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的中國人,大多只有一個名字。但在過去,人們的名字遠沒有這么簡單。在通常情況下,除了名字和姓氏以外,還有字、號等。其中“字”是古人長大后起的,與“名”相連而通稱名字。我們今天常說某某人叫什么名字,按古人的標準看就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
1 .古人的名談到古人的“名”,總是與“字”聯(lián)系在一起。關于名和字及其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有過一個概括,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qū)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個人品德或追求的,二者性質不同。不僅如此,古人“名”和“字”的用途也不大一樣。其中“名”一般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 , “名”就應該避諱,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此外,在古人的“名”中,還有一類是小名。所謂小名,顧名思義,是人在少兒時所用的名字,又稱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國起小名的習慣起源很早。在上古時期,人們都是在出生后不久起名,其目的只求能與別人區(qū)分開來,而不大講究名字是否典雅。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鯉,春秋時魏公子名蛆虱,漢代司馬相如名犬子,從這些名字可以看出,古人起小名時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由于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內(nèi)部使用,所以,不僅古人不重視,而且現(xiàn)代人也仍然很隨意。如“小毛”、“小狗”、“小花”、“小因”等一些似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字,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事實上,在起正式名字前起個小名,古今都有這一習慣。在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瞞,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寄奴,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煮小名拂貍伐,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獺,宋孝宗趙慎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上述這些無不都是稱孤道寡的帝王。 至于一些達官貴人、圣賢名流,也都有小名。如大思想家孔子小名丘,書法家王獻之小名官奴,文學家陶淵明小名溪狗,詩人謝靈運小名客兒,宰相王安石小名罐郎。不僅男性如此,女性也不例外。漢武帝皇后小名阿嬌,唐壽昌公主小名蟲娘,明代女畫家馬月嬌小名元兒,她們的小名同樣很隨意。至于那些生活時代離我們不遠的人,起小名的情況更加普遍。其中如蔡元培小名阿培,閻錫山小名萬喜子,小名大鶯,小名真訝子,夏丐尊小名釗,小名文豹,等等,都是典型事例。尤其是,在自己所寫的 《 少年時代 》 一書中還說過小名的來源,說:“我母親說我受胎的時候,夢見一個小豹子突然咬著她左手的虎口,便一覺醒了。所以,我的乳名叫文豹。”這種因為做夢而起的小名,無疑是小名來源的一個生動事例。盡管小名對人的作用和影響不及正式的名和字,但由于從古至今人人都有,因此,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起名現(xiàn)象。特別是在隋唐以來,隨著人們對文化越來越重視,社會上還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研究小名的人,并相繼有一批研究小名的著作問世。如在唐代,陸龜蒙就曾把秦漢至隋唐800 年間的小名收集在一起,編成 《 小名錄 》3 卷。宋代,陳思在此基礎上編成 《 小字錄 》 。明代,沈弘正又為 《 小字錄 》 作 《 補錄 》1 卷。此外,宋代人張邦幾專門研究男仆女脾的小名,編寫了 《 侍兒小名錄拾遺 》 一書。此后,不少人又步他的后塵,研究男仆女脾的小名,或對他的書進行增補,其中已知的就有宋朝王銼的 《 補侍兒小名錄 》 、溫豫的 《 續(xù)補侍兒小名錄 》 、清朝李調(diào)元的 《 樂府侍兒小名 》 等。2 .古人的字古時候,“名”與“字”在多數(shù)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盡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lián)系的。古人大多因名起字,名與字內(nèi)容毫不相干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一名字中,“飛”是名,“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lián)系,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古人的名多種多樣,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起字非常簡單,往往只起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起字時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即是。東漢以后,人名起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復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起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起字時注重效法古人,起字“士則’,、“思賢,' . “師亮”等;有些人則寄托對當事人的厚望,起字“溫雯”(長壽不夭)、“永全”等。這些都含有深刻的意義。3 .古人的號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起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起號。對此, 《 周禮 》 解釋說,號是“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特別是在早期,有號的人多是那些圣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蠢別號鵝夷子皮,等等,都是如此。不過,就一般情況看,先秦時有名字又有號的人并不太多。秦漢魏晉南北朝時,起號的人仍不很多,見于記載的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樸子等數(shù)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fā)達,在名、字之外另起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等等,都是這種情況。到了宋代,起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發(fā)展。人們熟知的 《 水滸傳 》108 將個個都有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起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甚至如清朝人凌楊藻在 《 蠢勺編 》 一書中記載,明朝“閻市村壟,鬼人瑣夫,不識丁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松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松,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蟄娠也”。該書還記載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盜竊案時,潔問犯人為什么故意狡辯,犯人回答是“守愚不敢”,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號。像這樣落草為寇的盜賊都有號,當時起號之多之濫可想而知了。在古人起號時,用字與起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shù)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看,有2 字號,也有3 字、4 字號,甚至還有10 多字、20 多字的號。清代畫家鄭板橋的號就有12 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當時還有一個叫釋成果的和尚,號用字竟達28 個之多,即“行腳僧小佛山長統(tǒng)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晌不醒鄉(xiāng)侯”。一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 個字,真可謂一大奇觀。因為古人起號有較大的隨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明清時期文人起號之風的盛行。當時的大多數(shù)人都起號,有些人的號還不止一個。如清初畫家石濤法名弘濟,別號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滌子、瞎尊者,達4 個之多。至于前述清代畫家鄭板橋,本名燮,字克柔,板橋本來就是他的號。他此外還自稱鄭大、鄭大郎、板橋居士、板橋道人、板橋老人,這些自稱也大多具有號的性質。另外,如果我們對古人的號進行深人研究,還可以發(fā)現(xiàn)其性質相當復雜,不僅有仁述這些性質的號,不同身份、不同行業(yè)的人也有專門的號。如歷代皇帝都有廟號、溢號,和尚都有法號,道士有道號,演藝界有藝名,文化界有筆名,這些也有號的性質。其中藝名起源很早,是演藝界的人由于某種原因而起的專門名字,用來表達自己的意向、專長、師承或紀念某件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事情。早在漢代時,有一位姓趙的女子擅長舞蹈,身輕如燕,人送藝名“趙飛燕”。由于她這一藝名影響很大,以至她的真名反而無人知曉了。又如在五代十國時,后唐莊宗李存勵不僅喜歡演戲,還為自己起了個“李天下”的藝名。據(jù)說有次他與一位藝名叫鏡新磨的人同臺演出,在戲臺上也忘不了自呼兩聲“李天下”的藝名。另據(jù)顧炎武 《 日知錄 》 記載,古代有“黃蟠綽”、“云朝霞”、“鏡新磨”、“羅衣輕”等人,也都是以藝名傳世的。最為大家熟知的小說 《 紅樓夢 》 中,賈寶玉貼身丫環(huán)襲人的丈夫蔣玉菌原是唱戲出身,藝名是“琪官’,。另外,該書還有幾位唱戲的女孩子,名字分別是齡官、文官、寶官、玉官、芳官、蕊官、藕官、葵官、艾官、茄官、藥官,其實,這些也都不是她們的原名,而是藝名。至于藝名的來源,有些是自己起的,有些是請人起的,有些是因師承排行而來的,有些則是觀眾送的,情況不一。清末一位知縣叫德克金,平時不拘形跡,被一位姓汪的人譏笑,說他不是做官的料,只配演戲。后來他果然丟了官,改行學戲。為了不忘當年姓汪的人的譏笑,激勵自己,他便起了個“汪笑儂”的藝名,并用這一藝名編戲演戲,終于自成一派,譽滿上海一帶。另外,在當代舞臺上,山西梆子演員祁彩芬藝名“水上飄”,山東五音戲演員鄧洪山藝名“鮮櫻桃’, ,廣東粵劇演員鄺健廉藝名“紅線女”,湖北漢劇演員陳伯華藝名“小牡丹花”,河南越劇演員申風梅藝名“活諸葛”,豫劇演員馬金鳳藝名“洛陽牡丹”,北京京劇演員葉盛蘭藝名“活周瑜’, ,陜西秦腔演員王秉中藝名“活趙云’, , 等等,這些藝名都是觀眾送的。當然,現(xiàn)在的電影、電視、音樂、繪畫、書法等藝術界也有人使用藝名,如書畫家李英藝名“李苦禪”,話劇演員楊淑貞藝名“楊枝露”,相聲演員常寶塑藝名“小蘑菇’, ,雜技演員趙鳳歧藝名“麻子紅”,電影演員楊檬藝名“夏夢’, ,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黃益騰藝名“阿原”。不過,這些藝名已經(jīng)具有筆名或化名的性質,是要另當別論的。其實,筆名也是一種號,多指作家、著作家等文化人在發(fā)表作品時不愿使用本名而另外所起的名字,又稱著作名或假名。筆名的來源一般認為興起于明清時期,是話本小說流行以后才出現(xiàn)的一種起名現(xiàn)象。當時作者所寫的東西多屬鄉(xiāng)里民間流傳的故事、村言,被一般文人士大夫認為登不得大雅之堂,為了避嫌,便起一個新名字來發(fā)表自己的作品。此后,由于這種起名形式的確有較大的實用性,便廣為文化人所采用。其中,早期以筆名刊署于著作之上并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是 《 金瓶梅 》 的作者。由于他在書上署名“蘭陵笑笑生”,至今我們還不知他的真實姓名。相傳他的父親被當?shù)氐囊晃粣喊运鶜?,他有意報仇,但多次都未得手。后來他得知這個惡霸喜歡讀書,在讀書時又習慣用食指蘸取唾液翻動書頁,便寫了 《 金瓶梅 》 一書,并在書頁上涂上劇毒,想法讓人送給惡霸。惡霸一見果然愛不釋手,最后終于中毒身亡。這則故事雖然有些離奇,但也可知作者沒有在書上署自己的真實姓名,的確有他的苦衷。到了近現(xiàn)代,由于出版業(yè)興起,特別是在“五四’,運動以后提倡“一人一名”,立表字、起別號的傳統(tǒng)習慣被禁止,文人起筆名之風也異軍突起。其中如用過30 多個筆名,茅盾起過90 多個筆名,魯迅的筆名更達140 多個。由于筆名常見于報刊書籍之上,人們經(jīng)常接觸的是書報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就使作者的筆名產(chǎn)生廣泛影響,不少人真正的名字反而鮮為人知。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可以舉出許多,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魯迅、老舍、、冰心等名字幾乎無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堯堂、沈德鴻、萬家寶、周樹人、舒慶春、郭開貞、謝婉瑩等名字,也許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實,后面這些名字正是前面那些人的原名,他們都是以筆名聞名于世的。在古人的號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號,即渾號。渾號又稱渾名、綽號、混名、花名、野名、外號、徽號、雅號,一般是由別人根據(jù)當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長、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經(jīng)歷等特點而起的,大多帶有戲謔、幽默、諷刺等色彩。如我國夏朝最后一位國王夏禁因為力大無窮,能移動犧牛(作祭品用的牲畜),因此被人送渾號“移大犧”。東漢末年農(nóng)民起義時,有一批出色的農(nóng)民英雄與隊友們親密無間,彼此都以渾號相稱。其中說話聲音大的被稱為雷公,走路輕捷的被稱為飛燕,眼睛大的被稱為大目,愛騎白馬的人被稱為白騎,滿臉胡須的人被稱為氏根。由于他們的渾號影響很大,以至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在以后的發(fā)展中,由于渾號越來越多,還有人根據(jù)其性質和所指的對象不同而分為20 大類,即狀貌、德性、威望、聲價、運命、財產(chǎn)、業(yè)務、技能、學識、藝術、武勇、行為、舉止、臭味、談吐、著作、服御、身份、嗜癖、諧噓。其中的一些渾號是一個群體的標志,如西漢末年的農(nóng)民軍因把眉毛染紅而被稱為“赤眉軍’, ,明清時人侵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因紅頭發(fā)而被稱為“紅毛番,' ;有些渾號指某一行業(yè),如把士兵稱為“丘八”(兵字上下分開),把茶樓伙計稱為茶博士,把替青年男女牽線搭橋的人稱為媒婆、紅娘;有些渾號指某些人的行為或性格,如稱圓滑的人是琉璃球,稱懶惰或蠻橫的人為“三不管”(懶惰的人,衣、食、住不管;蠻橫的人,天、地、人不管),等等,都很典型。另外在 《 三國演義 》 中,諸葛亮因早年隱居不仕而被稱為“臥龍先生’, ,劉備也因為兩只耳朵出奇得大而被曹操稱為‘。大耳兒”。又如 《 水滸傳 》 中,蔣忠因身高力大而被起渾號為“蔣門神’, ,魯智深因出家后不戒煙酒而被稱為“花和尚”,時遷的偷竊技術高超而稱“鼓上蚤”,孫二娘因蠻悍兇狠而稱“母夜叉”。水滸寨上108 員大將,以及與水滸英雄有關的各種人物,幾乎個個都有渾號。即使現(xiàn)在,我們身邊也??梢月牭接腥吮唤袦喬柆F(xiàn)象,如“大個子”、“四眼”、“麻婆”(麻臉女士)、“柴油桶”(矮胖的姑娘)等,可見起渾號的風氣是多么持久。總之,我國古人的稱謂遠比現(xiàn)在人復雜,他們有姓名又有字、號。這種姓、名、字、號的并存,既適應了當事人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也為我國的起名文化增添了許多厚重的內(nèi)容。
1、生辰八字之喜忌(命理)
在姓名學中,同樣含有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這種陰陽五行的變化,如能彌補先天八字的不足,能使當事人的命運由壞向好的方面變化;相反,假如后天的姓名,陰陽五行的關系對其先天八字起了助紂為虐的作用,那么,這個人的命運亦將由好而向壞的方向改變,關鍵時候還可能帶來嚴重災禍。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名號、五讀書”。所以,后天取名,在這過程中的作用排到第四位,不可輕視。為此,古人有訓:“與其給子萬金,不如賜子好名”。在實際操作中,取名時應先排出當事人的生辰八字,看其喜、忌,喜用神在取名字時要優(yōu)先考慮。切不可將忌神排在姓名中,否則,將殺人于無形之中。例如:王姓男,八字中喜火忌水,則可將其五行配置定為:“土火土”,或“土火火”,而千萬不可配“土金水”或“土水土”。這是取名時要考慮的首要原則。
二、五格剖像(數(shù)理)
文字由筆劃數(shù)構成。自古以來,數(shù)都被人們當作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尤其是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任何事物及其變化都可以用數(shù)來表達,天體的變化,地球的運轉,均可用數(shù)來表達。故有“大數(shù)已定”“劫數(shù)難逃”等說法。所以說數(shù)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人的脾氣性格,身體健康甚至運氣。一個名字取得好,就能起到趨吉避兇的的作用。
3、出生年干
一生人出生的年干,就猶如一棵樹的樹根。要使這棵樹成材,枝繁葉茂,首先要堅實的基礎,要有發(fā)達而扎根于土的根系,這就叫根深蒂固。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在取名時,千萬不可傷其根:年干。并在此基礎上,還應多于呵護,多于照料,才能這棵生命之樹經(jīng)風雨吹打而不折不撓,經(jīng)陽光雨露而枝繁葉茂。
4、生肖屬相與字型
十二屬相,是木星在地球當年的方位。它代表著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能量,我們祖先則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這十二個字來表達,這就是所謂的十二屬相。因為它的作用原理是天體對球的引力,屬于天文學的知識體系,所以它有著十分科學的理論依據(jù)。在取名時,應根據(jù)當事人的屬相,在數(shù)理五行字型等基礎上綜合考慮。
給寶寶起名字有很多根據(jù),中國的傳統(tǒng)是要計算寶寶的五行,然后針對時辰八字再取名。如何可以知道寶寶五行缺什么呢?看看小編普及的一些常識吧。 給寶寶起名字有很多根據(jù),中國的傳統(tǒng)是要計算寶寶的五行,然后針對時辰八字再取名。如何可以知道寶寶五行缺什么呢?看看小編普及的一些常識吧。
你必須知道的五行知識
五行就是周易中常說的木、火、土、金、水。易經(jīng)中各類事物均可以五行來區(qū)分,如干支、地支、季節(jié)、方位、**、顏色、味道等等。五行有相生與相克的特質,很多的事物可藉由五行的運算,了解元素之興衰,來判別事物的起伏變化和你一生的好壞吉兇。
三才配置即天、人、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解人立足于大地之上,在天之下,受到上天之眷顧,大地的滋養(yǎng),而生生不息。亦有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行事哲理。三才配置在姓名學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五格配置是指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共五格之間的關系。天格是由祖先流傳而來,單獨出現(xiàn)對人生沒有多大影響;人格是姓名剖象數(shù)理的中心所在,對人生的影響最大;人格與地格結合的數(shù)理則為基礎運。地格主要是36歲前的人生,也叫前運力,外格代表人的外圍,吉兇無謂。總格是36歲以后的人生,也是后運力。五格配置在姓名學中占有主要位置。
知道了五行的知識,我們也知道很多人的八字五行都不太齊全,有的不只缺一個,還會缺兩個甚至三個。比如我們常聽說的“五行缺金”之類的,那么如何知道起名字五行缺什么呢?
如何知道起名字五行缺什么如何知道起名字五行缺什么那可簡單了!生辰八字五行查詢?yōu)榻鹉舅鹜粒绻麑殞毜纳桨俗謱奈逍兄?,沒有出現(xiàn)或是只有一個金,那么就意味著寶寶五行中金比較弱,這樣在為寶寶起名字時,家長們就應該側重挑那些偏旁為金的字或者屬金的字為寶寶起名。有些家長疑惑了:我怎么知道起名字五行缺什么呢?小編推薦您可以通過這款在線查詢軟件查詢:生辰八字五行查詢
知道蛇寶寶五行缺什么后,家長就可以很方便地來為寶寶取名了。在給寶寶起名時,各位已經(jīng)知道起名字五行缺什么的家長可要注意了,可要記得避開一些忌用字喲!
五行起名忌用字
忌用多音字:
取名若用多音字,會使名字難以準確讀出,并產(chǎn)生名字歧義,甚至造成曲解。如“長行”這名字,讀法不同,字義也完全不一樣。
忌用丑陋的字詞、事物或現(xiàn)象:
起名忌用丑陋的字詞、事物或現(xiàn)象,若用丑陋的字詞作名字,是對人的不尊重。
忌用男女名字不分的字:
起名忌用男女名字不分,就是指男生的名字女性化,指女生的名字男性化,從名字看常把性別混淆。男生的名字應具性格剛強、氣質粗擴等,女生的名字應具性格柔和、氣質文雅、作風細膩等。
忌用兇禍之字:
取名忌用諸如兇、邪、劫等的兇字。因為這些名字不吉利,會給人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壓力。
忌用嫌疑的字:
起名忌用嫌疑的字,所謂嫌疑的字,是指人們特別敏感的字,還有一些諧音字,也應避免用于起名。
忌用沒有意義的字:
取名必須使名字具有吉祥等義,若名字沒有含意、不順暢、搭配不和諧,甚至違背常理。
忌用惡劣的字:
起名若用惡劣的字詞,容易給人造成頹喪感、壓抑感,而毫無生氣和鼓舞向上的名字是不可取的。如缺、賤、寒、棄等字詞。
忌用消極的字:
起名忌用消極的字,而消極的字包括纖弱型、憂傷型、灰暗型等。如忍之、國哀、懶予等便代表上述三種類型的名字。起名字應當具有教育、鼓舞作用、審美作用和益智作用。因此,用消極的字取名,不會成為好名字。
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星★座網(wǎng)文章!
您還可以點擊底部客服官網(wǎng)給您的寶寶起名,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很多家長都關注了我們,我們會根據(jù)寶寶出生年月日,為寶寶起一個帶著一生好運的好名字:/qiming/
1、心理學起名:心理學表明,人的姓名可以讓另一個人產(chǎn)生直觀的印象。如翠花、當人們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會聯(lián)想俗、土、原始、落后等印象。再如陶淵明,人們聽到這樣的名字的時候,一個有知識、出塵、高潔的人物形象就出現(xiàn)在腦海??梢娦彰粏螁沃皇且粋€符號,一個人的名字中的字,在組成名字后,它所表達的不僅僅只是這個人,而且它原來要表達的意思也會在人潛意識中出現(xiàn)。
2、屬相起名:在中國12生肖中,每個生肖所對應的兇吉是不同的。如兔。兔年出生的人起名宜有:月、艸、山、田、人、禾、木、宀、金、白、玉、豆、钅、亻等部首為吉。起名忌有馬、車、石、刀、力、皮、水、川、氵等部首。我們可以根據(jù)寶寶的出生生肖來確定名字的偏旁部首再來起名。
3、美好事物聯(lián)想法起名:美好的事物就是一想起來就讓人心情舒暢的東西,如明月、清風、木屋、大海、玫瑰等等。所以在起名字的時候可以在名字中加入這些美麗的東西,讓我們的名字與眾不同。如陶愛情,愛情的美好和姓氏的讀音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樣一個好名字就誕生了。
4、五行起名:五行相克、五行相生對于大家對不陌生。起名字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拋卻一些繁瑣起名方法。簡簡單單有時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汪性可取汪既然汪屬水、既屬金、然屬水、水金相生也是個好名字。
5、疊字起名:此法比較適合于女孩,引文疊字一般能給人靈動、可愛的感覺,如菲菲、冉冉、渺渺。起出的名字好聽。且大名小名都適用,不失為一種好法子。
6、典籍起名:查典籍就是借用古代先哲們的智慧,中國有著5000年的文化積累和文化沉淀,如果能在其浩瀚的文學海洋中汲取養(yǎng)分,觸類旁通的起名,那么起出的名字一定具有文化底蘊。朗朗上口。推薦的典籍有《詩經(jīng)》《唐詩三百首》等如高勝寒,取自高處不勝寒。
7、諧音起名:起名的第一步,流傳度較廣的成語,或者是詩詞,從中找到合適的較為經(jīng)典的詞語,第二步、按諧音法來進行配對,如馮姓,可取馮原。取左右逢源的意思。
8、周易起名:在前面章節(jié)筆者已經(jīng)略作介紹,周易就是結合被命名者的八字、確定喜用神,根據(jù)喜用神起名,筆者建議對周易不太懂的朋友可以找專業(yè)的大師起名,這樣起的名字對孩子的運勢有所幫助。
9、字形起名:人有高矮胖瘦、字也有。中國的漢字是象形文字,本身來自于圖畫,對事物的描述是直觀的,這是英文字母沒有的優(yōu)勢,我們在為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可以借助于漢字的字形來達到拓展意境的作用。如一字瘦長簡單,用在人名中就給人出塵的感覺,例如:王恩一,紹一飛等等。
10、字典起名:這個方法比較原始,但是也是比較有用的法子。此種法子適合起兩字名,人哪怕學問再深,腦中的字庫終究有限,可以借助字典來起名。但是字典起名也有講究比如王性,第二個字最好用平陰,或四聲降音,不易用三聲。這個用字典起名的時候很容易被分類,方便起名者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ingzi/2715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裴姓男孩取名寓意好
下一篇: 吉字取名女孩子(五行屬土的吉字大全)