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uǐ zǐ
注音 ㄍㄨㄟˇ ㄗˇ
詞性 名詞
◎ 鬼子 guǐzi[devil] 對侵略我國的外國人的憎稱;亦指害人的精怪,表深惡痛絕之意洋鬼子
1. 詈詞。猶言鬼東西。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士衡(陸機 )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爾!’” 宋 陸游 《北窗病起》詩:“更事天公終賞識,欺人鬼子漫縱橫。”
2. 在帝國主義侵 華 時期,對外國人的一種蔑稱。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九:“若鬼使,則出使外洋之員;以西人初入 中國 ,人皆呼為鬼子也?!?洪琛 《趙閻王》第三節(jié)第七幕:“那鬼子盡教著村里人吃洋教,說鬼子話,拜洋菩薩?!?葉圣陶 《春聯(lián)兒》:“將來把東洋鬼子趕了出去,你趕緊回來吧?!?/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ci/4938.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鬼使神差
下一篇: 鬼怪
名詞,是指代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的名詞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它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如王陽明、臺北、教育、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