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輕微的心臟性手抖,令人無法寫字,一出力手就抖,其因來自心臟,心主雙手的循環(huán),一旦心臟的壓縮力稍有不平衡,平時沒有感覺,但手一出力就發(fā)生,如何去調(diào)整心臟的壓縮力,是一門學問。
在人體最初受孕的時期,是一團筋膜,也就是肝臟,經(jīng)過三星期后,心臟器官開始出現(xiàn),因此在懷孕第三周以后,即可聽到心音,西醫(yī)據(jù)此而認定人體最初的器官是心臟,這是不對的,真正的人體形成,最早是水,也就是腎臟的水形,進而產(chǎn)生肝臟,第三周以后,心臟才出現(xiàn),接著就是脾臟、肺臟等。
由于中醫(yī)的觀念與西醫(yī)不同,所以中醫(yī)配合一些強化肝臟動能的藥,間接來刺激心臟的壓力,避免直接使用心臟的藥,以免過于刺激心臟,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環(huán)。再者在臨床上,幾乎每位病人,都呈現(xiàn)有痰在肺的深處的感覺,經(jīng)本人細查之后,發(fā)現(xiàn)痰是在心包膜上,故此濃稠的痰,對心臟必然產(chǎn)生壓力,因此必須一并清除,還給心臟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由以上二點的突破,解決了早期心臟病癥狀,避免以后心臟病的發(fā)生。
一般中醫(yī)在臨床上只要癥狀相同即可使用上述方法來開立處方,漢唐6號是專門設計給一些中醫(yī)師認為心臟有問題而又體能不足的病人,為增強體力使用的健康食品。
一般用量︰三餐飯后30粒,視體格大小而定。如果服用這個劑量效果不明顯時,可以自行加量到每次40粒或是50粒。
論文著作權人︰美國佛州漢唐中醫(yī)學院,院長倪海廈醫(yī)師。此方是美國漢唐中醫(yī)診所專用處方.
講解:
(中醫(yī)之九種心痛病之一)
好,現(xiàn)在繼續(xù)講新課,通過前面講的幾節(jié)課后,基本上把婦科的重點,全部給大家說的比較清楚。應當通過聽前面幾節(jié)課后,婦科疾病都不應當成難事。婦產(chǎn)的病是最好治療的,它的理基本上就這一些。但婦科就是最難治的,就是由于環(huán)境所造成的。治婦科以攻心為上,只要心力有所改變,則病癥也自然減半。另一個,想要美容美體的這一些,通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也應當學會如何美容的辦法。實際上道理就這么簡單,健康自然就可以美容了,就這么簡單。
再看漢唐六號,主要治手抖心顫,心火為人身太陽是一團紅日,是人身之主,主不明則其十二官危。這一個手抖心顫,很明顯就是屬于心火不足。從心火不足這種情況,在前幾節(jié)課時,我給大家說了心火是由相火變化而來的,相火和其精氣。人的身體它是一個整體,里面有一個反饋機制,也就是互相影響,心火不足必然影響到小腸火不足,小腸火不足必然精氣生化便不完全,在經(jīng)宮中蒸化精氣也不完全,必然影響到達督脈之中的精氣,進而影響到心火的生化,心火生化更不足,又影響到小腸火力不足,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人要是一病就很容易一病不起,把中間所能治病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節(jié)一下,使其走向良性。比如說增心火熱,然后小腸之熱量足。小腸之熱量足蒸化精氣的功能也足,精氣一足則其相火能更多地變化為心火,這就達到一個良性循環(huán)。用中醫(yī)治療就是看身體里面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調(diào)節(jié)哪一環(huán)節(jié),這就是中醫(yī)看病抓主證,只要這一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節(jié)好了,其它證都不要管,其它全是連鎖反應,一步步跟著全好了。如果抓不住主證的,抓一個次要的或毫不相干的,那幺在循環(huán)里面便不能得主體,還是繼續(xù)惡性循環(huán),這是中醫(yī)里面治療的最高境界,只要拔動玄機。我們看《內(nèi)經(jīng)》中很多地方都寫了機,玄機的機,就是這一個道理。
好,我們看這篇,這個手足、手抖心顫。在上一節(jié)課,我給大家說了,這個手與心的關系,足與小腸的關系。
較輕微的心臟性手抖,令人無法寫字,一出力手就抖,這病癥現(xiàn)在社會很多,很多年輕人就得這病。還有一個平時我們所看到的現(xiàn)象,這人本身沒這病,但一激動手就抖,如吃飯手拿筷子,聽別人說了一句話他激動了,筷夾不住了,這個手抖是不是病?它不是病,其原因是在心臟,注意這心臟不是人實體的心臟,是心火是神明。
其原因來自心臟,心主雙手的循環(huán),一旦心臟的壓縮力稍有不平衡,平時沒有感覺,但手一出力就發(fā)生,手一出力人便用勁,如同努力去完成一事,一用力心氣馬上不足,一不足就立即出現(xiàn)手抖。以前我一同學,在同濟大學,這個同學,他就是比較容易激動,有時候一碰到有些事,和我聊天時,手抽煙根本不用彈煙灰自己就抖掉了,就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但是在平時絲毫沒有任何感覺,只是一激動時,心里面想一件事或有事情出現(xiàn)的時候就立即發(fā)抖。再看另外一個現(xiàn)象,人在恐懼的時候,剛才說的是激動的時候影響到心臟,在恐懼的時候,腿就不聽使喚了,想跑跑不動,為什么?恐傷的是腎氣,小腸的火力是腎氣生發(fā)之根源是環(huán)境,恐一傷腎,傷了下焦就傷及其小腸之火力,所以腿就不聽使喚了。這就是雙手與雙足的活力不同。小腸之火主下肢心臟之火主上肢,心與小腸互為表里,雙手雙足亦分陰陽。
如何去調(diào)整心臟的壓縮力,是一門學問。在人體最初受孕的時期,是一團筋膜,也就是肝臟,經(jīng)過三星期后,心臟器官開始出現(xiàn),因此在懷孕第三周以后,即可聽到心音,西醫(yī)據(jù)此而認定人體最初的器官是心臟,這是不對的,真正的人體形成,最早是水,也就是腎臟的水形,進而產(chǎn)生肝臟,第三周以后,心臟才出現(xiàn),接著就是脾臟、肺臟等。
這是倪海廈他那一門的論述,本門論述與此稍有差別。本門是從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成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根據(jù)河圖來的。我在《易龍圖》里面,這就是人體剛受孕時的最先的平衡圖,最先出生時,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精就是水,是天一生水,兩神兩搏而成。在《易龍圖》中其水在其中,形成之后立即便水土易位,形成一個不平衡的馬圖,稱為河圖。河圖的時候人開始生化,這個里面具體的問題比較復雜,暫且就介紹這么多。不論是哪一方論述,最終的結果是解決疾病。
由于中醫(yī)的觀念與西醫(yī)不同,所以中醫(yī)配合一些強化肝臟動能的藥,間接來刺激心臟的壓力,避免直接使用心臟的藥,以免過于刺激心臟.
倪海廈先生對人體的形成,是通過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來論人的變化,這對不對?這是對的。本門里面是從天一水、地二火、天三木、地四金、天五土論述的,也是對的,為什么都對?這是氣與形的問題。我原來的時候,講人體形成,《易龍圖》專門有一篇文章,里面寫的都比較清楚,不過只有有緣人才能看懂,也就是說外行只能看一個熱鬧,不作重點的了解。
倪海廈先生是強化肝的藥,來治療心臟的,這是什么?木生火。它這種情況避免直接使用心臟的藥,以免刺激心臟,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環(huán)。
這兩種藥物是治療什么的?一個是治肝,一個是治心。有什么差別?治肝是主升發(fā)的,一切的動全是風氣。而碰到這樣的病,為什么要避免直接用心臟的藥,這全部都是溫熱藥,比如說姜附之類的藥,這些藥都是直接刺激心臟的,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環(huán),倪的用藥法度,他善用生附炮附硫黃,但是你看他治病的時候,并不是看到火不足全用溫熱藥,不然的情況下,它就以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環(huán),容易使心臟過于刺激,使心力更竭。
平時有這樣一些的心臟病的,在《金匱》里面主要是從何治的?是以瓜蔞薤白湯,同時象人參湯,都可以治。只有在其寒邪特別盛,用到附子與烏頭,其它的都很少用附子。張仲景很善用附子的,但對附子的用法很慎用。
倪海廈先生治病時,用藥法度也寫的特別清楚,用這些心臟病的,心力不足的,我們可以看一些醫(yī)案,亂用姜附的,喜歡用姜附的,對于心臟這一塊的疾病,各種反應比較厲害,還美其名曰為排病反應,直到最后把人的心治成心力衰竭,這就屬于亂用。會用姜附者,用藥要有法度,不會用,認為一切皆為少陰虛寒,身體出現(xiàn)頭暈體乏無力等若干現(xiàn)象,然后這現(xiàn)象說這是排病反應,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排病反應,直到最后把人體的精氣燒干治成壞病。這是亂用姜附之故,不懂用姜附,該用的時候必須用。
在仲圣《傷寒論》中對急性心病,就是心臟病,如何治?桂枝甘草湯,頓服,不是三服,直接服,桂枝升肝,甘草護中土,就兩味藥,特別簡單,就是從肝治心,并不是直接用四逆。如果用四逆,則人必定來說,姜附下肚,人即立斃。
緩性的寒邪比較重的,仲圣在《金匱》中附子烏頭也用,并且用丸藥,丸者緩治。
從這里面我講了一下用藥的法度,對心臟疾病的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用心藥,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環(huán),這是倪海廈的臨床經(jīng)驗。
再者在臨床上,幾乎每位病人,都呈現(xiàn)有痰在肺的深處的感覺,經(jīng)本人細查之后,發(fā)現(xiàn)痰是在心包膜上.心包膜即是三焦,是一個極點,其痰在心包故此濃稠的痰,對心臟必然產(chǎn)生壓力,因此必須一并清除(清這個痰如何清?還是厥陰法,都是從厥陰去治),還給心臟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由以上二點的突破,解決了早期心臟病癥狀,避免以后心臟病的發(fā)生。
我們看現(xiàn)實中心臟病的治法,如何治的?雖然來說本節(jié)所講述的是手抖心顫,實際上里面論述的是心臟病,這心臟病的治法,西醫(yī)目前擴張血管、化瘀積,甚至放一支架。心臟外面的環(huán)境----痰不去,只是去擴血管,必定會使血管脆弱,很容易爆裂。所有的化瘀之藥皆要動用身體之陽氣。在人體陽氣比較足的時候,用化瘀藥會顯效,若陽氣不足,用化瘀藥不但不會化瘀,反消陽氣,使身體陽氣更不足,堵塞得更厲害。一旦上支架,這些東西對身體來說是異物,身體排異反映會更強烈,然后就要服用抗排斥藥,這一些治法就讓人生不如死。
所謂的被現(xiàn)在社會稱為"殺手",其中以心臟病位居前位。為什么?因為是沒辦法治療。治心臟病要從厥陰治,治厥陰就要兼顧太陰,這是不變之理。為什么在《金匱》里面人參湯----就是理中湯,為什么也可治心臟?。恐涡牟∵@癥狀,為什么理中湯可以,它就要兼顧太陰,這樣的治法。對于此病來說,包括還有其它的病,用這些姜附把人燒成重病的,我碰的到很多,有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去講這些事情,因為寒涼派用寒涼藥的已經(jīng)害人太多,人現(xiàn)在來說剛轉過來體會熱藥,這連古人用熱藥的理論還沒深入到實處來,還不知道如何用法就已經(jīng)走偏了。
曾經(jīng)看過一個小朋友,十來歲,由西醫(yī)認為的扁桃體炎等咳嗽癥,大量使用小青龍湯,一看到咳就小青龍湯,麻黃湯,配什么二陳湯等等這一些,再加附子干姜,碰到咳就這樣用,結果這小孩子長胖了,特別能吃,胃中客火比較盛,胖是怎么回事?灼煉成痰了,年輕小孩子的精液都被燒成痰了。后來沒辦法了,我接手去看,經(jīng)過一次次排痰,很厲害的,前一段時間又受外感又排痰,有很多膿黃痰,排了一夜,都是以前把精液燒成的痰,排后很明顯看到這腹部明顯小了。如何治療的?基本上都是一律的小柴胡加減劑,斂相火,從少陽與厥陰治,治療很長久了,但現(xiàn)在痰還沒排盡,還有痰氣。
所以說每當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沒有辦法去說。好不容易在中醫(yī)界才認識到寒涼的危害,那如果直接的再把溫熱的危害也破掉的情況下,那中醫(yī)就沒有人了。行其中醫(yī)之法,守體而知用,該用溫熱時用溫熱,該用寒涼時用寒涼,這里面就是一個圓通。掌握了這一個辦法這就是中醫(yī)的辦法。平時我所治的病人,以寒涼治成壞病的很多,現(xiàn)在以溫熱治成壞病的也很多。所以通過我們書院里面學習之后,大家就要注意這一方面的問題,就要保持其中道之觀。中道之醫(yī),千萬不能偏于兩向,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事情。
這一節(jié)課講述了治療心臟病的辦法,心臟病的治療,一定要注意治時從厥陰、太陰治療。在緩癥時,用丸藥可以用到這些熱藥,丸藥中生附子、生烏頭都可用,但要掌握劑量,一定要忌用涼藥,同時更要注意忌用溫藥,不然痰就會越積越厚,直至心臟各種病的發(fā)生,就會燒在心里面,一定要特別注意。倪海廈接著說:
在臨床上只要癥狀相同即可使用此法。
下面是說藥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份︰半夏、桂枝、黃連、白朮等。
一般用量︰三餐飯后15-20粒,視體格大小而定。
桂枝黃連半夏白術等,剛才說了理了,配藥方面知其理便會配了。
所以目前為什么講述漢唐系統(tǒng)?有什么因緣在這里面?因為倪醫(yī)生的用藥法度是中醫(yī),倪海廈推崇的是經(jīng)方派,但經(jīng)方派不等同于全部用姜附。一定要注意這概念,不是用了附子、干姜就是經(jīng)方派,用了黃連、大黃就是寒涼派。不是從藥性上分的,要從醫(yī)理上看。
倪海廈給出的四味藥,有比較意思的,桂枝、白術同時使用,黃連、半夏同時使用,里面還有什么東西?理肝氣的,清痰的。如果要是心臟病的病癥,比較輕微一點,濕熱癥多,舌苔發(fā)黃的,還要從厥陰治,去心包中濕熱痰,黃連在這里面是必用之藥。但是去濕熱痰時,干姜、附子也會用到,去痰時效果就會特別好。
在《傷寒論》里面,關于這方面,條文寫的都比較清楚,只是沒有與現(xiàn)在的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這些癥狀,就能看到里面的變化,就會學會治療。從肝論治,去痰、降相火、升肝氣、保脾胃、安其神等等這一些,隨證而治。好,這一節(jié)課先講到這里,今天講兩個方劑。好,現(xiàn)在下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nihaixia/1031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