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判斷黃體功能是否正常
第一步:看月經情況:
黃體期結束,就是月經期。如果黃體不足,黃體期就會縮短,導致月經提前。臨床表現為有規(guī)律月經,但是月經周期縮短了,或經前幾天就開始少量出血,經量多少不一。
第二步:看是否有自然流產史:
育齡婦女臨床上,常見有早期流產、習慣性流產以及不孕等癥狀。有孕酮低流產歷史的MM,需要特別注意。
第三步:自我檢測之基礎體溫法(BBT):
正常的體溫:典型的雙向型體溫:在排卵后,黃體分泌孕激素,體溫迅速上升0.3-0.5度,并持續(xù)至下次月經來潮前才下降。這是正常的情況哦。
排卵后雖體溫上升0.3-0.5攝氏度,但黃體期持續(xù)時間比較短,一般短于12天。如黃體期約9-11天的有可能存在黃體發(fā)育不全。
a.體溫上升緩慢,下降較早,表示黃體素濃度不足
b. 體溫上升速度正常,下降較慢,黃體功能不良
單相型體溫。無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的月經周期,缺乏孕激素,體溫雖有波動,但無持續(xù)性的升溫或是體溫升高的幅度不足,不足0.3攝氏度。
二、黃體功能不全診斷方法
1.測定基礎體溫:正常排卵后體溫升高0.3℃以上,若排卵前與排卵后的體溫差小于0.3℃,或基礎體溫曲線上升緩慢且波動較大,或高溫相持續(xù)的天數少于11天,則黃體功能不全可能性大。但一般需要觀測三個周期以上才有意義。
2.子宮內膜活檢:月經來潮12小時內取子宮內膜活檢了解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的程度,黃體功能不全表現為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
3.測定孕酮水平:于排卵后一周左右測定孕酮水平,一般正常值是14ng/ml以上,孕酮峰值小于10ng/ml可認為是黃體功能不全。
醫(yī)生診斷黃體不全主要是從基礎體溫、子宮內膜活檢、孕激素、宮頸黏液檢查等幾方面來判斷。血中孕酮濃度的測定是判斷黃體功能的重要可靠指標。如果女性朋友血中孕酮濃度不足10ng/ml可診斷為黃體功能不全。
三、黃體功能不全怎么引起的
從臨床上發(fā)現,由于黃體功能不全而導致不孕或者流產的患者不在少數,而導致黃體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很多,往往與垂體分泌的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素(FSH)不足;垂體分泌的催乳素(PRL)過多、過少,卵泡本身不成熟,對促性腺激素不敏感等息息相關。
1、卵泡期激素分泌不足:由于促卵泡生長激素和促黃體生長激素分泌失調,使卵泡發(fā)育不良和黃體形成缺陷,從而使排卵后黃體分泌孕酮不足,其原因可涉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影響該軸功能的諸多原因。
2、子宮內膜異位癥、頻繁流產: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或頻繁流產,會使子宮內膜釋放前列腺素增多從而影響黃體功能,即使黃體功能正常,也使得內膜發(fā)育不良,從而導致不孕的發(fā)生。
3、黃體期LH分泌不足:黃體期子宮內膜分泌延遲改變或分泌期不完全,子宮內膜的孕激素受體不足,導致子宮內膜對孕激素的效應差。
4、其他全身性病癥因素:如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與黃體功能不全一般也是同時出現,因此,患有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要提高警惕。
四、黃體功能不全的危害
1、影響受孕、易導致不孕。
黃體功能不全引起的不孕癥的患者朋友非常多,約占全部不孕癥的3%-10%。黃體功能不全表現在月經周期不斷的縮短,月經變得頻繁,長期下去,就會導致不孕。
2、受孕后易流產、難維持。
由于黃體功能不全不能分泌足夠的孕激素,因此,即便黃體功能不全患者正常受孕之后,也很難維持受孕,導致流產的發(fā)生、讓習慣相流產發(fā)生的幾率也比較大。
3、容易引起女性月經失調。
部分黃體功能不全的女性,存在月經失調現象,比較常見的為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過多、月經頻發(fā)、經期延長,令女性朋友痛苦不堪。
專家提醒:黃體功能不全對女性的危害是很大的,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引起女性習慣性流產?;加悬S體功能不全的女性一定要及時到正規(guī)專業(yè)的醫(yī)院檢查治療,不要耽誤了治療時期,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nvxingys/907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