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方位:五位神靈之所居原文】
甲乙木屬東方(寅卯辰之位為東方青龍之象),丙丁火屬南方(已午未之位為南方朱雀之象),戊己土主中央(辰戌丑未之位為勻陳騰蛇之象),庚辛金屬西方(申酉戌之位為西方白虎之象),壬癸水主北方(亥子丑之位為北方玄武之象)。是時大撓氏雖以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又以支元寅卯屬木,已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戌丑未屬土,其理何義?或曰:
東方有神太昊,乘震執(zhí)規(guī)司春,生仁風和氣,萬物發(fā)生,所以木居之故,甲乙寅卯同也。
南方有神農(nóng)帝,乘離執(zhí)衡司夏,生艷陽酷氣,萬物至此咸齊,所以火居之故,丙丁已午同也。(夏天主長育萬物,草木茂盛,咸賴火德之功也。)西方有神少昊,乘兌執(zhí)矩司秋,生肅殺靜氣,萬物到此收斂,所以金居之故,庚辛申酉同也。(秋氣謂金如刀,英氣肅殺,草木調(diào)零,成熟收氣之時。)
北方有神顓帝,乘坎執(zhí)矩司秋,生凝結(jié)嚴氣,萬物到此藏伏,所以水居之故,壬癸亥子同也。
中央有神黃帝,乘沖執(zhí)繩司中土,況木火金水皆不可無土,故將戊己居中央,辰戌丑未散四維,各得所占。(四維:春三月,夏六月,秋九月,冬十二月。)何公論曰:天若無土,不能圓蓋于上;地若無土,不能厚載于地,五谷不生;人若無土,不能營運于中,五行不立(謂仁義禮智信為五常,金木水火土為五行)。此三才不可缺土也(三才謂天地人)。木若無土,有失載培之力;火若無土,不能燭照四方;金若無土,難施鋒銳之氣;水若無土,不能提泛濫之波;土若無水,不能長養(yǎng)萬物。此所以五行皆不可無土。所以土居中央,支散四維,建立五行而成也。
【天干地支的方位:五位神靈之所居白話提要】
甲、乙的五行都屬木,屬東方。寅、卯、辰同樣屬東方,為青龍之象。
丙、丁的五行都屬火,屬南方。巳、午、未同樣屬南方,為朱雀之象。
庚、辛的五行都屬金,屬西方。申、酉、戌同樣屬西方,為白虎之象。
壬、癸的五行都屬水,屬北方。亥、子、丑同樣屬北方,為玄武之象。
戊、己的五行都屬土,屬中央。辰、戌、丑、未同樣屬中央,為勾陳、騰蛇之象。
當時,身為史官的大撓氏規(guī)定: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他又規(guī)定了十二地支的五行: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戌丑未屬土。那么,這樣規(guī)定的原理在哪呢?
位于東方的是太昊神,駕著代表雷電的“震車”,管理事物的各種標準,掌握著所有和春天有關(guān)的事情。這樣,仁風和氣就產(chǎn)生了,萬物也開始萌芽生長,這就是木居于東方的原因,而天干甲乙和地支寅卯也都居于東方。
位于南方的是神農(nóng)帝,駕著代表烈火的“離車”,管理事物的各種標準,掌握著所有和夏天有關(guān)的事情。這樣,艷陽酷氣隨之出現(xiàn),萬物已經(jīng)發(fā)展齊備了。這就是火居干南方的原因,而天干丙丁和地支巳午也都居干南方。在夏天,憑借著火的作用,萬物才得以生長發(fā)育,草木也因此而茂盛。
位于西方的是少昊神,駕著代表沼澤的“兌車”,管理事物的各種標準,掌握著所有和秋天有關(guān)的事情。這樣,肅殺靜氣就隨之產(chǎn)生了,萬物此時已經(jīng)成熟,不再繼續(xù)生長。這就是金居于西方的原因,而天干庚辛和地支申酉也一起居于西方。秋天的五行之所以屬金,是因為秋季就像刀一樣,飽含肅殺之氣,能夠讓草木凋零,此時的萬物已經(jīng)成熟。
位于北方的是}}項帝,駕著代表水的“坎車”,管理事物的各種標準,掌握著所有和冬天有關(guān)的事情。這樣,水汽開始凝結(jié)冰雪,萬物在這時也都紛紛潛伏遁藏,這就是水居于北方的原因。天干壬癸和地支亥子也都居干北方。
位于中央的是黃帝,它駕著代表大地的“坤車”,掌握著中央的土地,并且四時、四方的木火金水都不能沒有土,所以就讓天干戊和己居于中央,地支辰、戌、丑、未分別位于四維,各得其所。四維就是指春季的三月,夏季的六月,秋季的九月,冬季的十二月。對此,何公還特地評論過:天如果沒有土,就不能像圓一樣在上面覆蓋著大地;地如果沒有土,就不能起到承載的作用,五谷也無法生長;人如果沒有土,就不能在天地之間生存活動,五常和五行也無法建立。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這就是三才都無法缺土的原因。三才是指天、地、人。
木如果沒有土,會失去培養(yǎng)、栽種的根基和助力;火如果沒有土,就不能像蠟燭一樣照亮四方;金如果沒有土,就無法發(fā)揮出鋒銳之氣;水如果沒有土,就不能像堤壩一樣阻隔泛濫的波濤;土如果沒有水,就不能生長、滋養(yǎng)萬物。這就是五行都不能缺土的原因。綜合上面的說法,土居于中央,屬土的地支分別散于四維,建立起“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lsz/395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天干地支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