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歷史上,安康公主確有其人,但她很可能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寵愛的公主。按電視劇《貞觀長歌》所展示的安康公主,應(yīng)該是多個太宗女兒的結(jié)合體。借用了安康的名字而已。在歷史上,安康公主連自己的名字也沒有留下,她又怎么可能是皇帝的愛女呢?而且,在史書上,僅記載了她是太宗的女兒,沒有出身,也就是沒有母親是誰,只說她下嫁獨(dú)孤謀。再就沒有了。更沒說她死后可以去陪葬在太宗皇陵(昭陵)的旁邊。太簡單了,怎么看也不象是太宗皇帝的愛女。
歷史上的安康公主,電視劇中的安康公主的原形,應(yīng)是十二歲就死了的晉陽公主李明達(dá)。只有晉陽公主才有替大臣說話,回護(hù)朝臣、干涉朝政的記錄。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因?yàn)槭腔屎蟮粘?太宗皇帝特愛之.在其將嫁時,皇帝準(zhǔn)備按長公主的嫁妝加倍陪嫁.被魏征勸阻了.此外,在史書中看不出唐太宗李世皇帝對哪位公主有過特殊的寵愛.
附:唐太宗21女的出處及歸宿
太宗李世民工有二十一個女兒,其中汝南公主,早死了;金山公主也早死了。常山公主,還沒等嫁人呢,在顯慶年間就死了。除此之外,還有十八個公主。
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王敬直因得罪,被放嶺南,南平公主改嫁劉玄意。
遂安公主,下嫁竇逵。竇逵死后,又改嫁王大禮。
襄城公主,下嫁蕭銳。公主生性孝順,守婦人規(guī)矩,懂得禮法,皇帝讓各位公主以她為楷模。有司說要給她建駙馬府,公主推辭說:“婦事舅姑如父母,異宮則定省闕?!敝剐掭萘死险?,門前列雙戟而已。蕭銳死后,改嫁姜簡。永徽二年死,高宗皇帝李治舉哀于命婦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前往吊祭,陪葬昭陵。
長樂公主,下嫁長孫沖。太宗皇帝因?yàn)樗情L孫皇后所生,所以命令有司按照長公主待遇,加倍給陪嫁。魏征說:“昔漢明帝封諸王曰:‘朕子安得同先帝子乎?’然則長公主者,尊公主矣。制有等差,渠可越也?”李世民把這話跟皇后說了,皇后說:“嘗聞陛下厚禮徵而未知也,今聞其言,乃納主于義,社稷臣也。妾于陛下,夫婦之重,有所言,猶候顏色,況臣下情隔禮殊,而敢犯嚴(yán)顏陳忠言哉!愿許之,與天下為公。”皇帝李世民很是高興,所以就給了帛四十匹、錢四十萬賜給魏征作為獎賞。
豫章公主,下嫁唐義識。
北景公主,始封巴陵公主。下嫁柴令武,因?yàn)榕c房遺愛一起謀反,公主一起被賜死。顯慶中追贈,立廟于墓,四時祭以少牢。
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
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李治即位,進(jìn)為大長公主。
臨川公主,韋貴妃所生。下嫁周道務(wù)。主工籀隸,能屬文。高宗立,上《孝德頌》,帝下詔褒獎。永徽初,進(jìn)長公主,恩賞卓異。
清河公主,名敬,字德賢,下嫁程懷亮,死后陪葬昭陵。程懷亮,程知節(jié)的兒子。死在寧遠(yuǎn)將軍任上。
蘭陵公主,名淑,字麗貞,下嫁竇懷悊,顯慶年間死的。竇懷悊官兗州都督,是太穆皇后的家里侄子。
晉安公主,下嫁韋思安,又改嫁楊仁輅。
安康公主,下嫁獨(dú)孤謀。
新興公主,下嫁長孫曦。
城陽公主,下嫁杜荷。杜荷因?yàn)榕c太子李承乾一起謀反被殺后,公主又改嫁薛瓘。麟德初,薛瓘任左奉宸衛(wèi)將軍。公主因?yàn)閰⑴c巫蠱事件,皇帝放薛瓘做房州刺史,公主跟隨去房州。咸亨中,公主和薛瓘都死了以后,靈柩被送回了京師。
合浦公主,始封高陽公主。下嫁房玄齡子房遺愛。公主,是太宗皇帝所寵愛的,所以,房遺愛在太宗的諸位女婿中,也是特別受到寵愛的。永徽中,與房遺愛一起謀反,被賜死。顯慶時追贈。
晉陽公主,字明達(dá),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喜怒不形于色?;实垡坏┯兴?zé)怪,一定要等皇帝面色和緩了才慢慢的辯解,所以朝中不少人都受過她的恩惠,對她的贊譽(yù)也最多。文德皇后死的時侯,公主還是個孩子,還不記事,等公主長到了五歲,經(jīng)過皇后所游玩的地方,公主竟哀不自勝。在皇帝的諸皇子和諸位公主中,唯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最少,所以特別寵愛他們。公主與晉王關(guān)系也最好。公主又聰明又有才學(xué),臨太宗皇帝的飛白書法,臣下幾乎不能分辨。死以至于得病。群臣進(jìn)勸,太宗皇帝說:“朕還不知道悲哀無益?可就是不能停止,我也不知為什么?!彼韵略t給有司在公主營墓側(cè)建佛祠好留祭拜之用。
新城公主,晉陽公主的妹妹。下嫁長孫詮,長孫詮得罪遷巂州。公主改嫁韋正矩,韋正矩是朝中的奉冕大夫,對公主很是無禮。不久公主就突然死了,高宗皇帝李治詔三司推查,韋正矩?zé)o法為自己開脫,被殺。高宗皇帝以皇后的禮儀安葬公主在昭陵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1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將侯君集的功與罪
下一篇: 解密唐朝大將侯君集為何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