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有兩個“字為孔明”的人。其中一個就是名傳千古的諸葛孔明,但另一個孔明也不是泛泛之輩。這位孔明姓胡名昭,字孔明(胡孔明)。胡孔明為潁川人(治今河南禹州),是一位隱士。他也是著名的書法家,與鐘繇齊名,并稱“鐘胡”,有“鐘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說。胡孔明生于161年,比諸葛亮年長二十歲。
之前,袁紹想請胡昭出山,胡昭推辭了,并且躲藏了起來(“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辭袁紹之命,遁還鄉(xiāng)里”)。后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為司空、丞相,也多次請他入仕做官,但胡昭也婉言謝絕了(《三國志》:太祖為司空丞相,頻加禮辟。昭往應命,既至,自陳一介野生,無軍國之用,歸誠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保:酌髅孀硬恍?,能得到袁紹、曹操兩位當世梟雄的盛情相邀。
胡孔明是否與諸葛孔明無任何聯(lián)系呢?其實不然,因為他救過一個人。魏晉時期學者、史學家皇甫謐在《高士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昭有舊。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于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昭因與斫棗樹共盟而別。昭雖有陰德於帝,口終不言,人莫知之。
這個晉宣帝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如果胡孔明沒有救司馬懿,或許諸葛亮也不會病死五丈原,歷史走向可能也會改變。
正始年間(公元240年-公元248年),驃騎將軍趙儼、尚書黃休、郭彝、散騎常侍荀覬、鐘毓、太仆庾嶷、弘農太守何楨等人相繼薦舉胡昭說:“天真高絜,老而彌篤。玄虛靜素,有夷、皓之節(jié)。宜蒙徵命,以勵風俗。”到了嘉平二年(公元250年),魏國皇帝曹髦(大概為司馬家族之意)又一次公車特召胡孔明入仕為官,但是這一年,八十九歲的胡昭駕鶴西去了。
名家點評胡孔明
晉·傅玄:胡徵君怡怡無不愛也,雖仆隸,必加禮焉。外同乎俗,內秉純絜,心非其好,王公不能屈,年八十而不倦於書籍者,吾於胡徵君見之矣。
晉·趙儼、黃休、郭彝、荀顗、鐘毓、庾嶷、何楨等:“天真高絜,老而彌篤。玄虛靜素,有夷、皓之節(jié)?!?/p>
晉·陳壽:胡昭闔門守靜,不營當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64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