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án lí
注音 ㄈㄢˊ ㄌㄧˊ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屏障、屏蔽
◎ 樊籬 fánlí[fence;(fig) barriers;restriction] 籬笆,比喻對事物的限制沖破舊的樊籬
1. 籬笆,柵欄。 清 曹寅 《瓶菊》詩:“樊籬方集霰,高枕悟 黃 農 ?!?/p>
2. 引申為限制、束縛。 王蒙 《火之歌》六:“四月一日, 石頭城 的每一塊石頭都在噴火,怯懦和奴性的樊籬焚毀了?!?/p>
3. 比喻領域,范圍。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fā)展史》第六章二:“ 司馬遷 是 董仲舒 的學生…… 司馬遷 的思想有不少突破了他老師的樊籬。” 于文祖 《<詞詮>重印說明》:“然而, 楊 氏的觀點和方法,根本上并沒有越出 王引之 的樊籬?!?/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ci/29551.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樊籠
下一篇: 模具
名詞,是指代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的名詞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它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如王陽明、臺北、教育、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