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楊貴妃的死,我之前經常感到疑惑不解。楊貴妃她也沒犯下什么大罪,為什么一定要她死呢?
我思考了很久,得出了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馬嵬坡之變是軍隊嘩變的結果,將士們需要一個發(fā)泄的出口(發(fā)泄不滿情緒),無疑楊國忠就是一個很好的發(fā)泄對象,楊國忠本就死有余辜。至于要楊貴妃死則是基于斬草除根的目的。誰知道楊貴妃日后會不會慫恿唐玄宗追究自己的責任為楊家報仇呢(這不是沒有可能)?未免留下禍患,她必須死?!杜f唐書·玄宗本紀》云:“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 ?!?/p>
退一步講,如果沒有馬嵬坡之變,楊貴妃的結局也不會好。安史之亂的爆發(fā),總要落實責任人。雖然這本是唐玄宗的責任,但皇帝是不能問罪的,只有找臣子頂罪,楊國忠是個奸臣、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是理想的替罪羊。而且在古代,人們認為紅顏禍水,喜歡把君王的罪行扣到他們寵幸的女人身上,比褒姒、妲己、西施等。在時人看來,皇帝是因為寵幸楊貴妃導致昏庸誤國,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fā)。要楊貴妃死是除禍水。
再加上楊貴妃她那位臭名昭著的堂哥楊國忠多行不義、她及姊妹們也不懂得謹言慎行,明哲保身。正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薄杜f唐書》云:“及祿山反,露檄數國忠之罪。河北盜起,玄宗以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jiān)撫軍國事。國忠大懼,諸楊聚哭,貴妃銜土陳請,帝遂不行內禪……”《新唐書》云:“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抻谕ⅰ胰氚族?,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楊國忠、楊貴妃兄妹,早在“馬嵬事變”之前,已經很清楚地知道,只要唐玄宗一退位,
末日就會到來,沒有人能再罩著他們,他們很快會遭到清算。
楊貴妃之死,曾經百般討好她的“干兒子”安祿山是重要有力的推手;后來(公元756年)在靈武繼位的太子李亨(唐肅宗)也可能是“馬嵬事變”里誅殺楊貴妃的幕后操手。
文/好古書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80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