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ì shū
注音 ㄌㄧˋ ㄕㄨ
詞性 名詞
◎ 隸書 lìshū[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一種漢字字體,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漢朝的隸書筆畫比較簡單,是漢朝通行的字體
1. 漢字字體名。也叫佐書、史書。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把篆書圓轉(zhuǎn)的筆畫變成方折,改象形為筆畫化,以便書寫。始于 秦 代,普遍使用于 漢 魏 。 秦 人 程邈 將這種書寫體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 程邈 創(chuàng)隸書之說?!段簳ばg(shù)藝傳·江式》:“隸書者, 始皇 使 下杜 人 程邈 附於小篆所作也,以 邈 徒隸,即謂之隸書?!?巴金 《秋》二:“五弟, 金冬心 寫的隸書單條哪兒去了?”
2. 正書的古稱。正書由隸書發(fā)展演變而成,故 唐 以前仍有把正書沿稱隸書的。為區(qū)別于 漢 魏 時代通用的隸書,又稱正書為“今隸”。
3. 指官司刑獄所用的文字。 章炳麟 《訄書·訂文》:“ 北宋 之亡,而民日啙媮,其隸書無所增。增者起於俗儒鄙夫,猶無增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ci/746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隧道
下一篇: 難兄難弟
名詞,是指代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的名詞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它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如王陽明、臺北、教育、樹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