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ī jìn
注音 ㄏㄨㄟ ㄐㄧㄣˋ
詞性 名詞
◎ 灰燼 huījìn[ashes;cinder] 物品燃燒后的剩余物化為灰燼
1. 物體燃燒后的剩余物。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yōu)檩钄?shù)。”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封子 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唐 柳宗元 《興州江運記》:“由是轉(zhuǎn)巨石,仆大水,焚以炎火,沃以食醯,摧其堅剛,化為灰燼?!?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在北京人居住過的山洞里發(fā)現(xiàn)了火燒過的灰燼、石塊和獸骨?!?/p>
2. 謂燒成灰。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唐 杜甫 《火》詩:“青林一灰燼,云氣無處所?!?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沉香石》:“早知百和俱灰燼,未信人言弱勝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ci/27079.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灰塵
下一篇: 靈丹
名詞,是指代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的名詞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它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如王陽明、臺北、教育、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