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李鴻章:晚清兩位重量級人物李鴻章與翁同龢結(jié)成梁子
翁同書在安徽巡撫任上,奉命剿殺捻軍
,因為不能妥善處置境內(nèi)叛將苗沛霖,搞得整個形勢十分難堪,在另一條戰(zhàn)線上英勇殺敵的曾國藩認為對勢力日盛的翁家,現(xiàn)在是 “搞倒一個算一個”。可是偌大一個權(quán)力家族,若扳不倒,豈不自傷其身?磨硯搦筆,搔首弄姿,良久都不能下語。在曾府當秘書的李鴻章見狀,連忙接過筆頭:“臣職分所在。例應(yīng)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官場里,有“搞路子”之說
,即如果你在官場,他也在官場,那么,不管是什么原因,出于什么動機,只要你去參劾他,只要你去檢舉他,那你一定是帶著政治斗爭的丑陋心思去搞人家的路子。比如,某官告倒了某貪官,大家首先問的不是貪官貪了多少銀子,而是他與人結(jié)下了什么梁子。翁家看到曾
、李“例應(yīng)糾參”,首先想到的不是翁家有對不起人民對不起國家的事,而是他倆在搞我路子。因此,翁、李從此開始了到死也沒罷休的互相傾軋。李鴻章組建北洋水軍
,這是大清命運之所系—軍強則國安,軍弱則國危,這是一條驗了數(shù)千年顛撲不滅至今依然無比正確的鐵律,但養(yǎng)軍是特別燒錢的。李鴻章時為水軍司令,翁同龢則主管“戶部”甲午海戰(zhàn)前夕
翁氏與李氏都有著超能量
,因為他們所挾持的不是用一根棍子、一塊泥巴去打人,而是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去打人。用棍子去打人用泥巴去打人,不過是棍子折斷,泥巴碰碎,而用國家用民族,常常是國家破壞了,民族遭殃了。壓垮清朝的不是某一根稻草,翁他們倆是大清未死
當然
以國家做棍子,以社稷做棍子
不該如此,而竟如此
前面已經(jīng)說過
于是
,個人的私仇被無限放大為公恨,官小一點的,放大為部門與地方之恨,官大如翁、李,則成為民族與國家之恨。他們是沒有什么怕的,所謂與人斗,其樂無窮;遭罪的,用鮮血、腦殼來替其買單的,則全是百姓了。李鴻章簡介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晚清名臣,洋務(wù)運動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chuàng)始人和統(tǒng)帥
、洋務(wù)運動的領(lǐng)袖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
,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并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閑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shù)家。大學生翁心存之子,咸豐六年(186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大臣。先后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后追謚文恭。翁同龢工詩
,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幼學歐、褚,初學董其昌、米芾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9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李鴻章評價如何評價李鴻章
下一篇:
絕版李鴻章張社生《絕版李鴻章》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