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十二地支
子水鼠,丑土牛,寅木虎,卯木兔,辰土龍,巳火蛇。
午火馬,未土羊,申金猴,酉金雞,戌土犬,亥水豬。
將記錄時間的符號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分別與方位、五行、十二生肖組合,這是占卦的基礎(chǔ)。在以后的占法中,依方位起卦或依年月日時起卦等多種方法中,都要靈活運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方位、五行等屬性。
天干,亦稱“十干”、“十天干”、“十母”。是古代表示年、月、日、時的符號。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總稱。其中的甲丙戊庚壬為五陽干;乙丁己辛癸為五陰干。
天干有其含義,《漢書?律歷志》是這樣解釋的:
甲,出甲于中;乙,奮軋于乙;
丙,明炳于丙;丁,大盛于?。?br />戊,豐茂于戊;己,理紀于己;
庚,斂更于庚;辛,悉新于辛;
壬,懷任于壬;癸,陳揆于癸;
《說文解字》是如是闡釋天十的:
甲:東方之孟,陽氣萌動。
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陰氣尚強,其出乙乙也。
丙:往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氣初起,陽氣將虧。
丁:夏時萬物皆丁實。
戊:中宮也,象六甲五龍相拘絞也。
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
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
辛:秋時萬物成而熟。
壬:位北方也,陰極陽生,象人懷妊之形。
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把天干與五行及方位相配成圓圖,即如下圖所示:
天干配五行圖
地支,亦稱“十二支”、“十二地支”、“十二子”,別稱“歲陰”、“十二辰”。是古代表示年、月、日、時的符號,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兩、戌、亥的總稱。支,指樹枝?!稘h書?食貨志》顏師古注:“支,猶枝也?!彼抉R遷在《史記》中相對于十干十母,稱十二支為十二子,《史記》的解釋是這樣的:
子:言萬物滋于下
丑:紐也,言陽氣在上未降,萬物厄紐未敢出
寅:言萬物始生,蟥然也
卯:言萬物茂也
辰:言萬物之蟲也
巳:言陽氣之已盡
午:陰陽交,故曰午
未: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言陰用事,申則萬物
酉:萬物之老也
戌:萬物盡滅
亥:荄也,陽氣藏于下也
《說文解字》是如是解釋地支的:
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
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物,像手五形。
寅: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強也。
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像開門之形。
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nóng)時也,物皆生。
已:己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
午:牾也,五月陽氣牾逆陽,冒地而出也。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象木重枝葉也。
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東。
酉:就也,八月黍成可為酹酒。
戍:天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人地也。
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寓意詳解
在農(nóng)歷月份上,我們通常用地支分別代表十二月。一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在一天中,我們也通常用地支分別代表十二個時辰。子時23點-1點;丑時1點-3點;寅時3點-5點;卯時5點-7點;辰時7點-9點;巳時9點-11點;午時11點-13點;未時13點-15點;申時15點-17點;酉時17點-19點;戌時19點-21點;亥時21點-23點。在五行和方位上;寅卯東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lsz/395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法的由來和產(chǎn)生,陰陽歷合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