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ǎ hào
注音 ㄈㄚˇ ㄏㄠˋ
詞性 名詞
1. 佛教徒受戒時由本師授予的名字。又稱法名或戒名。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 ,有時與我論三車。”《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郡王﹞將乙侍者剃度為僧,就用他表字 可常 為佛門中法號?!薄痘ㄔ潞邸返谖寤兀骸?燕娘 遂祝髮奉佛……法號 藴空 。”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你為什么起了這么個名字?好像尼姑的法號?!?/p>
2. 指僧人死后的謚號。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大光明佛》:“ 烏思藏大乘法王 居西天日落佛國,東土 永樂 三年,誥封 萬行圓融如法最勝弘慈廣濟(jì)護(hù)國宣教正覺如來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剛普應(yīng)大光明佛 ,凡三十六字法號?!?/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ci/2801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法醫(yī)
下一篇: 法名
名詞,是指代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的名詞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它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如王陽明、臺北、教育、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