有一本叫《史記探源》。
《史記探源》
在此書中,他也探討了有關(guān)“野合而生孔子”的“野合”一詞。
不過根據(jù)崔適的理解是:
《史記》中“紇與顏氏女禱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這句話的“野合”并非指性關(guān)系,乃是指一種神圣的儀式,即叔梁紇年紀大了沒有孩子,就和新婦顏氏一塊到郊外的尼丘山,先是清掃地面之后,以作壇,然后懷著無比嚴肅而真誠的心情對天祈禱,祈求上蒼賜予他一個兒子,后來如愿生孔子。所以他們在郊外祈禱得子,被稱為“野合”。
第7種解釋偶婚制。
現(xiàn)代研究古代婚姻制度的學者,則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了“野合”的別樣意思。遠古歷史,雖然是從母系時代進入父系時代,但在孔子所處的父系時代時,母系時代的一些印跡并未徹底被抹去,比如母系時期的擇偶婚配習俗等。而野合之風,在母系時期比較流行。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仍有殘留。按照當時的習俗,叔梁紇和顏氏野合生子,并不是什么恥辱的事情。
第8種解釋來自于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
著名的?;韬钅钩鐾梁螅锩姘l(fā)現(xiàn)了許多精美的文物,有的價值連城,其中有一件文物極其獨特,即孔子衣鏡。
此孔子衣鏡共有文字1850個,跟孔子有關(guān)的文字多達600個。
其中提到孔子的出生時,沒有用司馬遷《史記》中的“野合而生孔子”,而是“野居而生”。
“野合”和“野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卻大不相同。
一方面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古文字意思非常豐富,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古人用字惜墨如金,更為講究。尤其是在對偉大人物的時候,更是謹慎。
?;韬钅钩鐾恋目鬃右络R
故此,對于孔子的出生,到底是“野合而生”,還是“野居而生”?
如果按照孔子衣鏡所載理解,有兩種:
一是在野外居住生育孔子;
二是在叔梁紇家之外的私居之屋生育孔子。
結(jié)語:有關(guān)“野合”,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人們對倫理的認識不同,有8種乃至更多不同的解釋,至今仍未有定論。(文/說歷史的女人·花滿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6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