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ú lí
注音 ㄏㄨˊ ㄌㄧˊ
詞性 名詞
◎ 狐貍 húli
(1) [fox]
(2) 屬于犬科的若干種機警的食肉類哺乳動物,與狼有親緣關系,但體型較小,四肢較短,吻部較尖,有大而直豎的耳和蓬松的長尾,現(xiàn)被置于狐屬及世界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有一種或更多種代表的幾個其他屬
(3) 比喻奸詐狡猾的人豺狼當路,安問狐貍!——《后漢書》
1. 獸名。狐和貍本為兩種動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壞人。《東觀漢記·張綱傳》:“侍御史 張綱 獨埋輪于 雒陽 都亭,曰:‘豺狼當?shù)溃矄柡?!’?唐 杜甫 《久客》詩:“狐貍何足道,豺虎正縱橫?!薄墩f岳全傳》第十三回:“得意狐貍強似虎,敗翎鸚鵡不如雞。” 袁靜 《紅色交通線》第二回:“ 徐耀明 真像個老狐貍。”
2. 猶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橋隆飆》一:“你不要給我耍狐貍!笑面虎,花臉狼,我都見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ci/26650.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狍子
下一篇: 狐疑
名詞,是指代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的名詞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它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如王陽明、臺北、教育、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