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對女性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嚴重時還會導致閉經。因此,女性要及時改善好月經不調的問題,中醫(yī)專家建議女性可以從飲食上開始調理春季的月經不調,預防月經不正常。
生化蜜膏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制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
用法: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調經。適用于瘀血停滯所致月經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蜃削?,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清肝調經湯
處方:勾藤12克,炒山梔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靈脂10克,炒蒲黃6克(包煎),炒川續(xù)斷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本方有清肝解郁、化淤調經的作用。主要治療月經提前、經量過多、經前乳房脹痛、經期血塊多等病證。本方須在行經期服用。
益腎通經湯
處方:柏子仁10克,丹參、熟地各12克,川續(xù)斷15克,澤芝葉、川牛膝、炒當歸、赤白芍各10克,茺蔚子、生茜草各15克,炙鱉甲9克,紅花6克。
本方有補腎寧心、活血通經的作用。主要治療閉經、月經延遲、月經量少等病證。由柏子仁丸合澤芝葉湯所組成。全方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寧心安神,即安定心神,方中所用柏子仁、丹參或可加入合歡皮,安定心神, 使心氣下降,子宮開放,排出月經。
第二,補腎養(yǎng)血,提高腎陰陽,以使血海盈滿,從而奠定月經來潮的物質水平。
第三,通暢子宮氣血,引經血以下行,促月經來 潮。本方不僅有調經的作用,而且通過補腎寧心,提高陰精的水平,有助于卵子的發(fā)育。由于輔以活血調經,促動陰陽的轉化,排出卵子,所以還有促排卵的作用。
月經不調是很多女性都存在的問題,經期會推遲或者提前,而且經期的量有時多有時少,可能是女性身體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調理,一些食療的方法可以幫助改善月經不調的問題,那么女性月經不調食療方法有哪些?女性月經不調吃什么中藥調理?
1、女性月經不調食療
1、當歸
當歸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不僅能當作藥物用,而且還可以食用,是極好的養(yǎng)生滋補品。
同時,當歸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我們也會經??匆娪腥藭卯敋w泡水喝,在當歸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這種物質被人體攝取之后進入腸道中能很好的促進積存在腸道中的毒素進行分解,大大降低了毒素和腸道接觸的時間。
從而能起到不錯的潤腸通便的效果,這對于防治便秘、保護腸道健康發(fā)揮極好的作用。
另外中醫(yī)認為當歸具有補血養(yǎng)血、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所以女性經常喝點當歸泡的水還能很好的為身體進行血液的補充,另外還能有極好的止痛效果。
2、枸杞
枸杞是人們常見的一種食物,在日常利用其泡水喝能起到極好的調節(jié)經期的目的。在枸杞中含有枸杞多糖。
這種物質被人體攝取之后能快速的提高人體內的糖分,從而能快速的進行能量的補充,這對于增強人體的活力以及增強身體機能、消除疲勞都有很好的效果。
現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促進免疫、抗衰老、抗腫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勞、抗輻射、保肝、生殖功能保護和改善等作用。
3、益母草
益母草對于調節(jié)女性經期方面有極好的作用,所以在日常便可以利用益母草泡水喝,能起到非常不錯的調節(jié)月經不調以及緩解痛經的效果。
在中醫(yī)理論中認為,益母草具有養(yǎng)血活血、調理月經的作用,因此對于患有經期不調的女性而言,經常喝點益母草泡的水則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治療月經不調、緩解痛經等諸多不良癥狀。
所以,在經期到來之前的一個星期左右,我們便可以利用益母草泡水喝了。
但是在用益母草泡水喝的時候,連續(xù)喝3天就可以了,因為益母草本身還有補血的效果,如果喝太多反而會引起適得其反的效果。
此外,在益母草中還含有諸多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中硒、錳等都是重要組成成分,而硒元素能很好的提高人體細胞的免疫能力,對于緩解動脈硬化的產生、增強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同時,益母草中所含有的錳元素還具有抗衰老、緩解疲勞的功效,因此,女性經常用益母草泡水喝能調節(jié)月經、美容養(yǎng)顏、緩解疲勞,一舉多得。
4、紅棗
紅棗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紅棗為溫帶作物,適應性強。紅棗素有“鐵桿莊稼”之稱,具有耐旱、耐澇的特性,是發(fā)展節(jié)水型林果業(yè)的首選良種。
現代的藥理學則發(fā)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多種微量鈣以及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yǎng)成份。
棗中富含鈣和鐵,對防治骨質疏松、產后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松,正在生長發(fā)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月經不調容易發(fā)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
大棗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主要為葡萄糖,還含有果糖、蔗糖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核黃素、硫胺素、胡蘿卜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具有較強的補養(yǎng)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5、黃芪
黃芪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女性經常喝點黃芪皮泡的水則能很好的起到調節(jié)月經的目的,因為在黃芪中含有豐富的各種營養(yǎng)素,其中葉酸、鋅、硒等都是人們生長所需的重要成分。
并且女性月經不調的主要原因和內分泌失調有很大的關系,而通過喝黃芪水則能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月經的效果,對于一些經期不調的女性不妨試一試。
此外黃芪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jié)血糖含量。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2、月經不調的癥狀分析
1、不規(guī)則子宮出血
這是一個臨床癥狀,具體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xù)時間過長或淋漓出血。常見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情況或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2、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jié)系統(tǒng)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3、閉經
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癥狀,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將閉經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凡年過18歲仍未行經者稱為原發(fā)性閉經;在月經初潮以后,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經閉止超過6個月者稱為繼發(fā)性閉經。
4、絕經
絕經意味著月經終止,指月經停止12個月以上。但圍絕經期常有月經周期和月經量的改變。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以濾泡期縮短為主,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
月經不調,只要說到這個,相信不少的女性都會此哭鬧,因為月經不調可謂是女性朋友們中的通病了,那么如果我們認為它只是一種小病,對我們身體無任何傷害的話,則大錯特錯了,因為月經不調嚴重時是會導致我們不孕不育的,因此調理好疾病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啊。我們只需要在生活中的時候多吃一些能夠調理月經不調的食物既可,你們那些食物能夠調節(jié)呢?1.羊肉粥鮮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蔥、姜、食鹽各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片,與大米、蔥、姜、食鹽,以常規(guī)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爛。功效:補氣,養(yǎng)血,止痛。適用于氣血虧虛型痛經。
2.益母草炒薺菜鮮益母草3克,鮮薺菜30克,菜油適量。將鮮益母草、鮮薺菜洗凈切斷。把鐵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燒熱,放入鮮益母草、鮮薺菜炒熟即可食用。1天兩次,服至血止。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調經的作用;薺菜含薺菜酸,能縮短出血、凝血時間,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對血淤型月經過多特別有效。
3.烏賊骨燉雞烏賊30克,當歸30克,雞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毫升,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見效。功效:烏賊骨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當歸和雞肉都是補血佳品,所以對血虛型月經過多,頗具療效。
4.珠玉粥生山藥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龍眼肉15克,粳米100克。先將薏苡仁和粳米煮熟,再將去皮搗碎的生山藥和龍眼肉放入同煮為粥。功效:健脾益氣,雙補心脾,月經期食用,有助氣血恢復。
5.芝麻肝豬肝250克,豆油1000克(實際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雞蛋2個,精鹽、蔥、姜各適量。將豬肝切成薄片,用精鹽、蔥末、姜末調好,蘸上面粉、芝麻、雞蛋汁,再在鍋內放入豆油,燒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豬肝,炸透即可出鍋裝盤,佐餐食用。功效:養(yǎng)血益陰,滋補肝腎。但脾虛便溏或腹瀉者不適宜選擇此食療方案。
6.豬皮凍膠豬皮1000克,黃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將豬皮洗凈后切碎,加適量水,用文火燉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黃酒即可。每日2次,用開水沖化后溫服。功效:養(yǎng)血益陰,滋腎養(yǎng)肝??芍螊D女血虛乏力,月經不調等癥,對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7.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燉至肉爛,調味后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飲湯。功效:溫經散寒,補血調經,適用于血虛有寒之月經不調者服食調理。
8.荔枝干燉蓮子荔枝干20粒,蓮子60克。將荔枝干去殼和核,蓮子去心,洗凈后放在陶瓷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用中火蒸熟服用。功效:荔枝干營養(yǎng)豐富,民間歷來認為是補品,能補血滋脾;蓮子的作用主要是補脾固澀,兩者合用,配伍恰當,因此常用來治療脾虛型月經過多。
9.吳茱萸粥吳茱萸、生姜、蔥白各少量,粳米50克。將吳茱萸研為細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吳茱萸末及生姜、蔥白,同煮為粥。功效:補脾暖胃,溫中散寒,止痛止吐。適用于虛寒型痛經及脘腹冷痛、嘔逆吐酸。用量不宜過大,宜從小劑量開始。一切熱癥,實癥及陰虛火旺的病人忌服。
10.玉米須燉瘦肉玉米須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須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功效:玉米須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民間常用來治紅崩,瘦肉能補血,兩者配合,故治血熱型月經過多,療效顯著。
注意事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nvxingys/2007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經期根據體質減肥的方法
下一篇: 女性月經期間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