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鐘山風(fēng)景區(qū)有上千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游客最愛不釋手的一款是“萌萌噠”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系列。朱元璋玩偶的造型,高顴骨,粗眉毛,大耳朵,下巴比上顎長出好幾分,臉上還長有不少麻子。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皇帝,傳奇的不光是他寒微的出身、坎坷的經(jīng)歷以及成功創(chuàng)業(yè)奮斗史,還包括他的長相,這也一直是歷史未解之謎。流傳至今的朱元璋畫像約有十幾種,分為美丑兩大類,只是程度不同,丑到極致的像是今天的“惡搞”。哪個更接近歷史事實呢?
我們先從一個民間故事說起:朱元璋稱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畫像。第一個進宮的畫師把像畫得惟妙惟肖,和真人一樣。朱元璋看到自己樣子那么丑,頓時大怒,把畫師推出去斬了。第二個自作聰明,把朱元璋畫成花樣美男,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這哪是自己啊,太假了,畫師又難逃一死。吸取了血的教訓(xùn),第三個用心揣摩,寫實描摹了朱元璋的臉型輪廓,其他部位模糊化處理,最重要是畫出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的氣度。用現(xiàn)在說法就是PS加美圖秀秀吧!結(jié)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滿臉仁慈,一副帝王之相,龍顏大悅。畫師不僅保住了命,還受到賞賜。回家后,畫師偷偷把朱元璋的真實相貌畫了下來,這就是流傳下來比較丑的畫像了。
傳說立場鮮明,解釋也很合邏輯,但畢竟是傳說,我們還是要根據(jù)史籍及史實進行綜合分析。對于朱元璋相貌,明官方《太祖實錄》記載:“及上(朱元璋)稍長,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當(dāng)朱元璋投奔郭子興,被守城人誤當(dāng)奸細捉住時,“(郭)子興遣人追至,見上狀貌奇?zhèn)?,異常人,因問所以來,具告之故。子興喜,遂留置左右,尋命長九夫,常召與謀事?!?/p>
清朝官修《明史》:“比長,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薄白优d奇其狀貌,留為親兵。”
影響很大的吳晗《朱元璋傳》作了進一步發(fā)揮:所謂“姿貌雄杰”乃軀干魁偉,下巴比上顎長出一寸多,高顴骨,大鼻子,大耳朵;所謂“奇骨貫頂”是指腦蓋上高高隆起一塊怪骨,宛如一座小山丘,加上粗黑的眉毛,大而發(fā)亮的眼睛,倒著實透著幾分威嚴(yán)與沉著。
《太祖實錄》始修于建文朝,永樂朝曾三次改動,但改動只是針對不利于朱棣的地方,對朱元璋的形象仍維護有加。所以《實錄》描述猶如征婚廣告,如果長處一定大書特書,短處則要么回避不提,要么曲筆淡化。從只含糊形容個頭氣質(zhì)來分析,一定是長相沒有可夸之處?!睹魇贰穭t無需顧忌這方面,多出了“奇骨貫頂”,應(yīng)該是可信的。但是不是吳晗所描寫的那么夸張,也當(dāng)存疑。
郭子興初見朱元璋,因為他相貌原因留在身邊做了親兵。這說明朱元璋身材魁梧,模樣自有異于常人之處,但如果真丑的夸張,恐怕郭子興也不愿意天天見到他吧?更不愿意將“視如己出”的養(yǎng)女嫁給他了。
綜上所言,朱元璋的相貌其實也就是所謂“奇骨貫頂”,還不至于丑到“惡搞”那般。還有的畫像“豬腰子”臉上布滿了麻子,甚至流傳有36個大麻子,72個小麻子之類,這些正史從未記載,很多傳說及百姓卻津津樂道,認(rèn)為那才是“真實”的。
民間思想中朱元璋形象產(chǎn)生的源頭,肯定與朱元璋打擊富戶、屢興大獄、剛猛治國等施政措施有關(guān)。始作俑者是精英文人,還是普通百姓,抑或是精英與百姓間的互動?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邪不壓正》中廖凡cos朱元璋的橋段不禁讓人笑出了聲;《大明風(fēng)華》里的朱元璋一露面,把歷史劇變成了驚悚片;坊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無論哪個版本也都是慘不忍睹:地包天、一臉麻子、上挑的眉毛、兩撇猥瑣的小胡子……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明史·太祖本紀(jì) 》中記載,朱元璋面部飽滿,還挺慈祥的。
明朝中期的張瀚在《松窗夢語》也記載了,他任職南司空時,曾親眼瞻仰了朱元璋畫像。稱:“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像大不類。”
所以,真正的朱元璋長這樣。
即使是老了,他也長這樣。
而且,這兩幅畫像,無論是整體的處理,還是繪畫技法上,明顯都是宮廷畫師的水準(zhǔn),與朱家歷代接班人的畫像風(fēng)格也極為一致,所以是朱元璋的標(biāo)準(zhǔn)像無疑。
雖然,這個標(biāo)準(zhǔn)圖可能有所美化啊,但是,真人絕對不會丑成下面的圖。而且,這些丑像無論是服飾、場景、畫風(fēng),都透露出那么一點粗糙與隨意啊。
只能說傳言不可信,比如萬歷年間的范守己,曾記載自己在武英殿見到了朱元璋的真容畫像,稱其儀表堂堂,根本不似外界流傳的那般模樣。
“在武英殿見太祖真容有二:壯年者,黑須,長寸余,面微長而豐,色甚皙,眉目有異。暮年者,須鬢若銀,面益豐而圓矣,乃知外間所傳龍頜虬須,面有癍痣者妄也”
其次,張萱到京城做官時,在內(nèi)府看見的朱元璋畫像也是圓臉俊像,也說明了標(biāo)準(zhǔn)像才是官方認(rèn)可的。
“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須髯皆為銀絲,可數(shù),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虬髯、十二黑子也?!?/p>
而且,從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孫子朱高熾等留存的帝王肖像來看,他應(yīng)該也不會是長得太過“出眾”的奇人面相。
或許有人會說,那么南薰殿所藏的歷代帝王畫像中,朱元璋的畫像一共13幅,為什么丑像卻多達十一幅?
這個問題張萱依舊有話說,他的父親在云南作知縣時,曾在黔國公府看過朱元璋的畫像。
“龍形虬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
由此可知,在當(dāng)時不僅民間多有傳聞,朱元璋的丑像在王公貴族之間也流傳甚廣。
那為什么在朱家統(tǒng)治時期,朱元璋的丑像還能如此廣泛流傳,甚至連王室貴族都會收藏?因為這本來就是官方的手筆。
在古代相士的說法里,帝王或圣賢非凡人,必是天生異象。比如黃帝的面部像龍,顓頊的頭上長了類似角的東西,帝嚳的牙齒重疊,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
再近一點,朱元璋的偶像劉邦,傳說他也是隆準(zhǔn)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反正就是長得和正常人不一樣。
所以,朱元璋被丑化后的相貌,叫“雄奇異于常人”。是他從一個乞丐能夠逆襲當(dāng)皇帝的證明,這是天命的象征。
于是,在官方的推崇和默許下,朱元璋的相貌越來越異于常人。
比如,《明太祖實錄》在“吳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條中記載的是。
“上夢人以璧置于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后遂成骨隆然,甚異?!保ㄖ煸白鰤?,夢到自己脖子上套了個玉璧,然后融入肉中,變成異骨隆起了。)
到了永樂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時,朱元璋的長相又變成了。
“龍髯長郁,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p>
最終,朱元璋的相貌在景泰二年(1451)編纂的《古今識鑒》中基本確定下來,與傳世的長臉丑像也頗為接近了。
狀貌非常,龍瞳鳳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麗天,輔骨插鬢,聲音洪亮,貴不可言。但四維滯氣,如云行月出之狀,所喜者準(zhǔn)頭黃明,貫于天庭。直待神采煥發(fā),如風(fēng)掃陰翳,即受命之日也,應(yīng)在一千日內(nèi)。
其中“天地相朝”的意思,是指額頭和下巴突出,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兩頭彎的豬腰子臉。
所以,他不是真的長得丑。只是為了強調(diào)他的帝王相,從而加固統(tǒng)治等諸多因素導(dǎo)致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明代老百姓納妾需要滿足哪兩項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